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萍

  •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音频)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又名脑溢血,也就是出血性卒中,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最常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是脑实质内小血管壁受到过度的扩张或变薄等病变,与此同时,血管的内膜也因高压血流的冲击而损害,长此以往当薄弱的血管再难以抵御高血压血流的冲击,即发生破裂。如果血管壁已有动脉硬化,则此种情况更易发生,甚至在没有高血压基础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另一种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瘤好发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如这种出血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则大多数是先天的血管畸形造成的。再一类就是缺血性脑卒中,这里边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各种病因致使某一脑血管腔内的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块阻塞血流,即脑血栓形成。二、是脑血管本身并无损害,而来源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随血流循环而导致血管的阻塞,即脑栓塞。比如最常见的房颤的病人,左心房的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这种情况是比较危急的,一般栓塞的面积比较大,后期的后遗症也很严重。
  •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音频)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的疾病。是指患者因各种诱发的因素引起脑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而造成急性的脑血管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
  • 什么是出血性脑卒中(视频)

    什么是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形成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年轻人多见于血管畸形造成的出血,治愈后可不遗留后遗症; 2、脑实质出血:俗称脑溢血、脑出血。脑组织实质出血,可引起定位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以及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差、人格改变、情绪暴躁、卒中后抑郁等。
    2023-08-01
  •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音频)

    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损伤在急性期会有出现损伤平面以下完全弛缓性瘫痪,各种反射、感觉及括约肌数小时内又开始慢慢恢复。较严重的脊髓损伤有脊髓休克的过程,一般3—6周以后才逐渐出现受损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活动。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说明脊髓损伤的程度越严重,肛门指检会判断是否度过了脊髓休克期,这是医生做的一个比较专业的检查,即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这两个反射的出现或者是有生理反射的出现,都是意味着度过了脊髓休克期。在脊髓休克期以后,它会表现以下多方面的临床表现。第一、有感觉障碍,即脊髓损伤受损者平面以下的各种感觉均消失,部分患者则会是根据受损程度的不同而保留部分的感觉。第二、运动功能障碍。完全性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期度过以后,受损平面以下运动功能仍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高反射亢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在休克期过度以后,逐步出现部分肌肉自主活动,即颈髓损伤表现为四肢瘫,腰胸段都会出现截瘫。第三、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可出现阴茎异常搏动、Horner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受损平面以下皮肤不出汗或者高热。第四、是反射活动异常。休克期过后,受损平面以下肢体反射由消失逐渐转为亢进,张力由迟缓转为痉挛,脊髓完全性损伤为屈性截瘫,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则为伸性截瘫。第五、是膀胱功能异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神经源性膀胱,即患者会出现储尿、排尿的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
  • 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音频)

    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最低位骶段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叫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检查是医生通过进行肛门指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感觉功能检查也是检查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就是用尖锐的检查器具刺激,问他有没有感觉,还有我们的医生可以手指伸进去,问他深压有没有感觉,还可以问他医生检查的手指是在里边还是在外边,都可以让他判断。判断是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康复预期是不一样的。感觉方面就是会阴部,我们叫鞍区的感觉,这一片的感觉是骶段在支配。运动功能就是肛门指检看他是不是有主动的肛门收缩,这个检查就是判断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一个特殊的检查,这是医生来判定的。
  • 脊髓损伤是轻伤吗?(音频)

    脊髓损伤是轻伤吗?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震荡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是最轻微的一种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为不完全截瘫,一般在伤后24—48小时内症状逐渐减轻、恢复,大多会在六周以内会完全恢复,多不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除此之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都不算是轻伤,大多数需要手术、药物和漫长的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设定的康复目标也不同。
  • 轻度脊髓损伤能治好吗?(音频)

    轻度脊髓损伤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如果是完全性损伤,现代医学无法完全恢复原来的健康水平。不完全损伤有脊髓震荡,这是最轻的一种,它伤后的24小时,运动、感觉和括约肌的功能开始恢复,通过合理的治疗与康复训练,4—6周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没有后遗症。另一部分就是脊髓损伤,建议早期要骨科手术治疗,进行局部减压,再就是要早期的进行康复治疗,相信会得到一定的疗效。康复恢复到一定疗程,可以运用辅助器具进行代偿,比方下肢,可以用下肢矫形器,帮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的甚至可以恢复一定的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