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视频)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酒精理化因素刺激,在治疗上主要是避免不良因素,即饮酒的不良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加胃黏膜保护药,一般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以治愈。 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镜下看到的黏膜充血、发红,甚至黏膜出现糜烂的改变。这种糜烂主要出现在黏膜层,一般溃疡的损伤层已经超过黏膜层,达到黏膜肌层,所以糜烂实际上比溃疡轻很多。
    2023-07-31
  • 吃完饭就大便是怎么回事(视频)

    吃完饭就大便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大便,是胃结肠反射较明显的一种表现。出现上述症状,一般首先考虑为肠易激惹综合征。肠易激惹综合征是功能性疾病,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胃肠动力异常,病人胃肠动力加快; 胃底容受性扩张,导致胃肠道比较敏感,所以可能很小的刺激就可以无限放大,导致明显的肠道反应。一般病人伴随情绪异常,常见抑郁、失眠、焦虑状态。
    2023-07-31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出血迅猛,迅速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常见疾病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胃癌、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常见疾病出血最迅猛的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上述疾病还有其他疾病出血较迅猛。病人剧烈恶心、呕吐后出血,考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贲门黏膜撕裂,如果累及大血管,出血量也很迅猛。还有少见疾病是胃的恒径动脉出血,实际是动脉发育不全,出血量迅猛。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上消化道定义为食管、胃到十二指肠到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出血,还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近端空肠。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胰腺脏器出血,都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大便黑色怎么回事(视频)

    大便黑色怎么回事
    门诊病人主诉大便发黑,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饮食造成发黑,口服血制品会导致大便发黑; 2、病人服用药物,包括铋剂类药物时,大便颜色发紫发黑,深色改变。以上两种情况如果确定后,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3、便检查潜血阳性,病人可确定消化道出血,尤其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根据病人是否有其它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消瘦进一步提示是否有上消化道疾病。一般大便发黑,做胃镜指征非常强,通过胃镜可确定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是否有炎症、溃疡甚至肿瘤疾病。 所以大便如果发黑,潜血阳性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2023-08-01
  • 急性胃炎吃什么食物(视频)

    急性胃炎吃什么食物
    急性胃炎,临床上称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如果出现急性胃黏膜表现,会出现腹痛、烧心、反酸,甚至严重呕血等表现。如果出现呕血,一般要禁食水。 治疗后,如果病人缓解,要逐渐过渡饮食,病人饮食需从吃易消化食物开始,如米粥、牛奶、豆浆,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普通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生冷、烧烤类食物,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水果蔬菜来预防治疗。
    2023-08-01
  • 胃病烧心怎么治(视频)

    胃病烧心怎么治
    胃病导致胃部不适,一般常伴随腹痛、反酸、烧心,甚至恶心、呕吐,严重出现呕血表现。烧心在胃病中是常见症状,一般用药能很好控制,主要是用抑制胃酸药物,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在使用该药物后能达到充分抑酸的目的,病人烧灼感能明显减轻。除这类药物外,还有黏膜保护剂,以铝碳酸镁、铝镁加类药物为主,主要作用是保护胃黏膜,还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如果有轻微烧心感,可用上述药物治疗。如果明显烧心,建议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2023-08-01
  • 胃酸反流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酸反流是怎么回事
    胃酸反流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综合症状,常见疾病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发病于胃和贲门,贲门即胃和食管的接口。贲门口功能异常,会导致胃酸、胆汁等胃内内容物通过反流进入食道,导致食管不适感。最常见表现为反酸、烧心、灼热,甚至有反流感。反流较重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明显,尤其卧位时甚至晚上睡着时反流到咽喉部,导致呛咳、呛醒。 胃食管反流疾病,主要是胃动力异常所致。临床治疗主要为综合治疗,饮食不宜过多,避免吃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针对主要是抑制胃酸药物,最常见的是质子泵抑制剂。再加胃动力药,促进食管、胃排空,防止反流。最后加胃黏膜保护药,以铝镁制剂为典型代表。
    2023-08-01
  • 腹泻拉水样大便喷射状是怎么回事(视频)

    腹泻拉水样大便喷射状是怎么回事
    临床拉水样大便且呈喷射样,说明腹泻程度较重,通过大便检查或询问病史,是否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初步分析腹泻类型,根据线索做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对因对症治疗。腹泻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发病机制主要有渗透性、渗出性、分泌性和胃肠动力异常性,具体见于以下情况: 1、渗透性腹泻:主要由于肠腔内容物有高渗物质,导致腔内液体较多,并且通过过快。临床最典型的原因是肠镜检查时喝泻药导致; 2、渗出性腹泻:又叫炎症性腹泻,主要由于炎症等刺激导致肠黏膜完整性破坏,最常见于肠道炎症性改变,大便性质表现为黏液、脓血样; 3、分泌性腹泻:主要由于肠道黏膜受刺激不间断的分泌水电解质,临床最典型的疾病是霍乱; 4、动力异常性腹泻:主要由于胃肠蠕动过快,肠腔内容通过过快所导致。
    2023-08-01
  • 突然想吐怎么回事(视频)

    突然想吐怎么回事
    临床上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病人突然想吐可以从病人近期饮食进行考虑。病人近期暴饮暴食、食物不洁饮食或吃刺激性食物,可直接引起胃肠道反应,会有上腹紧迫、呕吐感。所以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建议注意饮食。 如果不是因直接饮食导致呕吐,考虑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存在。呕吐常见的是胃、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炎、胃炎,甚至是消化性溃疡、胃部占位,包括肿瘤病变。病人突然想吐,如果考虑上述疾病,建议做胃镜检查。
    2023-08-02
  • 胆红素偏高会怎样(视频)

    胆红素偏高会怎样
    胆红素偏高患者皮肤或者巩膜多会出现黄染,胆红素升高主要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胆红素轻度增高时,可以进一步观察。如果直接胆红素高,多考虑是梗阻黄疸,胆红素代谢是由肝内产生,分泌到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最后排泄入肠道。 如果直接胆红素增高,通常说明已经在肝脏分泌,在行走通路上可能出现障碍,最常见是肝内肿瘤,胆管、肝总管、胆总管或者外界胰头压迫,即肿瘤所引起增高。实际在临床上可能更常见胆囊结石,引起直接胆红素增高。 胆囊结石一般发病都出现一种突发突止、剧烈腹痛表现,影像学包括B超可以明确诊断。间接胆红素增高一般考虑红细胞破坏,破坏增多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因此,一般间接胆红素增高不予特殊处理,但要追查是否有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病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