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豫

  •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音频)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大概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手抖,这应该是帕金森病早期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间断的、不经意地抖动可能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当然也要跟肌肉损伤、药物,还有甲亢、原发性震颤等等,也会出现震颤,要注意鉴别;第二、写字过小,当然正常情况下字的大小和年龄、视力等等都有关系,如果只是出于习惯,字写得比原来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出现持续的、明显的写字过小,就要引起注意是不是帕金森病的一种早期表现了;第三、嗅觉减退,应该注意是不是已经闻不到曾经很熟悉的、很容易闻到气味了。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都会出现嗅觉的减退,大概占90%以上。当然正常情况下,比如感冒、鼻塞等等这些情况可以导致一过性的嗅觉减退,但感冒好了以后嗅觉能够恢复。如果感冒好了,嗅觉还不恢复,一直存在,就要引起注意了;第四、睡眠障碍,睡眠中经常会出现生动的梦境,在睡眠中大喊大叫,手脚乱动或者拳打脚踢,甚至有些人会坠床,医学上叫做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这个可能是帕金森病早期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睡眠中也可以出现翻身、偶尔说梦话等等;第五、行走或者活动困难。病人会感觉到身体的躯干、四肢僵硬,转身或者干活的时候不如以前灵巧了,显得有点笨拙,走路的时候两个胳膊也很少自由的摆动。如果有这些症状也应该引起注意了,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第六、便秘,早期的帕金森病,如果不食用某种特殊的食物,排便就会很困难,经常会因为排便而在卫生间呆的时间很长,排便后感觉到没有排干净,这是非常常见的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大概占有90%;第七、声音变小,正常情况下,成年以后声音是很少出现变化的,但是如果声音比以前小了,或者语音比以前低了,音调也比过去平了,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当然要除外感冒、咽喉部的疾病、肺部的疾病等等引起的帕金森,引起的相应变化;第八、面具脸,如果最近总是表情比较少,好像总是板着脸,很少有笑容,其实并不是不开心,好像表情很严肃,叫做面具脸,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种早期表现。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很少眨眼睛,这种情况也是常见于帕金森病的早期;第九、驼背或者斜肩,一般正常人在7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躯干的驼背。如果发病以后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站的时候会觉得一副驼背、低头状态,好像在地上找东西一样,站的时候肩膀向一边倾斜,有的时候甚至站不稳,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
  • 帕金森病能治得好吗?(音频)

    帕金森病能治得好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出现帕金森病症状的时候,脑子里面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七八十,所以这个病是不能治愈的。所有的临床治疗,包括药物的治疗、康复的治疗和手术的治疗等等,都只是改善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这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得了病就要吃药,而且吃药要伴随终生,不能根治。\r\n
  • 什么是多系统萎缩(音频)

    什么是多系统萎缩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多系统萎缩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变性病,见于成年人,是散发的病例,病因不明,多系统萎缩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系统均有萎缩,包括自主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萎缩表现为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尿频、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统萎缩表现为帕金森病样的症状,比如动作迟缓、僵硬,小脑系统萎缩表现为共济失调、协调性差、走路不稳,呈一种蹒跚步态、很容易跌倒。\n对于多系统萎缩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逐渐的加重,无法根治,也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阻止或者是延缓疾病的进展,只能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的时间。多系统萎缩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失去自理的能力。
  • 肋间神经痛吃什么药物(音频)

    肋间神经痛吃什么药物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肋间神经疼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都需要服用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的药物,还有就是止疼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主要是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也称为甲钴胺或者腺苷钴胺,B族维生素是神经髓鞘生长、修复过程中必需的原材料,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n止疼药物属于对症治疗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常用的有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这类药物能有良好的止疼效果,但是也有相应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n除此之外,还要服用治疗原发性疾病的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肋间神经疼,就需要吃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糖尿病性肋间神经疼,就需要服用降糖药。如果是胸椎病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疼,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老年痴呆的症状(音频)

    老年痴呆的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在发病的前1-2年,最主要的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记忆力的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力的减退;2、语言功能轻度受到损害。病人总是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3、容易对事情产生一些混淆,经常是张冠李戴;4、在熟悉的地方也容易迷失方向;5、做事缺乏主动性以及失去兴趣;6、对日常生活能力执行功能出现下降。到中期,症状就在早期的基础上有所加重了,就变得更加的健忘,常常想不起来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总是在反反复复问同一个问题,显得有点啰嗦或者显得絮叨。还有就是不能够独立的生活,经常的丢三落四,到处是找东西,还去埋怨别人或者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等等。不能独自从事做饭、打扫卫生或者购物等等活动,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家人的陪伴了,病人经常变得非常的依赖,有时候害怕自己独处,个人的自理的能力也就下降了,需要他人的帮助,比如上厕所、洗衣服、穿衣服等等都需要别人的督促和帮助。还有说话变得越来越困难,经常会出现无目的游荡或者其他的异常行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他的非常熟悉的家庭的周围和住地也很容易走失,甚至会出现幻觉。第三阶段就是晚期阶段,痴呆的病人就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家属了,这时候的记忆力就严重的衰退,身体的状况就越来越差,可能会出现不能自己吃饭,甚至不认识家人,叫不出名字等等,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在居所里面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走路变得也更加的困难,甚至会有大小便的失禁,病人基本上就是卧床或者坐轮椅了。晚期的病人在公共场合经常会出现不适当的行为等等。
  • 老年痴呆症晚上不睡觉怎么办(音频)

    老年痴呆症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有日夜节律紊乱、生物钟紊乱、黑白颠倒,经常是晚上不睡觉,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甚至幻觉,给家属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药物来控制,想办法纠正节律的紊乱,具体如下:\n1、常用的药物有思瑞康,也叫做富马酸喹硫平,可以在睡觉之前半小时服用,从小剂量开始,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情况调整剂量。具体的服用剂量需要咨询神经内科的专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n2、另外两个可以选择使用的药物叫做维思通和奥氮平,也是从小剂量开始,这些都属于对症治疗的药物。\n3、老年痴呆的治疗还需要注意使用抗痴呆的药物,以及注意病人的护理。
  • 三叉神经痛用什么药最好(音频)

    三叉神经痛用什么药最好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三叉神经疼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表现是一侧面部反复发作的抽痛、闪疼,常常在咀嚼、讲话、洗漱的时候容易诱发,严重困扰着病人的生活。目前三叉神经疼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辅助营养料神经的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首选的药物,也就是说效果最好的药物是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恶心,但是不良反应在停药以后可以消失,孕妇是不能用的。\n除了卡马西平以外,还有加巴喷丁,也可以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疼。不良反应主要也是嗜睡、眩晕等,停药以后不良反应也会消失。还可以选择普瑞巴林,普瑞巴林主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疼,对三叉神经疼也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嗜睡等。其他的还可以选用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治疗原发的癫痫,对三叉神经疼也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走路不稳等。药物治疗方面,应该遵照医生的医嘱,合理、安全的用药。
  • 脑出血是什么症状(音频)

    脑出血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脑出血的症状和出血的部位、出血量都有关系,脑出血发病很急,发病之前常常没有明显的先兆,或者仅有轻度的头疼、头晕、肢体无力等。出血发生后常常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症状达到了高峰,出血量不同,出血部位不一样,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基底节部位的出血是最常见的,它常常表现为病人突然的头疼、肢体无力、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还有失语等。出血量少的时候症状不太严重,可以没有意识障碍,如果出血量很大,很快就会陷入昏迷状态。\n脑叶出血常常表现为头疼、呕吐,肢体瘫痪比较轻,一般不会昏迷,但是常常会有癫痫发作。小脑出血突出的表现就是眩晕、共济失调,病人会觉得头疼、恶心、呕吐、走路不稳。脑干的出血是最凶险的,脑干是生命中枢,所以脑干出血死亡率非常高,会表现为突然的头疼、呕吐、眩晕、眼球活动障碍、四肢瘫痪,还有交叉性瘫痪、高热等。如果出血量>10mL常常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脑出血是神经科的一种急症,如果发现病人有上述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音频)

    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也称为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两个方面。脑卒中的病因最主要的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个基础。硬化的血管壁比较脆,容易在外界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形成梗塞或者破裂、出血,也就是脑卒中的发生。\n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烟等等,控制住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几率。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血压,如果有高血压病就要规则的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高脂血症的患者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还要适当运动,要低钠饮食、清淡饮食,还要戒烟。除此之外,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脑卒中易发,比如凝血功能障碍、高凝状态、脑血管的淀粉样变性、烟雾病等等,也都需要给予相对应的治疗。
  • 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音频)

    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n第一、高血压病,有高血压的病人比没有高血压的人得脑卒中的机会会增加4-8倍,所以血压高者一定要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减少脑卒中的复发。\n第二、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高和胆固醇高的病人。高脂血症的危害主要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可以脱落或者是斑块长大以后堵塞血管,这些都可以引起脑卒中,所以血脂高的人一定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把血脂控制在合理的水平。\n第三、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损害小血管和微血管,在此基础上形成脑卒中,所以控制血糖也非常的重要。\n第四、抽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就好像小刀一样,会划伤血管内皮,血管内皮损伤之后就容易形成血管的斑块及狭窄,所以戒烟是非常重要的。\n除了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之外,还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或者抗凝血的药物。如果是心源性的脑卒中就需要服用新型的抗凝血药物,比如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等。如果是非心源性的脑卒中,就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作,常用的是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所以脑卒中的二级预防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