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武

  • 总胆红素是什么意思(音频)

    总胆红素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正常值是3.4-17.1μmol/L,如果总胆红素升高,就可能出现黄疸,如果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就会出现黄疸,可能有尿色深黄、皮肤发黄等症状。胆红素在17.1-34.2μmol/L,属于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属于显性黄疸。\n总胆红素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疾病,胆红素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在肝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未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转化的叫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有肝脏疾病,主要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引起胆红素升高的肝外疾病有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胆石症,以及各种原因,如胰头癌、胆管癌引起的黄疸。另外,也可见于新生儿黄疸。
  • 怎样预防脂肪肝(音频)

    怎样预防脂肪肝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脂肪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需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肥胖、2型糖尿病、酒精滥用等因素有关,故必须及时去除诱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内因和外因引起,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预防脂肪肝主要做到以下几点:\n1、调整膳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避免西方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膳食结构的缺陷。此外,也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吃得过多、过快,避免吃零食、甜食、夜宵,避免把含糖饮料当水喝等不良习惯。\n2、限制饮酒:对于经常过量饮酒者,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唯一有效方法。不胜酒力或者在少量饮酒后便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表现的人群,或有酒精性肝病家族史的人应该完全戒酒。\n3、加强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每周坚持参加15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有氧活动,并持之以恒。\n4、其他预防事项:应避免久坐少动等不良习惯,并谨慎使用各种中西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家族史者应该有自我保健意识,应该定期筛查,及时治疗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肝硬化分几期(音频)

    肝硬化分几期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硬化分为两期,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分析如下:\n一、代偿期肝硬化:属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常没有临床症状,仅是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从未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n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n为了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将肝硬化分为五期,其中第1-2期为代偿期肝硬化,第3-5期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具体分析如下:\n一、1期:无食道静脉曲张,无腹水。\n二、2期:有食道静脉曲张,无腹水。\n三、3期:有腹水,但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n四、4期:有出血,有或没有腹水。\n五、5期:出现了脓毒血症。\n肝硬化的原因不同,患者的预后不同,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如果能够去除则预后好。近年来随着乙肝抗病毒药物、丙肝抗病毒药物的进展,许多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可以转化为代偿期肝硬化。因此,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也应积极进行去病因的治疗。
  • 新型冠状病毒的弱点(音频)

    新型冠状病毒的弱点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弱点是不耐高温、不耐紫外线,且对常用的消毒剂敏感,对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的环境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以完全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常用的消毒剂如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84消毒液等脂溶剂,都可以有效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n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灭活,通过高温灭活,比如煎煮食物的温度,如果食物的温度达到了100℃,新型冠状病毒就可以完全被灭活。通过75%的酒精或者乙醚、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等,均可以明确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针对性的选择,比如手部消毒时,可以选择75%的酒精进行擦拭,在房间内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血清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出结果(音频)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血清检测需要多长时间出结果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一般需要4-6个小时,个别标本若需要复查,出结果的时间会稍有延长。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一般需要四个小时左右,会根据样本量多少及不同医疗检测机构,具体时间可能略有出入。如果患者是弱阳性,需要进行复查,出结果时间会相应延长。\n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就能够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即使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也能够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患者在无症状感染观察期间,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典型症状,即可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意味着暂时没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反复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若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阳性,不能排除为新型冠状病毒近期感染,需要对其进行核酸检测,判断是否真正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新冠肺炎传播特点有哪些(音频)

    新冠肺炎传播特点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传染性非常强,可以引起大流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卫生事件,可以引起各国,甚至全世界广泛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以及通过污染物品进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和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也可以有新型冠状病毒。\n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经常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可以把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染给其他人。无症状感染者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范围扩大,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更难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对密闭环境中,可以通过气溶胶途径进行传播,由于粪便和尿液中可以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间接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在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着气溶胶传播的可能,需要加强预防和管理。
  • 新冠核酸检测一次有效期多久(音频)

    新冠核酸检测一次有效期多久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一次有效期一般为七天,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医疗机构要求患者及陪护,持七天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报告进行住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主要取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一般潜伏期是14天,绝大多数潜伏期为3-7天,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有效期一般为七天。\n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就能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即使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能够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需要严格隔离和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若为阴性,意味着暂时没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存在着假阴性,故不能完全说明没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应反复进行,若在潜伏期14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就可以完全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拉肚子吗(音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拉肚子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以出现拉肚子的症状,拉肚子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并过度分泌肠液而导致。如果患者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不要过于紧张,给予适当的补液及对症治疗即可。\n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除了有拉肚子等不典型的症状以外,还可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典型的症状,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可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可以出现结膜炎的症状,患者可以有眼红、眼痒、眼分泌物明显增加。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血症所引起,发热体温的高低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株的强弱,以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数量的多少、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新冠肺炎患者在多少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音频)

    新冠肺炎患者在多少天后出现呼吸困难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部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可在发病一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严重者可以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从而引起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主要症状有发热、乏力和干咳,部分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少数可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肌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每日3-5次,为黄色稀便,部分人群可以出现结膜炎症状,有眼红、眼痛、眼痒、眼分泌物明显增加。\n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血症所引起。发热体温高低、持续时间长短,主要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株强弱、感染病毒量的多少及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发热一般在37.3℃以上,大部分人体温在38-39℃,个别重症病例体温可以达到40℃。
  • 新冠肺炎患者初期发烧夜里会退烧吗(音频)

    新冠肺炎患者初期发烧夜里会退烧吗
    讲解医师:于建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初期出现发烧可以夜里退烧,因为此时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体内新型冠状病毒数量较少,机体免疫功能较好,故可以出现发热,且发热很容易消退。但随着疾病不断进展,体内病毒含量逐渐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会逐渐出现持续性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血症所引起,而且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特征。\n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通常体温>37.3℃,大部分体温在38-39℃,个别体温可以达到4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一般不容易消退,热型可以稽留热,也可以是弛张热,体温升高后若给予退烧药,体温可以下降,但过一段时间体温常再次升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现的发热常很难消退,个别重型、危重型者及年老体弱者,体温反而不高,仅表现为低热,甚至没有明显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