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 强迫症能不能治好(视频)

    强迫症能不能治好
    对于强迫症治愈率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数据。不同研究进行的一些调查,包括治疗方法,通常表明的是有效、好转。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心理精神疾病谱系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强迫症为轻度,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因此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 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还要求个人心智成长。患者个人需要配合治疗,多数强迫症都能够有一定缓解,从而减少对个人生活和学业的影响。通过持续治疗,多数强迫症患者可以康复。
    2023-08-03
  • 16岁儿童如何戒烟(视频)

    16岁儿童如何戒烟
    不单纯是16岁儿童,面对抽烟的孩子,作为家长打、骂肯定并不恰当,这些孩子因为处于青春期,存在反叛能力。此时说教、打骂效果差,重要的是分析孩子抽烟的原因,以及抽烟背后的心理原因,分析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有些孩子是由于情绪问题,悲观失望、学习没有意思、无聊,此时抽烟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缓解这种负面情绪。还有些孩子交往不慎,交往一批会抽烟的学生,不仅不断抽烟,还有其它不合适的行为。比如欺负别的同学,打架、逃课,甚至撒谎、偷窃等。所以,有时不单存在抽烟,还有其它问题,如养成不好的行为、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找到这些背后的原因。 尊重孩子已有的好的方面,例如创造性、领导力,不仅仅只靠学习、名次和成绩评价孩子。因为多数吸烟的孩子成绩较差,在学校不受学习好的同学,不受老师的欢迎。所以这时家长需要尊重其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其组织管理能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需要发现,然后进行引导,建立、修复和孩子的关系,使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此时抽烟的行为就会减少。引导孩子交往好的、积极向上、人品正确的好同学、朋友,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需要注重环境的熏陶。
    2023-08-03
  • 疑心病表现是什么(视频)

    疑心病表现是什么
    疑心病表现出来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外在的敏感多疑,在精神科诊断当中没有疑心病专门的诊断名词,其反映的是怀疑症状。但这种怀疑可以见于以下多种情况: 1、一般性的怀疑,即知道自己敏感多疑,知道自己处于疑心的状态,此时的怀疑属于正常情况; 2、将疑心当作事实,则称为妄想状态,即病态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即经过别人的沟通和交流依然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可以见于多种形式的症状,比如说怀疑自己的对象、伴侣不忠诚,不断的去检查、核对、跟踪。另外,如果怀疑自身患有疾病,则称为疑病症。患者反复到医院检查,依然无法打消其疑虑,达到病态的程度。 若患者存在疑心症状但通过沟通交流能够使其觉察,则属于现实的层面,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好转。而如果疑心达到妄想的程度,即达到病态的程度,则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从而使疑心减弱、变淡,甚至消失。
    2023-08-03
  •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音频)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自闭症的形成过程。第一、遗传的因素。有关于自闭症孩子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显示,自闭症孩子的遗传度在37%-90%,大约有15%的患者与已知的基因突变有关系。第二个、可能的因素是环境因素,也就是孩子的妈妈,比如说属于高龄产妇,孩子在胎儿期接触过丙戊酸钠等一些理化因素的影响。第三个、可能的因素就是与孩子大脑的发育有关。部分孩子脑电图可以显示异常,有一些大脑结构的非特制性的一些改变,还有研究显示,自闭症孩子的脑内一些神经递质存在的代谢和浓度的异常,涉及到多巴胺、5-羟色胺等递质的遗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自闭症孩子的冲动行为或者情绪障碍。影响自闭症孩子的可能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有大量的自闭症孩子的案例可以提示,在孩子出生以后的前几年,非常不良的养育方式,有的是父母过于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让他独自的玩耍,没有有效的语言交流。还有的是父母情绪过于暴躁,对孩子又打又骂,缺乏亲密的接触,也有的是一些单亲的家庭,缺少对孩子的心理上的呵护与陪伴。总之,这部分孩子在早期的语言社交发展的关键期,缺少高质量的养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也是很明显的。综合这些因素目前并不能确定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这是一个多因素的模式,更好的解释孩子的自闭症可能。首先是大脑的遗传易感性加上理化因素对大脑的伤害,同时早期的教育、养育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最终导致了个体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表现。
  • 自闭症如何治疗?(音频)

    自闭症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自闭症发病较早,在治疗上需要综合的治疗策略。首先,药物治疗,目前为止,还没有治疗自闭症的特效药,药物治疗的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许多自闭症的孩子伴有的情绪障碍、冲动行为、刻板重复的动作,这些可以用精神科的药物进行干预,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缓解,这样也有利于接下来的康复训练。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的策略就是康复训练,各种康复的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应用在这些孩子的训练过程当中,常用的有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结构化的教学,或者感统训练或者地板时光等等,取决于机构或老师的受训背景。通过这样的一些训练,帮助孩子发音,帮助孩子去理解语言,帮助孩子去识别物品,帮助孩子去进行人际交往等等。第三个,就是心理治疗。自闭症的孩子除了表面上的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他们的心理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异常,过于封闭、自卑,包括各种认知上的偏颇,心理治疗可能需要多种形式,包括沙盘游戏、音乐治疗、舞蹈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帮助这些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去纠正一些日常的刻板的冲动性的行为,帮助孩子发展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许多高功能自闭症孩子,尤其是需要心理帮助。第四个,治疗的策略就是一些辅助性的仪器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等一些物理治疗,去有效的刺激大脑的语言区,大脑细胞的发育促进代谢。最后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的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定要积极地参与进来,要学习自闭症的知识,要学习自闭症孩子的培养技巧,要去懂孩子的心理,切不可一味的依赖训练机构,我们一定要最大化的让孩子在早期得到最充分的训练,无论是在训练机构、家里面、商场里、马路上,家长掌握了这些自闭症孩子的特殊教育方式,无疑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训练,这样才能会收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 孩子厌学怎么办?(音频)

    孩子厌学怎么办?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现在有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厌学情绪,而这个年龄正是学习的黄金的年龄,出现了厌学,家长、孩子本人都非常的烦躁。那面对厌学,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去恢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找我们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恶化。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时候,家长的紧张焦虑会表达出来,他们对孩子往往责骂、否定、批评,所以他们的关系往往得到破坏,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修复他们的关系。因为孩子的焦虑、紧张、恐惧,甚至对学校学习的一些自卑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厌学,这个时候我们要和孩子进行共情,去走进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有利于去解决厌学的问题。第二步,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去分析厌学的可能存在的情况,我们的孩子往往会给我们抱怨学不会,或者老师教得不好,或者受了同学的欺负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其实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一些借口,真正的问题来自于孩子心理素质过弱,他们耐受挫折的能力太弱,所以孩子厌学的时候,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帮助孩子去历练、去成长。比如,孩子说学不会,通常的方式就是不学了,其实我们更应该陪伴孩子,因为学不会又要去学,培养坚持的这种品质和意志力,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当抱怨我们的老师教得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强化发挥孩子的自我主观能动性,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把坏事变成好事。或者孩子抱怨受到了同学的欺负,厌恶学校,这个时候我们理应陪伴孩子发展出一种有效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要么去承受、接纳委屈,要么学会有效的去反抗、去解释、去澄清。面对厌学的孩子,我们不可全盘的否定他们,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同时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方面,给他们希望,给他们信心,通过综合的努力,多数厌学的孩子都会得到一个有效的改善。当然,厌学有的时候也会鉴于多种心理疾病,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等。如果说我们的孩子除了厌学之外,也还有一些其他的精神心理的问题,家长一定也要及时的带领孩子找心理医生、心理老师进行诊断评估,进行疏导,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耽误孩子。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厌学也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从厌学的状态当中走出来,孩子也会因此获益很多,他们的内心会更加的强大。所以切不可一味的悲观,我们也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去引领孩子。
  •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强迫症的康复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离不开个体的积极的参与,称为自我帮助。首先,强迫症的患者一定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心理知识,强迫症是一个心理的疾病,要学习强迫症的症状,目的就是当我们的强迫症症状出现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识别出来这就是强迫症的症状,以至于不会因为强迫症症状的出现,而更加的恐惧,不会被强迫症的症状带着走,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第二点,强迫症的患者一定要学习一些强迫症症状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对待强迫思维是没有办法直接的去控制它不出现,所以我们对待强迫思维的态度是允许的,允许强迫思维的出现,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不去重复强迫行为,因为强迫行为一旦一次一次的去重复,虽然内心里边的那种紧张焦虑减少了,但是对于疾病的康复没有任何的帮助。第三点,强迫症患者一定要学会心理上的自我成长,要了解自己心里成长的历程,了解自己性格产生的过程,知晓自己心里的薄弱的环节,提升心理素质,完善自己的性格特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悟,促进自己心智上的成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取得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 强迫症的表现有哪些?(音频)

    强迫症的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那什么是强迫思维呢?就是个体的大脑里边反复出现的无法控制的思想、表象和冲动的意念。强迫思想比如说一个人反反复复的担心自己被病毒、被细菌会污染,或者害怕煤气关不好,门窗没有关好,或者做题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总是处在一种担心当中,或者担心自己会生某种疾病,这是强迫的思维。强迫表象只能是个体的头脑当中,不断地闯入一些画面,这些画面往往具有一些恐怖性的,一些场景令自己非常的不愉快。强迫冲动指的是在个体的大脑里边,会闯入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意念,比如说,会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周围的人,或者一些破坏。这些念头带有一定的冲动性,患者本人非常害怕这些念头付诸实施,所以非常的恐惧。有时这些为了缓解这种强迫思维的给自己的个体带来的那种冲击和张力,会衍生出一些强迫行为来,比如说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关门,这就是强迫行为和仪式性的动作,患者通过这种强迫行为和仪式性的动作,可以缓解他们内心里边的紧张和焦虑,患者往往具有一些反强迫的这样一种意识,但是通常不能够有效的达到一种对症状的控制,所以内心非常的紧张和焦虑,这就是强迫的主要的表现。
  • 强迫症怎么治疗?(音频)

    强迫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强迫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神经心理的疾病,通常病程迁延数月、数年,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策略,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这一类患者,我们要使用抗强迫症的一些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大脑神经递质的一种平衡。这些药物常见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剂,如氯丙米嗪,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帕罗西丁、舍曲林、西酞普兰等一些药物。第二个,就是心理治疗。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往往有一些明显的性格上过多的追求完美、刻板、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以完善性格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去更好地实现他们心理成长,帮助他们去认识强迫症的症状,发展一些面对强迫症状的处理方式,帮助他们去意识压抑的一些心理上的冲突,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完成他们心智的不断成熟。同时,还需要强迫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周围环境因素的良好变化。比如说,他们可以缓解一些工作的压力,他们的家长或者家人对他们能够有效地去理解,倾听、包容他们,同时非常重要的还有强迫症患者本人也要树立康复的信心,主动的去提升自己的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作为朋友、家人、同事的关怀下,强迫症也还是一个可以康复的心理疾病。
  •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强迫症除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外,离不开个体的积极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动学习心理知识,能识别强迫症的症状,主动控制症状,而并非一味的恐惧; 2、主动学习强迫症处理方式,不惧怕强迫症出现,遇到症状能自我调节,尽可能不重复强迫行为; 3、心理上自我成长,了解心理成长历程,完善性格缺陷,促进自己心智成熟。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