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晋荣

  • 孩子胸口凹陷正常吗(音频)

    孩子胸口凹陷正常吗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孩子胸口凹陷不正常,需考虑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男孩多见,男女发病比例可达4:1。漏斗胸的主要特征是胸骨柄下缘自剑突上缘的胸骨体向背侧倾斜凹陷,两侧下部的肋软骨可同时向背侧弯曲,使前胸的下部呈漏斗状,凹陷顶点通常在胸骨体下端和剑突交界处。大部分患有漏斗胸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即有前胸部浅的凹陷,以剑突处明显,1-4岁时逐渐加深,4-6岁时基本稳定。\n由于胸骨体下端向内、向后进行性凹陷,可使该处胸廓的前后径缩短,导致胸腔内的脏器受压,会影响心肺功能,漏斗胸严重者会导致运动耐量减退,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精神负担、心理压力。三岁之内若无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可先行随访观察,看能否自行矫正。如果漏斗胸畸形明显,对孩子心肺功能影响明显,或者对其心理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则需手术治疗,适宜年龄是4-12岁。
  • 三岁宝宝尿黄怎么回事(音频)

    三岁宝宝尿黄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三岁宝宝尿液发黄,可考虑如下两种情况:\n第一、体液量不足:多因为环境温度比较高、饮水量不足,或者宝宝活动比较剧烈,蒸发、散热以及液量丢失比较多。此时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比重增高,但是红细胞、白细胞没有明显异常,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补充足够的液量即可。如果宝宝精神不振,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则需要静脉补液来对症治疗。\n第二、泌尿系感染:即细菌侵入泌尿道所引起的感染,致病菌多为胃肠道来源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表现为尿道口发红、排尿不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常规检查也常提示有感染存在。确诊泌尿系感染的患儿,建议口服7-10天敏感抗生素,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疗效,如效果不佳,则及时更换抗生素。如果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者出现发热、精神不振等全身感染症状,需要及时静脉输液,进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 新生儿肚脐流脓怎么办(音频)

    新生儿肚脐流脓怎么办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新生儿肚脐流脓需要考虑脐炎,治疗需要局部消毒,清除渗液、脓液,必要时给予全身用药,即静脉输液治疗。若有脓肿形成,需要及时切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新生儿肚脐流脓多考虑为脐炎,即细菌侵入脐带残端,或脐部引起的炎症感染,主要表现为脐部发红、局部肿胀,感染严重时脐部可有炎性渗液,甚至脓液流出。若感染进一步加重,可能局部会形成脓肿,甚至感染向周边、深处发展,可以形成腹腔内感染,腹膜炎等严重情况。\n治疗上在脐部红肿的局部,可用碘伏或酒精反复消毒,有炎性渗液或者脓液时,则可蘸净渗液、脓液,之后感染的局部可以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等,如果出现发热、精神不振等全身感染症状,则需及时进行静脉输液等抗感染对症治疗。若局部脓液较多,形成了积脓,脓肿形成后则要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定期换药,促使脓液排出。
  • 小儿鞘膜积液的症状(音频)

    小儿鞘膜积液的症状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鞘膜积液即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腔内的液体流出,聚集在腹股沟区或阴囊内形成一囊肿。根据其位置,还有是否与腹腔内交通鞘膜积液,又可以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非交通性鞘膜积液,主要分析如下:\n1、睾丸鞘膜积液:即液体聚集在睾丸周围的鞘突腔内,表现为阴囊内可及一囊性肿物,边界比较清楚,但睾丸触诊不清,这就是睾丸鞘膜积液。\n2、精索鞘膜积液:即液体聚集在精索周围的鞘突腔内,表现为阴囊内可及一边界清楚的囊性肿物,睾丸可以触及。\n3、交通性鞘膜积液:表明液体可以在腹腔内与囊肿内反复流动,患儿活动后囊肿可能会增大,安静平卧后囊肿可能会缩小,甚至消失。\n4、非交通性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的囊肿,大小基本不会变化,且其张力比较大。\n鞘膜积液的囊肿多边界比较清楚,透光试验阳性,即在暗室条件下贴着囊肿的皮肤用手电照射,可见光线通过皮肤呈红彤彤的一片,没有阴影,表明其内为液体。
  • 儿童肠内息肉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儿童肠内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息肉指消化道黏膜肿块状突起,临床发病率男孩高于女孩,发病年龄多在10岁前,3-6岁较多见,所以称为幼年性息肉、青少年性息肉。息肉多为单发,多发较少,多发被称为息肉病。 息肉形成的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由肠黏膜炎性病变和慢性刺激导致,肠黏膜长期受炎症和机械刺激,发生表皮、腺上皮或者皮下组织的局限性增生,形成息肉,小儿肠息肉可能是腺瘤类的良性肿物。如果发现儿童肠道息肉,建议及时就医。
    2023-08-01
  • 小儿隐睾手术要微创吗(视频)

    小儿隐睾手术要微创吗
    临床上隐睾手术无微创手术,需进行腔镜手术治疗。隐睾手术包括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手术,在切口大小、手术效果上以及患儿预后,二者相差较小,各有优势。传统开放手术指在腹股沟区和阴囊底部各切1.5cm左右的切口,优势是直观、操作方便。 腔镜手术指在脐部正中以及双侧下腹部各切1-1.5cm左右的切口,阴囊底部也需切1.5cm左右的切口,优势是视野清晰,精索游离较彻底,同时可以探查对侧是否存在鞘状突未闭。 总之,对于隐睾患儿选择开放手术还是腔镜手术,需根据具体病情以及医生的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8-02
  • 小儿隐睾症怎么治(视频)

    小儿隐睾症怎么治
    小儿隐睾症的治疗原则为明确诊断后尽早进行治疗,使未处在正常位置的睾丸降到阴囊正常位置,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激素治疗:出生后6个月仍存在隐睾的患儿,隐睾自行下降机会较小,此时可以行HCG治疗,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如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身高,因此目前临床上较少采取此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睾丸下降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最主要方法。 隐睾又称为睾丸未降或者睾丸下降不全,指婴儿出生后睾丸未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到正常的阴囊位置。出生后体重<900g的超低体重儿发病率可达到100%,足月新生儿发病率为4%,1岁婴儿发病率为1%,成人发病率为0.7%,临床上右侧隐睾较多见,占70%,在所有病人中有1/3是双侧隐睾。婴儿出生后隐睾仍有可能继续下降,但是1岁后继续下降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2023-08-02
  • 儿童隐睾手术最佳时间(视频)

    儿童隐睾手术最佳时间
    婴儿出生后,睾丸仍有可能继续下降。一般来说,患儿1岁内可以先行观察,等待患儿睾丸进一步下降。如果1岁内睾丸可降到正常位置,则无需手术。如果1岁后仍存在隐睾症状,建议及时进行手术。隐睾手术建议在2岁内完成,因为隐睾的恶变几率比正常睾丸高20-35倍。如果2岁前进行手术治疗,睾丸发生恶变的几率会比2岁后手术治疗明显下降。 若患儿近1周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则不宜手术治疗。一般身体状况良好时,再到医院就诊。隐睾患儿在2岁前进行手术治疗非常重要,若患儿就诊时年龄较大,会导致睾丸发育不良,甚至睾丸萎缩。
    2023-08-02
  • 7岁儿童隐睾对儿童有什么危害(视频)

    7岁儿童隐睾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7岁儿童隐睾的危害具体如下: 1、生育能力下降:双侧隐睾引起不育的可能性约为50%,单侧隐睾引起不育几率为30%; 2、睾丸损伤:隐睾比正常位置的睾丸更易受到损伤; 3、隐睾扭转:隐睾比正常位置的睾丸发生扭转的几率高20倍; 4、隐睾恶变:尤其位于腹膜后的隐睾,其恶变为睾丸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位置的睾丸高20-35倍。恶变多发生在30岁后,建议两岁内的患儿进行隐睾手术; 5、精神损伤:隐睾可能引起自卑,7岁儿童已步入学校,属于学龄期儿童,精神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7岁患儿虽然已经超过两岁,但也建议及时进行手术。
    2023-08-02
  • 女童经常尿道感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音频)

    女童经常尿道感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讲解医师:贾晋荣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
    尿道感染在临床一般指泌尿系感染,女童经常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原因,常见的如下:\n一、炎症感染:泌尿系感染即细菌侵入患儿泌尿道所引起的炎症感染,致病菌多为胃肠道来源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女童因尿道较短,所以会阴部的细菌容易聚集,逆行性地引起泌尿系的感染。除此之外,保持会阴部的清洁也非常重要,所以应该定期给女童进行会阴部、尿道口的清洗,但是也不能过度的清洁,以免破坏自身的生理性防御屏障,一般每周清洗两次即可。\n二、解剖畸形:经常发生泌尿系感染的患儿,可能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异位输尿管口、输尿管重复畸形等解剖畸形。有数据表明5%-10%的泌尿系感染患儿,存在泌尿系的梗阻畸形,另外20%-50%的患儿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如果患儿经常发生泌尿系的感染,则应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有无上述提到的泌尿系解剖异常,如有的话,则应该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