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昱

  • 幼儿园发现手足口病怎么办(视频)

    幼儿园发现手足口病怎么办
    如果幼儿园中,发现有手足口病的孩子,具体措施如下:1、隔离:先要进行隔离,就是已经生病的孩子不能再去幼儿园,要把有病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分开,不要再继续接触,所以先要隔离传染源;2、消毒:要注意进行各方面的消毒,空气要注意消毒,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是新鲜的空气,还有就要对环境进行消毒,所有的玩具、床、桌、椅,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就是所有孩子接触的环境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其他孩子再次接触,而有传播的可能;3、监测:同时要对班里的其他孩子进行密切的监测,每天要查看嗓子是否有小疱,每天注意体温的变化,是否有孩子容易发热,所以在前一两周时要关注班里的孩子,是否有异常的现象。如果早发现,再把这些孩子进行及时的隔离,看是否也被传染手足口病。如果是,要及早进行隔离,保护其他的孩子的正常生活。
    2023-07-30
  • 月子里孩子睡多久(视频)

    月子里孩子睡多久
    大多数月子里的宝宝,睡眠时间可以长达18-20个小时,即宝宝除吃奶外,基本上均处于睡觉状态。宝宝月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便相对越长,到2-3个月时,差不多平均每天可以睡16-18个小时,5-9个月时平均可以睡15-16个小时。此时也是培养宝宝晚上睡整觉、睡大觉的年龄阶段,便需将夜奶停掉,白天多给刺激,练习坐、爬,多和宝宝交流等。宝宝到1岁左右时,每天的睡眠时间为14-15个小时即可。到2-3岁时,多数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2-13个小时。学龄前期的孩子,即4-5岁的孩子,每天可以睡11-12个小时。到学龄期,即7-12岁的孩子,每天可以睡9-10个小时左右。
    2023-07-30
  • 儿童肥胖会引起个子矮小吗(视频)

    儿童肥胖会引起个子矮小吗
    儿童肥胖会引起个子矮小,过了青春期后肥胖的儿童通常会比较矮小,由于生长激素是影响儿童身高的重要激素,如果比较肥胖,生长激素的水平就会降低。生长激素常在夜间分泌,尤其后半夜时会出现分泌高峰时期,所以保证儿童的睡眠非常重要。肥胖的儿童,其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会消失,没有明显的峰值,所以生长激素会受影响。由于肥胖的儿童受血糖和精氨酸的影响,所以生长激素的分泌不旺盛。但是早期肥胖的儿童由于发育较早,所以可能较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如青春期后会出现肥胖的儿童较矮小。
    2023-08-01
  • 儿童肥胖会引起食欲不振吗(视频)

    儿童肥胖会引起食欲不振吗
    儿童肥胖一般不会引起食欲不振,儿童肥胖的原因通常是食欲过好,摄入量过多,长期摄入量超过消耗量,造成过多的脂肪堆积到皮下,而形成的疾病。因此这种儿童的食欲一般比较好、食欲佳,不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如果儿童肥胖过度会影响运动,导致运动不协调、比较笨拙。过度肥胖的儿童会出现O形腿 、X形腿等现象,体重过重还会出现扁平足的表现。皮下脂肪如果快速堆积,会形成皮肤紫纹,像妊娠纹一样,长时间出现紫纹就会形成白的皱褶纹路,都是因为皮下脂肪堆积过快。另外肥胖儿童的性格、心理有时会受到影响,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容易造成孤僻、自卑,这些现象会伴随肥胖出现。
    2023-08-01
  •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视频)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至人体,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严重反应的疾病。新生儿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非常低,所以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内容如下:1、疱疹:如皮肤可能会出现脓疱疹,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2、肚脐:由于脐带被剪断,也是细菌容易侵入的窗口,在脐带脱落之前,需要注意每天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者碘伏擦拭脐周围,并且充分暴露脐窝,用棉签擦净,防止肚脐的感染;3、呼吸道、消化道:婴儿的呼吸道、消化道等也都较为薄弱,容易发生感染,并且感染以后不像成人有免疫功能,能够控制、局限感染,婴儿感染不易局限,容易进入血液,病原菌可以到达肠道、肾脏;4、脑炎:由于婴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较差,病原菌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导致脑炎、大脑炎造成全身的感染。通常感染距离出生<7天,属于早期感染,多数与生产有关;如果>7天,多数属于出生后感染,要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血培养,可以明确诊断。所以在新生儿时期需要注意,婴儿本身可能没有特异性表现,只是不爱吃、不爱动、不爱哭,甚至体重不增长,有时单纯的黄疸,也是败血症的表现。
    2023-08-01
  • 小孩腮腺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腮腺炎反复发作是什么原因
    孩子腮腺炎反复发作常见于细菌性、化脓性腮腺炎,通常情况下腮腺炎可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细菌性腮腺炎。如果孩子腮腺炎反复发作且不伴有其他身体不适,仅表现为腮腺导管发红、发肿等局部炎症,在验血时白细胞多数情况下较高,则提示为细菌感染。多数由于口腔细菌逆行进入腮腺,在腮腺导管处造成阻塞,从而引起腮腺炎发生。此类细菌性腮腺炎不易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但不会造成传染。流行性腮腺炎是传染病范围内可在孩子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可以导致孩子腮腺、颌下腺等腺体肿大,还可能导致胰腺、男孩睾丸等腺体部分发炎。感染病毒后,孩子全身所有腺体均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病变。但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感染一次后终生免疫,不会再出现二次感染患病的情况。部分孩子尽管也属于病毒性腮腺炎且血象不高,但不是由腮腺炎病毒而是其他病毒引起,此类情况与孩子自身免疫功能低具有一定关系。
    2023-08-01
  •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什么传播(视频)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主要对5岁以下孩子侵袭性较大。此病毒在前2个月存活率较高,个别情况下病毒可在体外存活2个月左右。人类属于脊髓灰质炎在自然界中唯一宿主,感染疾病患者和隐性带菌者属于疾病传播主要来源,传播途径如下: 1、粪口途径:90%以上传染源均为隐性感染者,即没有发病但携带此病毒,或轻度感染者,即并没有出现麻痹症状但也携带病毒人群。该病毒存在于人类肠道中,会随大便排出体外,病毒如果污染衣物、手,且手又不干净污染其他周围环境中,可导致病毒随物表继续传播,饭前便后若未注意洗手情况下,由于病毒无法被看见,可能会随着再到体内,再次造成人类感染;2、飞沫传播:极少数情况下也可造成飞沫传染,患者在感染初期病毒可在咽部停留一段时间,通过打喷嚏、咳嗽等也可携带病毒,造成部分感染几率。
    2023-08-01
  • 孩子爱撕纸是自闭症吗(视频)

    孩子爱撕纸是自闭症吗
    小儿出现喜好撕纸的行为,不一定是自闭症的表现,需要结合小儿的实际年龄进行分析。小儿刚出生时就会有握持反射,为先天性的反射,表现为手部总是紧攥物体。但是到3-4个月后,握持反射就会逐渐消失,小儿开始学会触摸,以此感知世界。到5-6月时,小儿开始出现抓的动作,6-7个月,小儿双手之间开始学会交替动作,再大一些时,就会使用手指捏起物体,此时就会出现撕纸行为。小儿在9-10月时,手部精细动作逐渐发展,表现为拇指与食指之间出现能捏的功能,与小儿的运动发展有关,此时小儿就表现为爱撕纸,将纸拿起后,会不停撕,为正常现象,不必过多担心。所以9-10月的小儿阅读的小人书多数为塑料印成。但是如果小儿年龄为2-3岁,仍然表现爱撕纸,或者出现沟通障碍,比较喜欢圆的东西,此时需要注意小儿是否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相应检查。
    2023-08-02
  • 手足口病会自己痊愈吗(视频)

    手足口病会自己痊愈吗
    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可以痊愈,但需要注意是否伴随重症、后遗症,个别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不能掉以轻心。患病后尽量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注意病情的变化,有变化随时到医院就诊。此病常见并发症如下:1、呼吸系统受损:呼吸可能会比较急促、憋气、咳嗽,甚至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还可出现口周发青,表明肺受损伤;2、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会有头疼、烦躁、抽搐、呕吐等颅压升高的表现,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3、心脏、循环系统受损:比如脉搏较弱而且较快,血压也会较低,皮肤会发凉、发花。
    2023-08-02
  •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视频)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
    手足口病在全年都可以发病,通常春夏季是发病的高发时期,即4-8月份是发病率较高的时期。手足口属于肠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肠道,甚至皮肤传染。如果患儿的水疱破裂,污染衣服、玩具、餐具、环境等,其它儿童再接触疱液,也可以再得手足口病。所以在婴幼儿的集体性机构里,容易出现流行性手足口病发病的趋势。手足口病发病时,表现为手、足、口和臀部的皮疹,皮疹的特点是不疼、不痒,其实患儿也没有特殊感觉,并且皮疹不会结痂,痊愈以后不会留下疤痕,基本上痊愈以后不会有任何不适。手足口病通常都属于普通型,即只会出现皮疹,1周即可痊愈。个别少数情况下,可能有重症患儿伴发严重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患儿呼吸急促、口周发青或者血压低,出现惊厥、抽搐、头疼等,需要注意是否有并发症可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