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博

  • 肾阴虚吃什么药?(音频)

    肾阴虚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从简单的来说的话,像六味地黄,它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升所致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盗汗遗精、耳鸣耳聋等症状的一个药。地黄系列的药物,它都是由六味地黄丸衍生而来。比如说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和黄柏,主要针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虚烦盗汗、遗精等症状,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但是方中知母、黄柏药性比较偏凉,平时大便稀者需要慎用,以免损伤脾胃。麦味地黄丸则是在六味地黄丸内,加入麦冬、五味子,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纳肾之功效,对于咳嗽、气喘、潮热、盗汗等肺肾阴虚症状的患者效果比较好。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主要应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耳鸣、双眼昏花、视物不清、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状。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对于血虚头晕、妇女崩漏疗效比较好。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于眼病的白蒺藜、石决明以及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等,是眼病的一个专用方药。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两味温阳中药,主要治肾阳虚的,对于阴虚就不太合适。我们对于药物的选择上来说,还是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一看。
  • 什么是肾病?(音频)

    什么是肾病?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肾病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得病了,所以我们一般叫做肾脏病。肾脏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和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如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等疾病也会并发肾脏的病变。我们常见的分类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等,都属于肾脏病的范畴。肾脏病常见的症状有水肿、高血压、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也就是蛋白尿,还有伴发全身乏力、腰酸痛的全身症状。
  • 男人肾虚的表现(音频)

    男人肾虚的表现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肾虚从中医上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主要的症状就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主要是有阳痿或者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从阳虚方面,男性主要表现在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还有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者是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而且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和颈椎病、腰椎病等相关骨性关节炎。反映在面部则是色青白、无光或者黧黑。
  •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音频)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肾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肾静脉血栓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发生部位有主干、单个分支或者是多个分支,也可以与其他脏器血管的血栓形成同时并存。急性肾静脉主干血栓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因有充分时间形成侧枝循环,以改善肾静脉回流,绝大多数肾功能不全是可逆的。它的主要病因常见于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膜性肾病。国外报道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更易发生。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均可发生肾静脉血栓;第二个就是肿瘤,肾脏及邻近器官的肿瘤,因肾静脉血管壁受到侵犯,故引起瘤栓或者血栓阻塞;第三就是妊娠胎儿被腔静脉的压迫导致血流缓慢,因而易发生血栓形成;第四是下腔静脉炎,血栓发生在下腔静脉,尔后延伸至肾静脉;第五就是严重的脱水,一般多见于婴幼儿;还有肾衰竭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血栓。
  • 什么是微小病变性肾病?(音频)

    什么是微小病变性肾病?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微小病变性肾病,它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靠肾活检去做明确的诊断。临床表现主要是儿童的高峰年龄在2到6岁,成人以30到40岁多见,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60岁以上的病人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性肾病的发生率目前也很高。儿童中男性为女性的两倍,成人男女比例基本相似。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或者其他的感染,起病大多较急。典型的病例首发症状多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0%的病人可见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随着年龄的增加,镜下血尿发生率也增加,特别是在60岁以上的病人中,由于肾间质炎症、纤维化和血管病变,镜下血尿的发生率更高,但肉眼血尿比较罕见。微小病变性肾病总体来说预后比较好,治疗多数是用激素或者是激素加免疫抑制类药物,多数微小病变性肾病对激素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它又比较容易复发和反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
  • 补肾吃什么好?(音频)

    补肾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主骨、生髓、通脑,肾主纳气,肾主水液,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腰为肾之府等等。总之,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的活力。我们吃什么食物最能补肾?常见的有山药、干贝、鲈鱼、栗子、枸杞子。 从中药材上来讲,常见的有何首乌、冬虫夏草、黄精、山萸肉、女贞子、人参、黄芪、山药等;还有一些温助肾阳的药,比如鹿茸、仙灵脾、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附子、仙茅、肉苁蓉、杜仲、桑寄生等,其中杜仲、川断、桑寄生还有较好的强筋骨、去腰痛的功效; 滋阴、补肾、清虚热之品多见于熟地、阿胶、桑葚、枸杞子、龟板、鳖甲、知母、黄柏等。摄纳收敛的中药有山茱萸、五味子、乌梅、肉豆蔻、桑螵蛸、白果、蛤蚧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肾气不固之证,从其中桑螵蛸、白果、蛤蚧对肾不纳气,更属其专长。
  • 什么是肾小管间质肾炎?(音频)

    什么是肾小管间质肾炎?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肾小管间质肾炎是指一种以肾间质病变为主的一组非化脓性炎症反应,肾小球几乎无病变或偶有轻微病变,而肾小管均受累,有些病例是球管损害兼而有之,如在肾小球病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间质小管损伤的因素,如药物、感染等,并发育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它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化,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皮疹、关节痛,构成AIN的三联征。患者可以有程度不等的水肿、夜尿、多尿、呕吐、腹泻、厌食、腹痛,患者还可以有镜下血尿、脓尿,病情严重者的可以发生肾衰竭,多数表现为非少尿型。其他的一些表现,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多由感染、药物、过敏、血管病变或药物肾毒性作用引起,少数为特发性的,它的主要特点为起病急,常伴发热、皮疹及膀胱激惹症状,而且对多种药物过敏,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急性的肾衰竭。像感染因素引起的多有寒战、高热、全身酸痛、食欲减退等。药物过敏引起的,在用药过程中或停药后不久出现皮疹、发热、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等过敏症状,血中嗜酸细胞增多及IgE升高,尿沉渣检查1/3的患者可以找到嗜酸性细胞。第三个药物性肾毒性引起的作用,多数有明确的用药史。慢性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它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表现为肾小管的功能不全,如近端肾小管受累较重,可表现为Ⅱ型肾小管酸中毒和Fanconi综合征,如远端小管受累严重可表现为Ⅰ型或者Ⅳ型肾小管酸中毒。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如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明显,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是仔细检查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肾小管功能异常。血压是可以正常或者升高,常有轻度的蛋白尿的存在,主要是靠肾活检来诊断。
  • 什么是原发性IgA肾病?(音频)

    什么是原发性IgA肾病?
    讲解医师:郭颖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病科
    原发性IgA肾病是免疫病理的诊断名称,顾名思义我们也是需要靠肾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去诊断它的。它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它主要的病史和临床特征多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急性胃肠炎、腹膜炎、骨髓炎等,1到3天后出现易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可转为镜下血尿,可伴有腹痛、腰痛、肌肉痛或低热。部分病人在体检时发现尿异常,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少数病人有持续性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蛋白尿,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多数是有没有明显体征的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部分病人可有双肾区的叩击痛,水肿和轻、中度的血压升高。从辅助检查方面多为轻、中度蛋白尿,一般蛋白尿24小时小于3g/天,血尿呈多形性、多样性和混合性。部分病人血清IgA增高,尤其是血清IgA纤维连接蛋白聚合物增高更有意义。可有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根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IgA肾病,确诊我们必须做肾活检,做肾组织免疫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