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噬血细胞综合征如何治疗(音频)

    噬血细胞综合征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噬血细胞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的组织细胞病。主要是由于细胞毒杀伤细胞及NK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抗原清除障碍,单核巨噬系统接受持续抗原刺激而过度的活化增殖,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噬血细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高甘油三酯、低纤维蛋白原、高血清铁蛋白,并可在骨髓、脾脏或淋巴结活检中发现噬血现象。家族性的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比较差,疾病进展迅速,建议尽早行骨髓移植术。继发性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较为复杂,一方面必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血液或者淋巴系统肿瘤实行化疗,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需抗感染治疗。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普遍用地塞米松、依托泊苷及环孢霉素为基础,分为前8周的初始治疗期及维持治疗期。急性期使用丙种球蛋白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治疗困难、失败或者是疾病复发,可考虑行骨髓移植术。
  •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音频)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增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常表现为全身虚弱、头昏,以发热或溶血起病者较少见。急性型多见于小儿,有时也可见于成人,往往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寒颤、高热、腰痛、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烦燥以至昏迷。一般治疗是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止感染,以免引起溶血危象。危重病例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溶血危象者应采取碱化尿液的措施,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防止DIC发生等。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应用氢化可的松400-600mg每天,静脉滴注,3-5天后改用强地松,1mg每公斤体重每天,口服,7-10天内病情改善。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维持量过高者,脾切除无效或脾切除后复发者。免疫抑制药的副作用较多,一般不宜首选。在治疗中应注意观察血象和防止感染。输血应慎重,因为对温抗体型输血后,可因输入补体而引起溶血反应,输血速度应缓慢,密切观察,溶血危象或贫血严重的患者可适量输全血或洗涤红细胞。血浆置换,正常人血浆置换1-1.5个血浆容积,可有效降低血清IgG水平约50%,脾切除、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都可以适当应用。
  • 红细胞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红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偏高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造成红细胞偏高的生理性的原因,往往是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此外,饮水过少或者是出汗过多,排出水分过多等也可以导致红细胞偏高。红细胞偏高的病理性原因有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种。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可以使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此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以引起红细胞增多。绝对性增多是指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大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以及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等因素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