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松

  • O型腿严重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O型腿严重了有什么危害
    O型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具体如下: 1、最直接的是影响形体美观,如果患儿很在意,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 2、由于O型腿的存在,平时走路时人体力量传导时的力线不直、不稳定,在运动中容易摔跤或者受伤,导致跑步、跳高等体育成绩不理想,甚至部分患儿容易摔成骨折; 3、长期影响是O型腿的患儿走路时重力力线传导不正常,膝关节容易磨损。所以长期O型腿的患儿成年后,可能30岁或者40岁就会出现早期骨关节炎。由于膝盖不正常的磨损,导致关节疼痛,会引起日常功能障碍、腿痛,自然而然患者的运动、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除上述影响外,O型腿对患儿而言,并没有其他特别大的影响,如身高等都没有影响。
    2023-08-03
  • 青少年X型腿怎么矫正(视频)

    青少年X型腿怎么矫正
    通常轻度X腿不需要治疗,如果3-8岁的儿童出现比较轻微的X型腿,只要继续生长,个子逐渐长高,腿逐渐变长,X型腿会逐步改善。如果X腿比较严重,已经不光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功能,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果11-12岁儿童X型腿非常严重,普通矫正器通常效果欠佳,真正有效果的方法是手术干预。通常需要找专业的小儿骨科医生评估,X型腿是否病理性X型腿以及是否达到需要手术干预的程度。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两种,比较微创的手术称为骨骺阻滞手术,即在大腿远端内侧和小腿近端内侧两处骨骺线生长发育的部位进行骨阻滞手术。让大腿远端内侧和小腿近端内侧长得慢,而大腿远端外侧和小腿近端的外侧是正常生长,后期腿会逐渐长直。如果患儿已经16-17岁,生长发育已经停止,此时如果有严重的X型腿,也有手术方法可以治疗,称为截骨矫正手术。需要把骨头截断,然后再拼直,虽然手术效果好,但治疗过程比较痛苦。所以11-12岁的青少年有明显X型腿,要找专业的小儿骨科医生尽早进行评估,如果需要治疗,应该进行早期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2023-08-03
  • 宝宝X型腿怎么引起的(视频)

    宝宝X型腿怎么引起的
    X型腿是儿童比较常见的现象,不一定是疾病。X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X型腿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在幼年时期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主要见于2-8岁的儿童,如膝盖并牢时脚踝分开,则称为X型腿,属于生理性,无所谓引起的原因,是自然现象。 病理性X型腿表现的范围程度更加严重,往往合并家族性疾病,如父母亲腿型歪,或者儿童经过前期内科检查发现有基础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性软骨发育不良、遗传性低磷性低钙性佝偻病等,引起骨代谢异常,从而导致X型腿。如果儿童前期发生过骨折或者骨感染性疾病或者肿瘤性疾病,破坏骨生长的骨骺线,也会导致继发性X型腿。所以生理性X型腿是生理现象,病理性X型腿由不同的疾病引起,两者不同。
    2023-08-03
  • 2岁孩子内八字脚怎样纠正(视频)

    2岁孩子内八字脚怎样纠正
    2岁儿童走路内八字,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是生理性现象,并不是由疾病引起。对于生理性内八字,并不一定需要治疗。内八字是指走路的时候脚尖是朝向内侧,一般年龄越小,内八字的发病率越高,但在长大后会逐步好转。 2岁小儿走路出现明显的内八字,应到小儿骨科医生就诊判断和评估,通常先要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检查髋关节、膝关节、大腿、小腿有无实质性疾病。其次,必要时可拍摄X片,判断有无下肢的骨头与关节疾病。如果无问题则生理性的内八字就不需要医源性的治疗,也不需要使用矫正器或者矫正鞋。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提醒小儿改掉不良习惯,家中可以左右两个鞋子交换着穿。通过以上调整,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持续以恒,都会带来一定帮助。
    2023-08-03
  • 新生儿脚内翻多久能好(视频)

    新生儿脚内翻多久能好
    新生儿脚内翻在医学上分为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生理现象:一过性脚内翻,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时,双脚受到子宫或者腹壁的挤压,而导致胎儿的脚轻微往内歪。等到胎儿出生后,挤压去除,一般在出生1-2个月内翻的情况会逐渐自行好转,可以尝试用一定的手法按摩,但不需要真正治疗,也不需要佩戴矫正器; 2、病理现象:在小儿骨科比较常见,称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而且内翻得非常严重,出生便存在。通常在婴儿出生2周左右时,需要找专业的小儿骨科医生进行正规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手法的按摩治疗,及按摩好之后的石膏固定,通常要反复7-8次。而且后期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甚至需要佩戴1-2年的矫正器,才会逐渐好转。 所以,出现脚内翻情况时,应先让小儿骨科医生进行判断,排查是宫内压迫引起的一过性脚内翻还是马蹄内翻足,再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
    2023-08-03
  • 小孩用脚尖走路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用脚尖走路是什么原因
    小儿在走路时脚尖踮,脚后跟没有着地,称为脚尖走路。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生理性或习惯性因素:并不是疾病,即小儿走路速度比较快,一脚踩出去时脚尖着地,脚后跟还没着地,第二步又踩过去,多是一种习惯或者姿势; 2、病理性:主要见于早产儿,或者出生时发生过脑缺氧的幼儿、大脑或者脊髓有疾病的幼儿。 区分生理性脚尖走路或是病理性脚尖走路,可先由家长进行初步的检查,即让幼儿平躺在床上,在安静状态下,脚逐渐向上。正常孩子脚尖可以向上到背屈的程度,此时证明脚后跟的跟腱没有发生挛缩,脚尖走路只是一种习惯。但如果脚扳上去不到90°,则证明跟腱发生挛缩。如果有跟腱挛缩,即可认为该幼儿有基础疾病存在。如果跟腱没有挛缩,就无需到医院就诊,如果经检查后发现异常,则应到医院排查具体原因,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不同。
    2023-08-03
  • 孩子膝关节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孩子膝关节痛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痛是非常大的话题范围,只要是膝关节部位的疾病,都会引起膝关节痛,原因如下: 1、生长痛:如果儿童经常表述有膝盖痛的问题,且疼痛在休息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发生,或者是疼痛时间短可自行恢复,且不影响正常活动,多为生长痛,无需特别担忧; 2、关节积液:如果儿童表述有膝盖痛,主要出现在运动时或者运动一结束就觉得痛,而休息后可好转,关节部位不红、不肿、按压不痛。通常是因为过度运动导致膝盖内出现关节积液而引起,可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 3、半月板损伤:如果膝盖运动时疼痛,在伸直弯曲时有卡压症状或者腿伸不直、走路打软腿的情况,应考虑是半月板损伤,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如果磁共振检查证实半月板确实有损伤,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甚至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4、化脓性膝关节炎:如果突发疼痛,同时伴有发烧、膝盖周围红、烫的症状,且血常规检查有炎症指标超高的情况,则提示可能患有化脓性膝关节炎,由于细菌引起关节炎症而导致疼痛; 5、膝关节发生外伤性扭伤或者软骨出现损伤:导致韧带扭伤而引起关节疼痛; 6、其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引起的关节炎、白血病等,都会引起关节疼痛。且关节部位有很多软骨,如果发生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都会引起关节疼痛。 所以引起关节疼痛的疾病很多,应由专业的骨科医生进行判断,评估具体原因以及是否需要后续的治疗。
    2023-08-03
  • 骨关节感染诊断方法(视频)

    骨关节感染诊断方法
    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一般从四个方面的指标判断,具体如下: 1、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怀疑患者是骨关节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烧、骨头或者关节痛,触摸皮肤烫,观察皮肤红,按压疼痛加重,病变骨头或病变关节的腿或者手不敢活动,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血化验:对于骨感染或者关节感染患者,最常用的检查有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后可发现白细胞指标、中性粒细胞含量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高;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片、CT、磁共振或者ECT等。早期骨感染或者关节感染患者,X片和CT通常看不出任何异常,因为感染要损伤到骨头需要过程,早期X片呈阴性。半个月以上或者1-2个月慢性感染,X片和CT可以看到骨质破坏。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是磁共振,感染患者首选方法是做磁共振检查,可看到骨髓腔内、关节腔内或者骨膜下有炎性改变,甚至有脓液存在。如果有条件可以做ECT检查,可看到感染部位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 4、病原学检查:即通过局部穿刺或者局部活检,取到病变部位的组织,再对组织进行细菌培养或者病理切片,从而证实该部位有细菌或者大量脓细胞存在,进而证实骨关节感染。
    2023-08-03
  • 男孩骨龄几岁闭合(视频)

    男孩骨龄几岁闭合
    当儿童在生长时,骨头也具有生长能力,而骨骺闭合的时间,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男孩的骨骺大多数在18-20岁时闭合,部分早发育或者性早熟的少年,可能在16-18岁就已闭合。另外,不同部位的骨头,闭合的时间也不相同,如小腿、大腿、胳膊等部位的骨骺闭合时间都不一样。 判断骨骺线是否闭合,最简单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在X片上可明确看到骨骺线有无闭合。如果骨骺线已经闭合,证明生长发育已经停止,不会再长高。如果骨骺线还没有闭合,则表明还具有一定生长潜力。以上所说的只是大概的时间范围,而真正判断骨骺线有没有闭合,最好到医院拍X片判断。
    2023-08-03
  • 什么叫骨发育不全(视频)

    什么叫骨发育不全
    骨发育不全的专业术语很多,临床可以称为成骨不全症、脆骨病或者瓷娃娃病等,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性骨代谢疾病。患儿大腿很弯,而且骨头也为异常,为成骨不全症患儿的X线表现。该病是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体内存在致病基因,导致骨头里正常的胶原纤维的含量不够,造成骨头不如正常骨头牢固,很脆。 从目前报道的基因来看,成骨不全症可以分为五大类型,不同类型的成骨不全,致病基因也不一样,临床症状也不一样。部分类型症状比较轻,可能容易骨折,但是也能日常活动和生活,但非常严重的类型,可能会导致孩子变成残疾,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患儿骨骼非常脆弱,可能非常轻微的外伤就会引起骨折,甚至打喷嚏就会发生骨折。所以很多儿童一出生可能就会发生骨折,或者在童年时期会反复发生多次骨折。由于反复骨折,大腿、小腿就会发生继发性畸形,如反复骨折数次,或者随着重力的分量压在某侧,日常运动后腿就会出现弯曲,出现弧度。此外,患儿除骨折外还有其他表现,常见的主要有身材比较矮小、巩膜蓝色,合并有听力障碍或者牙齿发育不良等,但智力和生殖能力都正常。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