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建

  • 常见的脑疝类型是什么(音频)

    常见的脑疝类型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常见的脑疝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颞叶钩回疝,也叫小脑幕切迹疝,主要是指颞叶钩回疝入小脑幕裂孔,压迫动眼神经及神经核、脑干,从而造成生命危险。这种属于一种急性的脑危象,它的主要表现是昏迷,同侧的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患病对侧的肢体偏瘫及浅感觉障碍。另外,可以出现呼吸深慢,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等常见的临床表现。第二种类型,叫枕骨大孔疝,也叫小脑扁桃体疝,主要是由小脑扁桃体下移枕骨大孔压迫延髓从而造成生命中枢的压迫,容易出现呼吸停止,同时双侧瞳孔散大,血压下降,脉率升高等临床表现,是最严重的一种脑疝类型。这就是最常见的两种脑疝类型。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小儿脑脓肿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脑脓肿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小儿脑脓肿是脑部的感染性疾病,是化脓性病原体侵入脑组织,引起局限性的化脓性的炎症和形成脓腔。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菌以及真菌、原虫,如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脑脓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周围血象,也就是血常规呈现白细胞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这是急性期的炎症表现。一般不超过三周会逐渐的消逝,当脑炎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脓肿就会产生颅内压增高,头痛多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剧烈时伴有呕吐等临床表现,这就是常见的小儿脑脓肿。
  • 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是什么(音频)

    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0%左右,与动脉硬化形成的脑血栓形成不完全相同。腔隙性梗死主要发生在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有高血压伴发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以及动脉源性的栓塞引起,临床症状单一,症状一般比较轻。对于这种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并无特殊方法,同一般的脑梗死处理。腔隙性脑梗死主要通过活血药物、扩张脑血管药物、脱水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通过上述药物可以增加病灶部位的供血,减少血管、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栓塞的发生。
  • 腕管综合征挂什么科(音频)

    腕管综合征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腕管综合征是指手腕部由桡骨、尺骨及腕横韧带组成的间隙,这个间隙内有深浅八条肌腱以及正中神经通过。当骨质增生,韧带狭窄增生,损伤可以引起腕管内的组织肌腱和神经受压,出现手的各种表现,主要是握力减退。另外主要是感觉桡侧手掌和拇指、食指、中指的掌侧面,无名指的桡侧面和四指中指末节的背侧面出现感觉障碍减退。由于正中神经富含交感神经纤维,故可以出现灼性的神经痛,正中神经如果损伤,可以出现持物困难,手指的大部分感觉丧失,表现为伤残。
  •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原因(音频)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原因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根据有关的材料,一般是蛛网膜包裹囊液所形成的病变,约占颅内病变的9%左右,绝大多数为脑外囊肿,鲜有脑实质内发生者。发生原因分为原发性蛛网膜囊肿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原发性蛛网膜当中及先天性蛛网膜发育异常,再形成脑沟裂,出现了脑膜异常的卷曲,包裹形成囊肿;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即感染,出血导致的粘连和外伤导致蛛网膜破裂形成的活瓣。以上两种是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形成原因。
  •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如何护理(音频)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如何护理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病人多见于头部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脑炎等疾病。对于颅内压增高病人应如何护理?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体位摆放,头和上半身要抬高,一般抬高在20°、30°左右,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从而减少颅内的压力;第二、饮食方面,饮食方面要控制饮水量,每天的饮水量一般在2000ml以内,如果是严重的颅内高压应控制在1500ml;第三、食物应吃清淡的饮食,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这样有利于通便,防止便秘加重颅内压增高。对于便秘的处理要及时的用开塞露排便,防止用力这样就不至于引起颅内压的增高,避免危险发生。
  • 甘露醇治什么(音频)

    甘露醇治什么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甘露醇是神经科的常用药物,主要是一种渗透性脱水药物,主要治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病症。而脑水肿多是由外伤、脑梗塞、脑出血引起,甘露醇也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甘露醇的用法可以单用,也可以配合利尿剂应用。甘露醇单独应用,主要用20%的甘露醇进行静脉滴注,每4-12小时或者是每8-12小时一次,一次可以250ml,最多可以500ml,对老年人来讲可以用125ml静滴。甘露醇效果非常好,静滴以后在半小时左右就可起效,有明显降低颅内压力的作用。甘露醇也有副作用,主要是可以引起血压的下降,对肾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病人出现休克或肾功不全,甘露醇应用需慎重。
  •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音频)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的治疗要综合:一、病因治疗;二对症治疗。什么是颅内压增高,首先要明确颅内压增高是指病人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视乳头水肿的临床表现。如果行腰穿检查,可以发现颅内压力增高,一般在脑压200mmHg以上,即为颅内压增高,这是判断颅内压增高的客观标准。对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首先要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如颅内肿瘤、脑出血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均要进行手术治疗。不明显原因的颅内压增高要寻找原因,同时进行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脱水药物可应用高渗性脱水药物和利尿药物,这均可起到降低颅压的作用。
  • 甘露醇是什么(音频)

    甘露醇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甘露醇主要在神经外科治疗脑水肿、脑外伤、颅内压增高时常用。是一种高渗透压性利尿药物,可以将水肿的脑组织内的水分,提取到血管内,从肾脏排出,以降低颅内的压力。具有治疗颅高压的明显效果。甘露醇常规用于头外伤、脑水肿病人,常用的量是用20%的甘露醇,250毫升,静滴。每日每4-12小时一次。静滴时在半小时内滴入,这样利尿的效果会明显。有一定的肾脏副作用。相对于抢救生命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我们应该注意到。
  • 手指抖动不受控制怎么回事(音频)

    手指抖动不受控制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手指抖动多见于内分泌科门诊和神经内科门诊,在此内分泌科门诊甲状腺引起的颤动。针对神经内科门诊经常出现的手指抖动主要是帕金森氏病,也叫震颤麻痹。主要是手指、下肢都会出现颤动。当激动时,颤动更加明显,并伴有面具脸、面无表情。多发于老年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脑动脉硬化、丘脑变性等脑退化所引起的,多用美多芭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