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白血病早期症状(音频)

    白血病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又称血癌,也就是骨髓产生大量的异常白血球,而正常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白血病细胞会渗入肝脏,脾脏以及淋巴结。它的症状主要是起病比较突然,发病急骤,病程短暂,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以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者是不规则热。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其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早期可以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还可以出现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是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比较软或者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如果发生了神经系统浸润,也可以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状。浸润到骨骼和关节,可以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浸润到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也可以出现相应系统的症状。
  • 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的增殖,蓄积于骨髓并抑制正常的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髓外的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较为公认的因素有:第一、电离辐射。γ射线、X射线等电离辐射均可导致急性白血病。接受X线诊断、原子弹爆炸的人群幸存者中,白血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发病率的高低也和放射剂量、年龄有关系。第二、化学因素。苯、抗肿瘤药如烷化剂等均可引起白血病。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乙双吗啉被证实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相关。染发、吸烟等可能也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第三、病毒。如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可以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第四、遗传因素。家族性的白血病占白血病患者的7‰,同卵双生同患白血病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3倍。先天性疾病,如范可尼贫血、唐氏综合征及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白血病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其他的血液病,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最终都有可能发展成急性白血病。
  • 地贫基因检测多少钱(音频)

    地贫基因检测多少钱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地中海贫血基因是引起地中海贫血的直接原因,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肽链合成障碍导致的血红蛋白异常性基因。地中海贫血病人,父母往往是轻型地贫血病人,也可以说病理基因携带者,父母各自有一个病理基因,如果父母各自的病理基因同时遗传给子女,即子女有两个病理基因。地中海贫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项:一、红细胞脆性实验;二、血常规;三、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定量测定和血红蛋白F定量测定;四、肽链分析;五、地贫基因分析。两种基因型检查一共是420元左右,具体价格请咨询相关医院。
  • 淋巴癌死亡前一个月有什么症状(音频)

    淋巴癌死亡前一个月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癌患者到了晚期的时候,因为癌细胞会出现全身的扩散,这些癌细胞会扩散到身体的主要器官形成新的病灶,会造成身体的各个主要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晚期的时候患者身体非常的虚弱,疼痛会加剧,因为肿瘤的压迫,吞咽食物困难,所以患者休息不好,晚期还会出现全身发烧。淋巴癌晚期的患者还会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瘙痒,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非常典型的淋巴癌患者到后期出现的症状。酒精性疼痛是淋巴癌患者死前的征兆,肠胃消化系统的变化也是淋巴癌晚期症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临床表现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胀、肠梗阻和出血等。肝胆:肝实质受损可以引起肝区疼痛,肝内弥漫浸润或者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总管时,可以发生黄疸。
  • 血友病又叫什么病(音频)

    血友病又叫什么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和血友病C,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被称为王室病,来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欧洲皇室系统。维多利亚女王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维多利亚女王以将血友病带入欧洲王室而闻名,由于她的父系和母系、祖先都没有血友病遗传史,因此科学家推测在维多利亚身上发生了基因突变,而成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女同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将血友病传染给欧洲的许多王室家族,因此血友病被称为王室病。
  • 宝宝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音频)

    宝宝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要分程度,如果贫血太严重,就要先服药,纠正贫血后再进行食疗。一般缺铁性贫血跟饮食关系很大,尤其是宝宝存在偏食更易出现贫血。日常饮食要多吃红色肉类、深绿色的蔬菜、红枣、海带等食物,还要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宝宝缺铁性贫血会影响智力和体格的发育,建议服用乳酸亚铁的铁之缘片,一个月就可以纠正贫血,相比硫酸亚铁的铁剂没有刺激。补铁还可以补锌,改善孩子食欲,营养补充及时,也比较的全面,同时在进行食补。食补的食品,尽可能的多吃猪肝、红枣、鸡蛋、木耳、海参、芝麻等食物,动物内脏含的铁比较丰富,而且比较容易吸收,可以多食。
  • 淋巴瘤早期症状(音频)

    淋巴瘤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1、最早出现的是淋巴结的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的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地比较硬,多数可以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到了晚期,则可以出现融合,这种肿大的淋巴结,抗炎、抗结核治疗是无效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股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2、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的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以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以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可以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3、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多在38-39℃之间,部分病人可以呈持续高热,也可以有间歇性的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多数病人还有夜间或入睡后出汗的现象,称之为盗汗。
  • 霍奇金淋巴瘤能治愈吗(音频)

    霍奇金淋巴瘤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初时发生于一组淋巴结,以颈部的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常见,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晚期的时候可以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有淋巴结的肿大,晚期可以累及淋巴结外器官,还可以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瘙痒是它的特殊性表现。通过现代的放疗和化疗的应用,霍奇金淋巴瘤已经成为可治愈性肿瘤。所以可以明确的说,霍奇金淋巴瘤是能够治愈的。但大量的长期生存患者的随诊结果显示,15年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1%。死亡原因除了原发病复发之外,第二肿瘤占11%-38%,心肌梗死占13%,肺纤维化占1%-6%。此外放化疗还可引起不育以及畸形等,这些都是过度治疗的结果。因此对于霍奇金淋巴瘤虽然能够治愈,还是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防止和减少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淋巴瘤癌还能活多久(音频)

    淋巴瘤癌还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搔痒等全身症状。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五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五年生存率仅27.4%。结节硬化及混合细胞型在两者之间。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一期的五年生存率为92.5%,二期86.3%,三期69.5%,四期为31.9%,有全身症状较无全身症状为差,儿童及老年愈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女性治疗后较男性为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六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者六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四年生存率仅为30%。低恶性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程相对缓和,但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呈慢性病程而多次复发,也有人转化至其他类型,对化疗产生耐药而死亡者。但低度恶性组如果发现较早,经合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的存活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的延长。
  •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音频)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预后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紧密相关。霍奇金淋巴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为27.4%;结节硬化及混合细胞型在两者之间。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一期的5年生存率为92.5%,二期5年生存率为86.3%,三期5年生存率为69.5%,四期5年生存率仅为31.9%;有全身症状较没有全身症状更差,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差。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4年生存率仅为30%。低恶性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程相对缓和,但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呈慢性过程而伴多次复发,也有因转化至其它类型,对化疗产生耐药而致死亡者。但低度恶性组如果发现较早,经合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