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音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一致性的参数。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其参考值为11.5%-14.5%。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降低。因此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说明红细胞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如果其他项目都正常,一般临床意义不大。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正常值,就是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通过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平均体积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常见于缺铁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体积正常,常见早期或混合营养缺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如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体积增大,常见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免疫溶血性贫血及新生儿等。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参考值为11.5%-14.5%。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可考虑以下疾病:一、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常见于缺铁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病;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MCV正常,常见早期或混合营养缺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三、如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MCV增大,常见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溶血性贫血等。同时血小板增多可以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贫血。此类血小板增多一般不会超过500×10^9/L。所以,如果同时出现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血小板偏高,首先要考虑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建议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以明确诊断。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是什么意思(音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在参考范围以内。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增高常见于外源性的因素,如慢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病变可轻度增高,增高的程度和贫血的程度没有相关性。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几乎均呈明显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增高。红细胞大小变异程度与血红蛋白量负相关,反映了造血过程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如果只是单纯这个指标偏高可以先观察,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 淋巴瘤的治疗费用是多少(音频)

    淋巴瘤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具有高度的抑制性,治疗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可选用的治疗方式有放射治疗,放疗可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辅助治疗。对于60岁以下的患者,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的处理,合并脾功能亢进而无禁忌症,有切脾指征者可以切脾。淋巴瘤还可采用联合化疗,可以结合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因此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淋巴瘤的治疗费用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具体要根据其病情,结合相应的治疗方案来决定。
  • 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音频)

    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细胞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增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布鲁病、梅毒等。如果非常高,则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肿瘤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以出现淋巴细胞的增多。
  • 多发性骨髓瘤DVD型的治疗方案(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DVD型的治疗方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以及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经常用到的方案是DVD方案,是由三种药物组成,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以及地塞米松。脂质体阿霉素的用法为9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长春新碱1.2mg/m2,静脉滴注第1天;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或者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1个疗程。
  •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DVD型(音频)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DVD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以及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原则,无症状性稳定性骨髓瘤无需治疗,定期随访。血或者尿中M蛋白进行性升高,或者出现临床症状者必须治疗。治疗方案以化学治疗为主,经常用到的化疗方案是DVD,其包括三种药物,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以及地塞米松。脂质体阿霉素的用法为9mg/(m2.d),静注第1-4天;长春新碱1.2mg/m2,静注第1天;地塞米松40mg/d,静注或者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1个疗程,疗效较好,有效率大于30%。
  • 多发性骨髓瘤IgG怎么治疗(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IgG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IgG治疗原则,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IgG,患者无需治疗。对高危的无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可在两年内转化为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可早期治疗干预。一般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以输注红细胞,高钙血症的时候等渗盐水水化、强的松、降钙素等。高尿酸血症的时候,注意水化别嘌醇。高粘滞血症的时候,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临时性血浆交换。肾功能衰竭时要血液透析。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这些属于一般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化疗、靶向药物、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还有可以进行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都是多发性骨髓瘤IgG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骨髓瘤能活多久(音频)

    骨髓瘤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是自从新药及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来,疗效及生存期有了比较大的改善。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免疫调节药,特别是蛋白酶体抑制药,成功在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存期。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期均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关于多发性骨髓瘤能活多久,没有办法一言而概之。生存期变化非常的大,如果不经治疗,短者可以仅生存数月,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长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所以有效规范的治疗非常的关键。
  • 多发性骨髓瘤VAD怎么回事(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VAD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除了一般治疗外,化学药物治疗是其传统的治疗方案,VAD是最常用的方案之一。V是代表长春新碱,0.4mg/d,静注第1-4天。A代表阿霉素,9mg/m^2,静注第1-4天。D代表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或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每4周为一个疗程。多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30%左右。由于此方案有肾脏病变也可应用,不损伤造血干细胞,对初发骨髓瘤患者有效率达到60%,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