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痛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视频)

    痛风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痛风的危害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急性危害主要是指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此种疼痛较剧烈,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还会伴随关节功能受限。慢性危害主要表现为肾脏和关节畸形方面,反复痛风发作会引起痛风性肾病,严重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而如果痛风导致的尿酸结晶,在输尿管中形成结晶、结石,阻塞输尿管,也会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此外,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会引起关节变形,严重者可致残。所以痛风一旦发作,需及时控制症状。先要限制痛风患者高嘌呤饮食,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代谢。痛风急性发作时,应该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而在急性发作症状缓解2周后,应该尽快开始降尿酸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代谢的苯溴马隆,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尿酸患者或者痛风患者,建议长期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以降低尿酸结石在尿路梗阻的风险。
    2023-08-02
  • 脑出血是怎么引起的怎么抢救(视频)

    脑出血是怎么引起的怎么抢救
    一、脑出血原因:1、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血压突然升高或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均为高血压的高危因素;2、脑部血管瘤:一般见于先天性畸形,一旦破裂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3、脑部肿瘤:肿瘤破裂会引起脑出血;4、淀粉样变性:引起脑液出血;5、全身凝血功能障碍:比如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的血友病患者,会有自发性脑出血倾向,或者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发生脑出血。二、脑出血抢救措施:1、监测血压和颅内压:立刻给予患者心电监测,监测患者血压,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2、药物治疗:发生脑出血后,患者颅内压会升高,一旦形成脑疝将会危及生命,大量脑出血或者重要部位脑出血的患者,要给予患者积极脱水治疗,通常可以用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等;3、控制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后,由于出血刺激影响中枢,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反过来加重脑出血;4、止血药物治疗:比如凝血子缺乏患者可以补充凝血因子,或者使用静脉止血药物;5、手术:一般建议患者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被生锈的铁划伤一点点出血要打破伤风吗(视频)

    被生锈的铁划伤一点点出血要打破伤风吗
    在被生锈的铁划伤后,如果只是有少量出血,提示可能只是浅表皮肤的损伤,伤口不深,感染破伤风的概率比较低。此时可以在正确消毒伤口的基础上,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果存在比较深的划伤,伤口很深,并且在外部的伤口比较窄小,在局部形成厌氧环境,此时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杆菌,从而诱发破伤风。因此,需要在充分消毒、清创的基础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下,才能够诱发疾病。通常患者在受伤后,需要及时地清除伤口中残存的异物,并且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必要时使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改善伤口局部的缺氧环境。另外,在对患者在包扎伤口时,避免将创面包扎得过于严密,以免在局部形成缺氧环境避免破伤风杆菌的滋生。并且如果患者的伤口较深,则应尽快地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2023-08-02
  •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视频)

    热射病的典型表现
    热射病为机体在高温和长时间热辐射作用下,发生体温调节功能丧失,继而出现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水电质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总称,其典型表现如下:1、先兆临床表现: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口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若此时未及时治疗,将出现热射病;2、初期临床表现:比如热衰竭、热痉挛等,热痉挛则会出现四肢、腹背部肌肉痉挛,以及肠道痉挛等,此时可出现肢体抽搐、肌肉疼痛,特别以小腿的腓肠肌疼痛为主,而肠痉挛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表现;3、严重阶段临床表现:会出现高热、无汗,体温>40℃,同时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发生热射病后,需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环境,除去衣服,用凉水擦拭皮肤,或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帮助降低体温。若以上物理降温方法未降低体温,还可使用异丙嗪、氯丙嗪,或者经胃管输注冰盐水方法帮助降温。在降温同时需积极补液治疗,若患者意识清楚,可口服大量含盐分饮料。若意识已经出现障碍,发生昏迷,需经静脉进行液体补充。除补液和降温外,还需给予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防止脑水肿的治疗。
    2023-08-03
  • 类风湿关节炎好治吗(视频)

    类风湿关节炎好治吗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认识逐渐加深,同时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也不断产生和发展,因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预后得到较大改善。80%以上类风湿关节炎均可得到明显缓解,仅少数患者会出现致残或致死情况,但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症,如严重感染、肺间质纤维化或血管炎等。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如下所示:1、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快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2、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改变病情、抗风湿类药物起效较慢,但可控制类风湿关节炎进展并改善关节炎症状;3、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策略是”小剂量、短疗程“,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同时,还需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物;4、生物制剂:各种单抗等目前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对于严重关节畸形或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还可考虑通过手术治疗方式缓解症状。
    2023-08-03
  •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视频)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
    肝硬化需要输血浆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显著降低,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以及凝血因子不足,会导致患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颅内出血。通过输入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可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2、大量腹水: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大量腹水时,输注血浆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利于腹水的消除。肝硬化是指各种肝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还包括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性肝损害、脂肪性肝病等。发生肝硬化后,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大症候群。肝功能减退时患者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营养不良、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而门脉高压患者可出现腹水、门腔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脾大等脾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正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视频)

    正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患者应该绝对经口禁食、禁水,其饮食护理根据时间段分析,具体如下:1、第1日:一般建议患者饮用300-400mL温水,分次饮用,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血、血便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提示患者消化道出血没有完全停止,或者消化道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应该暂时停止进一步的饮食改善;2、第2日:可以嘱患者饮用少量米汤或者是稀米粥;3、第3日:患者可以食用比较稠的米粥、疙瘩汤、烂面条等;4、第4-5日:患者可以加用少量青菜,不放油,水煮,或者直接放到粥或面条里煮熟即可;5、1周之后:患者可以加用少量软的主食,再增加油脂类食物,比如肉食或者油炒青菜等;患者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之后,饮食在添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患者每日、每餐不建议食用过饱,5-7分饱即可。无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少食多餐。同时每日增加1-2个品种的饮食,直到恢复正常饮食。
    2023-07-31
  • 上消化道出血多少毫升为大出血(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多少毫升为大出血
    上消化出血量在400ml以上,一般认为是消化道大出血。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不会引起全身症状,而一次出血量达到400-500ml,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心血管反应。如果一次出血达到1000ml以上,会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低血量休克的危急症状。因此在400ml以上的出血,一般认为是消化道大出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推断患者的出血量。如果患者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量,只在5-10ml。而如果出现大便发黑、柏油样便或者黑粪,提示消化道出血量在50-100ml,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达到200-300ml,患者会出现呕血或者咖啡样物质。如果出现400ml以上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发生消化道出血之后,患者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给予静脉质子泵抑制剂或者生长因素治疗,帮助止血,必要时可以全身应用静脉的止血药或者口服止血药。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急诊的胃镜检查,寻找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可以在胃镜下给予肽夹或者喷洒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止血治疗。如果患者动脉破裂,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进行血管栓塞,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2023-07-31
  •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视频)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冠心病诊断可靠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血管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分为4个等级,其中认为狭窄超过50%,对于冠心病诊断有意义,如果超过75%会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创、侵入式的检查方法,不适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因此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更多会依赖心肌酶、心电图、核素心肌扫描、心脏冠脉CT造影、运动试验等,比如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同时伴有心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钙蛋白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较大。超声心动图上可以发现患者缺血部位的节段性运动异常。核素心肌扫描也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区域,心电图在心绞痛发作时,会呈现ST段压低的表现,心绞痛缓解后ST段可以恢复。如果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没有看到明显异常,可以进行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中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可以看到在运动中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患者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并且伴有ST段压低,提示运动试验阳性,也可以提供冠心病的诊断参考。
    2023-07-31
  • 头痛是高原反应吗,怎么缓解(视频)

    头痛是高原反应吗,怎么缓解
    头痛有可能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体进入3km海拔以上的高原环境时,在低压、低氧的环境中,出现的一种不适应状态,其中头痛是常见的高原反应,表现为额部和双颞部,即双侧太阳穴的胀痛。当发生高原反应头痛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缓解:1、休息:在患者进入高原地区的前24-48小时,应注意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攀登,通常患者在卧床休息后,头痛症状皆会有所缓解;2、吸氧:患者在休息时可以经过鼻导管或面罩进行1-2L/min低流量吸氧,吸氧有助于患者改善头痛等高原反应的症状;3、药物:头痛严重者可以口服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对症止痛治疗。对于头痛严重的患者,还可以选用镇静和催眠的药物,如地西泮、去痛片等对症止痛药物进行治疗;4、检测血压:对于基础有高血压的患者,当进入高原地区后,可能会由于血压的升高导致头痛。此时应加强血压的监测,必要时增加或调整降压治疗的药物,将血压降低到安全水平,便可以缓解头痛的症状。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