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娥

  • 做骨穿对身体有害吗(视频)

    做骨穿对身体有害吗
    骨穿称为骨髓穿刺,并非骨骼活检,骨骼活检则在骨科进行。骨髓穿刺通常较为安全,目的是采集少量骨髓液用于进行检查,对身体无害。 当检查时发现患者血常规出现异常,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或者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经专科医生给出意见,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则需进行骨穿。通常抽取骨髓液0.2ml制作涂片,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细胞免疫学、染色体、基因等检查,可抽到10ml左右,但抽取此含量的骨髓液对正常骨髓液基本不产生影响。
    2023-08-01
  • 骨穿结果几天出来(视频)

    骨穿结果几天出来
    骨髓穿刺常规在1-2天内会得出结果,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即M3型白血病,此种类型较急,而且早期治疗效果十分理想。通常对于M3型白血病,要求当天或者几个小时可电话报告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进行处理,但报告可能会晚1-2天才发;部分疑难的结果则可能要1周才发报告;送做免疫、遗传、基因等检查,可能需要5-7个工作日。 骨穿指骨髓穿刺,是临床中相对比较简单的操作,也是针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如果由熟练的医生进行操作,通常几分钟即可完成,采集的骨髓液通常用作涂片进行细胞学及化学染色检查,部分病情需要时则会送做细胞免疫、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等检查。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多久复查(视频)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多久复查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及骨髓检查等,化疗十分关键,化疗期间的血常规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一周进行1-2次检查,骨髓抑制严重者可能需要每天或者隔天进行检查。 骨髓抑制期大约2-3周,待骨髓恢复需要复查骨穿,了解骨髓是否缓解。如果骨髓抑制缓解,则说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如未缓解,下一次化疗则可能需要更换方案,一般患者间歇1-2周后进行下次化疗。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胸痛的原因(视频)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胸痛的原因
    急性白血病是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一旦确诊,要尽快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胸痛,需要考虑患者存在心脏及胃部问题,并需要根据患者胸痛性质、程度、伴随症状以及相应检查进行判断。 如果患者出现胸痛且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则需要考虑肺部感染的问题,此时患者需要拍胸片或者进行胸部CT检查;而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则要注意心脏问题,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后,进行相应处理和治疗。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常见分类(视频)

    急性白血病常见分类
    急性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即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细胞形态不同分为3种,即L1、L2、L3;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所占比例不同分为8种,即M0到M7,此种分类方法也被称为FAB分类。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此种分型整合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简称为MIC分型。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复发率(视频)

    急性白血病复发率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比较困难,且复发率比较高,大约有1/3的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会出现复发。不同类型的患者复发比例也并不相同,因为白血病的预后与白血病分型存在密切关系。 白血病分型是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决定,常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而危险度越高,复发率越高。白血病患者治疗后需要定期监测骨髓细胞形态和骨髓的残留病灶,如果骨髓形态学中幼稚细胞超过5%,则提示出现复发。白血病治疗后可监测残留病灶,如果残留免疫表型异常的肿瘤细胞出现逐渐增加趋势,则提示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需要严密、定期进行随诊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023-08-01
  • 骨穿的部位在哪里(视频)

    骨穿的部位在哪里
    骨穿称为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常用的检查方式。检查部位通常包括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腰椎棘突,腰椎棘突十分少用,最常用的部位是髂前上棘、髂后上棘。 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部位,此处骨平面较平,而且容易固定,操作比较方便、安全。另外,其他常用部位则是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的骨性突出部位,此部位同样比较平,很容易操作。当以上两个部位穿刺结果不理想时,则可能会选择胸骨柄进行穿刺。在进行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通常采取仰卧位,而选择髂后上棘进行穿刺时则通常会采取俯卧或者侧卧位。
    2023-08-01
  • 做骨穿刺检查一般是检查什么(视频)

    做骨穿刺检查一般是检查什么
    骨穿也叫骨髓穿刺,是采集骨髓液常用的诊断技术,也是血液科常用检查方式,适用于各种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随访。当血常规出现异常或患者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发热,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治疗后需要复查了解疗效,骨髓穿刺采集骨髓液做骨髓涂片,是骨髓常规检查项目。当病情需要时,医生可根据疾病种类进行骨髓培养、骨髓染色体、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3-08-01
  • 做完骨穿睡姿注意事项(视频)

    做完骨穿睡姿注意事项
    做完骨髓穿刺后睡眠姿势则最好采取仰卧位,骨穿也称为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常用的检查方式。骨髓穿刺通常较为安全,在临床上的四大穿刺中最为简单,只是在骨头上穿个很小的针孔,熟练的医生进行操作通常几分钟即可完成。 骨髓穿刺后,患者主要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发生感染,24小时内避免沾水。即使沾水也无需焦虑,可重新使用安尔碘进行消毒,再次敷盖消毒纱布。术后医生可能会嘱咐病人进行平卧、静养。
    2023-08-01
  • 骨穿疼不疼(视频)

    骨穿疼不疼
    骨穿是否疼痛,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骨髓穿刺时采取局部浸润麻醉,即经皮麻醉到骨膜,在经皮注射形成皮丘时可能会存在轻微疼痛,而在穿刺操作过程中,穿刺骨膜一般不会产生疼痛,但是在抽取骨髓液时,由于局部浸润麻醉无法麻醉到骨髓,在抽取骨髓液时可能会出现针刺样或者抽吸感的轻度、中度疼痛,但时间很短,操作完成后疼痛则会消失,很容易耐受。 骨穿指骨髓穿刺,是临床中相对比较简单的操作,在临床中创伤较小,相对安全,如果是熟练的医生,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即可完成。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