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国

  • 低氧血症的典型表现(视频)

    低氧血症的典型表现
    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口唇、甲床紫绀或者精神症状。如果是循环系统的疾病,可表现为心律失常,甚至血液动力学改变,如血压下降。有的患者可以影响其它脏器功能,如消化道、泌尿系统的表现,严重者也可以出现肝肾功能障碍,比如引起胃肠黏膜糜烂、出血,应激性溃疡,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等。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低和血氧饱和度下降。正常成人的血氧分压为80-100mmHg。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肺部病变均可以引起通气或者换气功能障碍,可以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因低氧血症的程度、发生速度、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引起低氧血症常见的原因较多,如吸入氧分压过低,比如到了高原可以产生胸闷、气短的症状;肺泡通气功能不足也是常常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的原因,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或者一些严重的肺部感染;血流通气比例失调也可以引起低氧血症,如肺不张、大量的胸腔积液、气胸等;右向左分流可以引起低氧血症,如严重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023-08-01
  • 肺积水会发烧吗(视频)

    肺积水会发烧吗
    肺积水多指胸腔积液,可出现发烧的症状。其大部分是由于胸膜或者其它部位感染导致的发烧,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可导致胸腔积液,从而出现发热;如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形成结核性胸膜炎,也可出现发热的症状,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出现高热,此时需要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过抗感染结合胸腔引流,发热的程度可以逐渐减轻和控制。 此外,部分肺积水是结缔组织病引起的浆膜腔积液,也可以出现发热的情况;有时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也可以出现发热,此时多考虑为癌性发热,需要进行及时的鉴别,抽胸水可明确病因。
    2023-08-01
  • 肺热的症状(音频)

    肺热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肺热的往往就是寒气入侵,常见于了冬、春季由风寒导致的寒气入侵,淤积到肺形成的热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咳黄痰伴有流涕、鼻塞、口干、咽痛等等。\n全身症状往往也可以引起浑身的烦躁、口渴,痰可能会有浓痰或者腥臭味,并且可以出现便秘,小便比较黄,鼻衄等。患者的舌苔往往都比较厚、比较红,甚至有的患者的可能还有感冒的症状,比如还有皮肤生疮等等。
  • 咳嗽吃中药一般几天见效(音频)

    咳嗽吃中药一般几天见效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如果效果好的中成药治疗咳嗽,通常1-2天就可以见效。即使效果一般,往往1周以后也可以痊愈。\n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要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辩证施治。对中医来讲,出现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其病程较短,通过早治疗,可达较有疗效。当然针对一些慢性咳嗽,如过敏性的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间质纤维化、肿瘤等,这些患者病程较长,且病因较复杂。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可能还合并一些其它的并发症,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辩证施治,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通常的治疗需要数周到1-2个月,甚至有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判定。 \n如果是感染性咳嗽,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适当放饮水,少食辛辣,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咳嗽属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饮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硬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饮食,比如油炸食品,还有汤圆、黄粑等滋腻食物,以免加重胃食管反流,导致咳嗽不容易控制。
  • 肺结核皮试红肿什么时候消失(音频)

    肺结核皮试红肿什么时候消失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肺结核皮试后局部的红肿大约在一周左右可以消退,但是强阳性的反应往往红肿面积相对大一些,消退的也会缓慢一些,如果出现了感染建议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n肺结核的皮试常常指的是结核菌素试验或者是PPD试验,在前臂的屈侧,打一个皮丘,48-72小时观察结果。阴性的往往是直径<5mm,弱阳性的时候是5-10mm,10-20mm是阳性反应,大约20mm,或者出现一些水疱、破溃,往往是强阳性的反应。此时患者的皮试部位经常会有一些瘙痒的感觉,尽量避免沾水、抓挠,这样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感染,这种情况下吸收相对会缓慢一些。\n肺结核患者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后需要明确痰菌是否为阳性,以减少对家人的传染。还要定期拍胸片查看病灶情况,治疗过程中需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熬夜,同时戒烟、禁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
  • 尘肺临死前两月症状(音频)

    尘肺临死前两月症状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患者出现尘肺,特别是严重尘肺,随着尘肺加重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肺功能会出现恶化,治疗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差。当患者严重到出现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的时候,预后非常差。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严重的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双下肢水肿、咳嗽、喘息、咳出白色痰、浓痰或者痰中带血。这种情况下往往提示病人比较危重,要采取积极治疗。\n如果没有得到治疗,迁延不愈后很容易产生并发症,并发多脏器的功能,出现衰竭如肝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和神经系统的紊乱合并消化道出血、肝重性休克等,直接可以威胁生命。
  •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音频)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支气管哮喘是以发作性喘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除了采用西药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就是基础用药,中医中药的治疗也是在临床中常用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根据辨证论治来进行应用,如果出现痰的喘鸣、痰黏稠、黄痰,伴为咽干、咽红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推荐的药物是麻杏石甘汤。如果出现的时候有怕冷、流清涕、痰液比较清晰,这种情况下常常应用的方法是止咳平喘,在这种情况下推荐的药物是小青龙。如果哮喘是持续的发作,憋气、大汗、不能平卧的情况下,建议应用的药物是苏子降气汤。此外,在哮喘的一年稳定期可以应用补肺的药物,比如消咳喘片等。
  • 气胸是什么病怎么治疗(音频)

    气胸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气胸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的积气,称为气胸。因为肺部的疾病、外力,导致肺组织和脏器左上脏层胸膜破裂,导致靠近肺表面细微气肿的破裂,导致肺和气管内空气流入胸膜腔,因为外力、外伤引起的肺部损伤,称为创伤性气胸,肺部疾病导致的称为自发性气胸。\n自发性气胸年轻人比较多见,是扁平胸。肺气肿、肺大疱的患者容易合并气胸,出现气胸后有的患者突发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主要和气胸量、范围、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有的患者可以出现液气胸症状,甚至出现血气胸,可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有的患者出现休克。\n治疗上首先根据胸片、CT进一步明确,最积极的办法给予患者手术治疗,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把气体引出,患者的症状能缓解。如果有液体,同时也可以引出,包括血气胸,通过引出提示是否有肺部的出血。如果出血量大,要止血、出血、抗休克治疗,胸腔闭式引流经过一段时间,肺复张以后就可以拔除,如果两周以上仍然不能拔除,建议患者行胸腔镜下手术,行肺大疱的结扎修补,进行治疗。
  • 结核性胸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音频)

    结核性胸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讲解医师:张连国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的特殊类型,是以胸膜炎的方式来表现。病人往往会出现胸腔积液,主要是发热、胸痛,有的患者可能因胸水量增多,出现胸闷,经过影像学检查提示有胸腔积液。这种情况下,首先进行胸腔积液的抽取,通过抽取胸腔积液,尽快明确是全身胸膜炎。在治疗方面,首先要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如果不及时引流胸腔积液可能形成胸膜粘连,以后再去引流比较困难,引流的同时要进行抗结核的治疗,和其他抗结核治疗方案一致,治疗疗程会到6-12个月,经过2-4年的治疗。治疗胸膜炎的过程中,胸腔积液可能因胸水的引流而吸收,有的患者或者再次出现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出现较多,需要置管留取一段时间。如果胸腔积液增长较快,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口服或者静脉激素,促进胸水的吸收。如果胸腔积液丢失过多,需要补充营养,避免营养丢失。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视频)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低热、咳嗽、咳痰、打喷嚏、憋气等症状,严重者也可以出现生长发育缓慢、食欲不振、盗汗等。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要及时明确具体的病因,进行基础病因的治疗,调节身体免疫,改善营养结构,加强护理,改善居住的环境,必要时选用一些药物进行干预,特别是中成药,如清热解表、化痰止咳的药物,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调节作用。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西药进行调节免疫的治疗。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多属于儿科疾病,是指1年以内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而且发作次数比较频繁,超出了正常范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2-6岁的儿童最为常见,其中2岁以内的小儿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引起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多,主要倾向于先天性因素、免疫力功能低下、营养缺乏、居住环境、微量元素缺乏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要予以重视,并给予正规的治疗。目前认为,如果每个月发作呼吸道感染1-3次,或者1年内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7-10次以上,即可诊断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