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琴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视频)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应积极的保守治疗24-48小时,如果诊断明确,措施得当,一般在24小时内腹痛症状及体征可以逐渐减轻和好转,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卧床休息,暂禁饮食,严密观察体温及血象变化,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发展; 2、呕吐和腹泻严重时,需要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3、采用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也可选用中药解毒清热剂; 4、进行腹部物理治疗,促进炎症吸收; 5、如果积极保守治疗病情无好转,同时合并有其它急腹症,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
    2023-08-02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护理提醒(视频)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护理提醒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预后比较良好,可以自然恢复。患者常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需要在治疗期间或治愈后,对患者进行比较全面的护理,以缓解患者不适,同时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患者应注意休息,同时进行有规律的活动锻炼,不宜劳累;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应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3、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用温盐水漱口; 4、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和紧张,家长可以对患儿进行安抚; 5、做好随访,以防病情恶化。
    2023-08-02
  • 川崎病后遗症(视频)

    川崎病后遗症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机制介导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因为它是免疫血管炎的炎症反应,所以特别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的病变,是影响川崎病远期预后的关键。经过治疗以后的川崎病,大多数预后良好,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仍有5%的患儿可发生暂时性冠状动脉病变,也就是出现川崎病的后遗症。其中约70%的冠状动脉扩张可以自行恢复,约1%的患儿会发生永久性冠状动脉病变,巨大的冠状动脉瘤常发生狭窄。如遇此种情况,需要采取心脏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因此,一旦确诊川崎病,在急性期需积极治疗,以最大限度减轻川崎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2023-08-02
  • 川崎病饮食提醒(视频)

    川崎病饮食提醒
    川崎病的主要病变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除了遵守医嘱治疗外,还应在饮食上加以注意,以免加重或诱发疾病再次发生,具体如下: 1、患儿存在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时,饮食应该以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避免给予辛辣刺激或者较为坚硬的食物,以免对口腔黏膜造成再次损害; 2、食物应该温凉,以免过热或者过冷而刺激口腔黏膜,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3、如果患儿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正常,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机体迅速康复。
    2023-08-02
  • 川崎病的检查(视频)

    川崎病的检查
    川崎病的诊断依据除了临床症状外,还需要结合血液检查、免疫学检查、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具体如下: 1、血液检查:可以发现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核左移现象,还可见血沉增快、血清转氨酶升高; 2、免疫学检查:可以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总补体和C3正常或者增高; 3、心电图检查:早期可有非特异性的ST-T段变化,心包积液、心包炎可出现ST段抬高和低电压,心肌梗死时可见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以及异常Q波; 4、胸片检查:可见双肺肺纹理增多、模糊或者片状阴影,以及心影扩大; 5、心脏彩超检查:在川崎病的诊断中非常重要,可以表现为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最重要的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等异常表现。
    2023-08-02
  • 5分钟搞懂猩红热(视频)

    5分钟搞懂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以出现变态反应性病变,如风湿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等。猩红热好发于儿童,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间接的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主要包括伤口或者是产道的传播,一般细菌污染的日用品、器具、食物等接触也可以导致传播。可通过血象检查、细菌学的培养以及辅助检查确诊。一旦确诊猩红热,患者需隔离6日以上,直到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而且无并发症时,才能够解除隔离;对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急性期应该要卧床休息,进食一些稀软、清淡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卫生,年长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漱口。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用红霉素或者是头孢菌素。高热可以用较小剂量的退热剂,或者是用物理降温等方法。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居家通风、餐具消毒,并卧床休息、保持口腔卫生,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
    2023-08-02
  • 猩红热的预防(视频)

    猩红热的预防
    猩红热无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具体内容如下: 1、控制传染源,猩红热病人以及带菌者需要隔离6-7天; 2、切断传播途径,在疾病流行期间小儿应该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该注意通风。对可疑的猩红热、咽峡炎的患者及帯菌者,都应该给予隔离治疗; 3、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 4、如果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尽快服药预防,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要在医生的医嘱下给予一定的预防。
    2023-08-02
  • 猩红热的检查(视频)

    猩红热的检查
    猩红热的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当发现机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进行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如下: 1、血象: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最多(10-2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中性粒细胞常常在80%以上,严重的病人可以出现中毒颗粒,出疹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以高达5%-10%; 2、细菌学培养:即病原学的检查,一般要做咽拭子或者是其他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可以有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如果咽拭子或者咽分泌物培养出链球菌,也是确诊的依据;也可以做免疫荧光检测法,快速做出病原学诊断; 3、辅助诊断:抗“O”也就是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效价的增高,一般在1:400以上,以及脱氧核糖核酸B抗体效价的增高,有助于诊断。还有狄克试验,做皮内注射后,局部红肿直径如果超过1cm的就为阳性,发病早期是呈阳性的,恢复期转为阴性。阳性提示无抗毒免疫力,对猩红热易感,阴性表示有抗毒免疫力。
    2023-08-02
  •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视频)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猩红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没有加以注意,很容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因此,当孩子患有猩红热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隔离患者,直到咽分泌物培养3次阴性,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即从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在隔离期避免探视,对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咽培养持续阳性者适当延长隔离期; 2、居室内需要经常通风,每天开窗换气,可以在早中晚各开窗1次,最好多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3、餐具需要每天消毒,包括毛巾、口水巾,病情康复后要做1次全面的消毒,包括家具、衣物、玩具等,床褥应该在太阳底下进行暴晒; 4、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为防止猩红热引起心肌炎、肾炎,患者应绝对卧床2-3周; 5、注意口腔卫生,用淡盐水漱口,每天3-4次,清除口腔分泌物,咽痛明显者可给予硼酸溶液或者是氯已定漱口,口含溶菌酶片等。
    2023-08-02
  • 猩红热护理提醒(视频)

    猩红热护理提醒
    猩红热的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其护理事项如下: 1、一般的护理:隔离措施,采取呼吸道隔离,一直到有效抗菌治疗满24小时为止;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咽痛症状以及咽分泌物变化以及出疹的情况,观察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以及血尿等,每周要做两次的尿常规检查; 3、症状护理:对于发热的护理,发热时患儿应该卧床休息,室内经常通风换气,避免衣服过厚而阻碍散热,如果有寒战应该保暖,摄取足够的液体和热量;皮疹的护理,要保持皮肤的清洁,皮疹消退后可以出现皮肤的脱屑,有瘙痒感,如果抓破还会继发感染,如果患儿瘙痒明显,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或者是75%的乙醇。忌穿绒布或者化纤的内衣裤,以免加重瘙痒。脱皮时可以涂凡士林或者是液体石蜡,有大片脱皮时需用剪刀剪破,不能用手强行的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4、用药护理:在应用青霉素治疗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过敏反应。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