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 高泌乳素血症如何备孕(视频)

    高泌乳素血症如何备孕
    年轻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备孕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溴隐亭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以后,每4周检查一次泌乳素水平,确定最低有效剂量,并且可在3个月时间内将泌乳素控制在正常水平,才可以开始备孕,且需服药到怀孕。关于怀孕之后的停药时机现在有不同的说法,部分医生认为怀孕后应立即停止用药,但是早停药的高泌乳素血症病人,后续会有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的情况发生,但是否与立刻停药以后的泌乳素水平升高有关,目前还不明确,所以国内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至少应服药到B超能够看到胎心为止,甚至服药到孕12周以后,目前孕后的停药时机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孕妇服用溴隐亭的安全性。
    2023-08-02
  • 高泌乳素血症的危害(视频)

    高泌乳素血症的危害
    高泌乳素血症的危害如下: 1、高泌乳素血症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年龄的内分泌状态,来影响人体的健康,合并内分泌紊乱的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排卵障碍、怀孕困难问题; 2、部分患者由于脑垂体腺瘤导致高泌乳素血症,根据腺瘤的大小会出现不同的脑部症状,当腺瘤比较大时,会压迫脑组织,甚至压迫神经,影响生活质量,会出现头痛、视野缺失症状。 以上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尤其是垂体腺瘤患者较为惊慌,只要及时就医,危害均可得到控制。
    2023-08-02
  • 习惯性流产会导致不孕吗(视频)

    习惯性流产会导致不孕吗
    习惯性流产会导致不孕。部分患者可以在流产过程中做到完全流产,再进行预防感染,促进子宫复旧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但是此类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少见。大部分患者无法完全流产,尤其是流产次数较多时,容易出现胎膜组织的残留,阴道流血淋漓不尽,需要进行宫腔操作清宫。 多次的宫腔操作会导致子宫受伤,部分患者会很痛苦,怀孕到一定阶段就会流产,流产以后需要面临手术,手术会导致子宫受伤,子宫受伤又影响以后怀孕,为原本就困难的怀孕增加了更多困难的因素。反复清宫会使宫腔永远失去怀孕的能力,最终没有办法再生育,且此类患者较为多见。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备孕,一旦发生流产,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保护子宫的操作,术后积极促进子宫复旧。
    2023-08-02
  • 排卵障碍能治愈吗(视频)

    排卵障碍能治愈吗
    排卵障碍不能真正治愈,治疗原则是通过控制排卵障碍,治疗排卵障碍带来的问题,排卵障碍患者通常合并月经问题,甚至是异常的子宫出血,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月经特点进行治疗。 通常是比较年轻的女性,或者是40岁之后的女性卵巢功能减退,容易出现排卵障碍,两者治疗方式不同。当患者没有生育要求时,治疗原则就是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主要治疗目的是促进排卵,当排卵正常时,月经会相应正常。在排卵障碍的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比较容易看到肥胖患者,在做调整月经周期及止血治疗的同时,还需做生活方式的调整,做减重治疗,而且要维持终身。
    2023-08-02
  •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视频)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与腺垂体是上下级关系,即下丘脑指挥腺垂体。因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腺垂体而发挥作用,比如其分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分泌这些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腺垂体进一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因此下丘脑是腺垂的上级、司令部,其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再分泌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从而发挥生理功能作用。 下丘脑出现病变、占位等情况时,比如肿瘤或者下丘脑出现炎症,会影响垂体而出现腺垂体功能低下。因此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垂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腺垂体功能低下,从而出现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性腺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症状。
    2023-08-01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会导致什么(视频)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会导致什么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即腺垂体功能低下,患者临床表现常和垂体功能相关,垂体靶器官表现为肾上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性腺功能三方面功能减退,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具体如下: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低钠、恶心、呕吐、血压降低、低血糖; 2、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便秘、乏力、畏寒、皮肤干燥、黏液性水肿、血脂高、心率慢; 3、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生育能力下降。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的预防(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预防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通常难以预防。但对于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劳累,补充营养,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定期到医院复查,保护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女性患者不宜妊娠。如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不适、乏力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应予较长时间的休息,低盐饮食。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扩张型心肌病加重的最常见原因,因此预防感冒,特别是流感格外重要。连日阴雨,体感湿冷更需适时防寒保暖。平时要做到劳逸结合,充分休息能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肌恢复。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怎么办(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怎么办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改善心室结构重塑、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同时,应积极纠正心功能。主要药物具体如下: 1、贝那普利、厄贝沙坦、酒石酸美托洛尔;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纠正心功能的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地高辛等; 4、减轻心脏负荷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5、抑制醛固酮系统的药物如螺内酯等。 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存在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或宽QRS心电图的患者,可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或进行心脏移植。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可以通过临床的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具体如下: 1、X线检查:X线检查往往表现为心影扩大,晚期外观如球形,说明各心腔均增大,外形颇似心包积液。少数患者以左心室、左心房或右心室扩大为主,外观类似二尖瓣疾病。透视下见心脏搏动较正常减弱。主动脉一般不会扩大。病程较长的患者常有肺淤血和肺间质水肿,两肺肋膈角处可有间隔线,肺静脉和肺动脉影可扩大; 2、心电图:通常已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心电图均存在异常,且部分无症状患者也存在心电图改变,改变以心脏肥大、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为主。左心室肥大较多见,常合并心肌劳损,晚期常有右心室肥大;也可有左或右心房肥大; 3、超声心动图:疾病早期即可见到心腔轻度扩大,后期各心腔均扩大; 4、核素心室显影:也可显示心腔扩大与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射血分数减少,运动后更为明显; 5、心导管检查; 6、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确定是否出现心肌炎症。
    2023-08-01
  • 5分钟搞懂扩张型心肌病(视频)

    5分钟搞懂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感染、基因、细胞免疫等因素相关。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初期,患者多无不适表现,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疲劳,且在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临床多通过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进行确诊。扩张型心肌病主要针对心衰以及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同时预防血栓栓塞,从而控制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进行饮食以及运动方面的调整,若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