李琳

  • 韧带拉伤如何康复(视频)

    韧带拉伤如何康复
    轻度韧带拉伤的患者需做局部理疗,休息一段时间,早期48小时内提倡用冷疗方法,48小时以上用热敷的方法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供,促进损伤修复,这是韧带轻度损伤。 中度是较多韧带纤维受损伤,除局部红、肿、热、痛外,可能有功能障碍,如跟腱拉伤的病人无法踮脚、跑步、快走,这类病人需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打石膏、做手术。除急性期处理外,后面要渐进做肌肉力量训练。 重度韧带拉伤叫韧带断裂,韧带断裂伴随功能受限,这种需要做手术。做完手术后早期要消肿止痛,后期渐进性做肌肉力量恢复以及本体感觉训练。
    2023-08-03
  •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音频)

    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以下几种情况:\n一、一般症状:\n最常见的表现为头晕、头痛等,高血压有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心慌、胸闷、乏力等胸部不适的症状。\n二、高血压如果引起了并发症,还会出现相应器官的不适症状,大致如下:\n1、心脏病:有可能会由于心肌的肥厚、心功能的下降,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的症状。\n2、脑血管病:也有可能出现言语和肢体的活动不利。\n3、肾脏的相关症状:也有可能引起了肾功能下降等相关症状。\n总而言之,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多种,根据病情进展和个人特异的体质,有可能表现不同,也有一部分人,血压高的时候并没有特殊的症状表现,所以症状因人而异。
  • 血压高献血可以降血压吗(音频)

    血压高献血可以降血压吗
    讲解医师:李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
    血压高的患者通过献血,可以临时起到减少血容量的作用,短期来看可能有一定降压作用。但献血只是一过性的减少了血液当中容量,也是暂时降低血压的方法。如果已经诊断了高血压,不能通过该方法控制血压,献血本身可能暂时显得血压降低。\n人体主要有三方面调控血压的因素,一方面是心脏的泵功能,另一方面是有效的循环血量,还有一方面是外周血管的阻力。所以,献血减少了血容量,可以临时起到降压作用,但是长期来看,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终身控制,通过献血不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血压的目标。
  • 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有哪些(视频)

    冠心病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主要包含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体如下: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栓作用;2、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斑块、降血脂作用,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3、β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减慢心率作用,包括倍他乐克、比索洛尔;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仅有逆转心脏重构作用,可控制血压。通常情况下,上述药物需联合使用才能起冠心病二级预防作用。如果有严重症状发作,也可以应用改善症状的药物,例如硝酸酯类药物,冠心病患者平时可以备用,如硝酸甘油类急救药物。
    2023-07-31
  • 冠心病能艾灸吗(视频)

    冠心病能艾灸吗
    冠心病病人若属于体质虚寒的患者,可以进行艾灸,在《内经》中有“药之不到,针之不及,灸之可以”,说明灸在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艾灸在补充元阳的同时也能温通经脉,所以也有温通心脉的作用,应该掌握它的适应症,阴虚内热体质的患者不太适合进行艾灸治疗。 冠心病患者因为心肌容易出现缺血、缺氧,所以不适合长时间做艾灸,因为长时间艾灸导致液体耗散过多,出现出汗过多,损伤阴液,同时可造成血液浓缩,局部血液循环变差,间接影响心肌供血、供氧。另外,长时间艾灸产生的烟雾,可能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2023-07-31
  • 房颤抗凝药物(视频)

    房颤抗凝药物
    心房颤动常用的抗凝药物有以下几种:1、传统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华法林抗凝效果比较确切,但是可能会与食物、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拮抗、促进、增强等作用,所以患者在应用华法林时,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2、新型抗凝药物:比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新型抗凝药物主要针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通常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但是在应用前应该进行充分评估,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应用。如果患者发生心房颤动,要预防心房内的血栓,尤其是左心耳部位的血栓。应用抗凝药物前,应该对个体进行血栓、出血风险评分等。经过评分后,再决定能否应用抗凝药物或者应用哪种抗凝药物。要根据发病原因选择药物,明确是瓣膜性心房颤动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2023-07-31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根据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ICD植入治疗,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常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症状、抑制重构以及改善心肌耗氧量的作用;2、介入手术治疗:针对肥厚心肌的室间隔部位,可以行化学消融的方法使室间隔坏死消融,从而达到减轻心肌肥厚的目的;3、外科手术:可进行开胸手术,对于肥厚心肌进行局部切除;4、ICD植入治疗:针对存在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甚至室颤时可以进行ICD植入治疗。能够预防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从而避免患者猝死。
    2023-07-31
  • 为什么会低血压(视频)

    为什么会低血压
    导致低血压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1、血容量不足:包若患者长时间无法进食、进水会导致摄入不足而引起外周血容量不足,而患者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后也会导致血压降低;2、出血:若患者受到外伤出血而引起贫血甚至休克,则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的出现;3、心脏病:对于存在基础心脏病或因心梗引起严重心衰的患者,心脏泵功能衰竭也会导致血压下降而出现低血压的状态;4、慢性疾病:老年人长期处于较虚弱状态的情况下,可能患有慢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身体处于恶液质的状态,会出现营养不良以及贫血而引起低血压的状态;5、危急重症:在发生感染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等较危急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2023-07-31
  •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视频)

    频发性室性早搏有哪些危害
    长期出现频发性的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还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甚至诱发猝死。一般频发性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早搏次数>5次,长期频发室早会损害心肌结构,因为每一次过早搏动,心肌的搏出量及射血量不足。提前搏动也会打乱心脏正常的活动秩序,可能引起心肌肥厚或心脏结构改变,进一步诱发其他心律失常。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危及生命。一般频发室性早搏为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因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原发病后,室性早搏可能数量就会减少。若无基础心脏病,也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或比索洛尔等药物,控制室性早搏数量。
    2023-07-31
  •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视频)

    如何确定早搏是颈椎病引起的
    颈椎病有多种类型,其中部分类型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通过判断颈椎病急性发作时是否伴有早搏数量增多,可以推测二者的关联。对于颈椎病,尤其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可压迫椎间神经和血管,其中包括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受刺激后可引起兴奋,可能导致心脏出现早搏、心动过速等。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所以颈椎病可能引起早搏。出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时,应及时找骨科医生进行治疗,缓解颈椎病后,心脏早搏也可能随之减少或消失,也能够进一步判断颈椎病和早搏的关系。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