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方法(音频)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方法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方法包括:鼓励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尽量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延缓衰退的速度。注意对有精神认知功能、视空间功能障碍、行动困难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防止意外发生。患者外出活动无人陪同时,需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或联系方式以防走失,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多予帮助和照顾,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 老年性痴呆的饮食禁忌(音频)

    老年性痴呆的饮食禁忌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合理的饮食营养对于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积极的意义。神经细胞活动和记忆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卵磷脂、胆碱、维生素、钾、钠、磷和微量元素,所以应该注意上述营养要素的补充,并做到饮食均衡。饮食上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包括大米、小米、黑米交叉使用,要多吃易于消化又富于营养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常吃适量的鱼、禽、瘦肉,少吃肥肉,老年人可多吃鱼,海鱼尤佳。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老年性痴呆患病的风险,应服用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每天可食用豆类、奶类及其制品,卵磷脂主要由大豆提取,可以降低血脂。在食物中,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胆碱,无高血脂者每天可食用一至两个鸡蛋,有高血脂者则应适当减少。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对于防治老年性痴呆也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大约每日30—50毫升,可以使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降低。
  • 老年性痴呆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老年性痴呆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迄今不明。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危险因素最主要的是年龄增长、阳性家族史以及载脂蛋白E基因型这三个方面。其中阳性家族史方面,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为多基因遗传病,具有遗传的易致性。
  •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方法(音频)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或者是阻止老年性痴呆的病情进展,但早期在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针对病因的干预治疗,对于延缓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下降还是十分的重要的。因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就是老年痴呆患者,通常一般的治疗包括扩血管、改善脑血液供应、营养神经和抗氧化等治疗,这些都是作为老年痴呆的基础药物治疗。同时要给予心理社会治疗,这是对药物治疗的补充,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尽量的维持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延缓衰退的速度。但应注意对有精神认知功能和视空间功能障碍、行动困难的患者要提供必要的照顾,以防出现意外。患者如外出无人陪同时,需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或者是联系方式以防走失,鼓励家庭和社会对患者多予照顾和帮助,并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药物治疗,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在世界各国医药界都受到高度的重视,不断的会有新药应用于临床,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老年性痴呆患者如何用药?(音频)

    老年性痴呆患者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用药通常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供应、神经营养和抗氧化等治疗为主,这些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银杏叶制剂、阿米三嗪加萝巴新、血管α受体阻滞剂、吡拉西坦、维生素E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对于控制患者伴发的行为异常有作用,其中抗精神药物可以用利培酮,抗抑郁药物可用氟西汀或者舍曲林,抗焦虑的药物有丁螺环酮等。其次,抗痴呆的药物包括抗胆碱酯酶抑制剂,这些药物能够改善神经递质的传递功能,主要包括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另一种抗痴呆的药物是NMDA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美金刚。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老年性痴呆可以治愈吗?(音频)

    老年性痴呆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以逆转或者是阻止老年性痴呆的病情进展,但早期在支持对症的基础上对病因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十分的重要。因此,老年性痴呆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治疗,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老年性痴呆的症状(音频)

    老年性痴呆的症状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性痴呆起病比较隐匿,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而没有缓解。在疾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典型的首发症状就是记忆障碍,早期以近记忆受损为主,也可伴有远记忆障碍,但与近记忆损害相比程度比较轻。主要就是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忘记熟悉的人名,而对年代久远的事情相对的比较记忆清晰。在疾病的中期,患者的认知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出现,主要表现为掌握新知识、熟练运用和社交能力的下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定向力的障碍,一般先出现时间定向的障碍,再出现空间定向的障碍,主要就是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糊涂,逐渐出现迷路,甚至在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中,比如自己家也不能顺利到达想去的地方,这时候患者就无法再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工作,因此还需要家人的日常监护。同时患者的语言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比如出现言语不流畅,理解和复述能力差,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用,比如吃饭、穿衣、猜谜语、抄写几个数字等感到困难,同时计算力也会下降,无法说出时间,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可以常见的情绪激动、具有攻击性、易激惹、挫折感和焦虑等。在疾病的晚期患者虽可行走,但无目的的徘徊,还可能出现判断力、认知力的完全丧失,因而幻觉和幻想非常的常见,这些症状通常混合在一起,使患者的行为变得非常的复杂。
  • 帕金森病如何用药?(音频)

    帕金森病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在帕金森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中仍以药物治疗最为有效。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一、掌握好用药的时机。即疾病早期无需治疗,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时,可进行药物治疗。二、坚持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原则。三、坚持低和慢的原则。即尽可能的维持低剂量,增加剂量缓慢,以最小剂量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四、强调治疗的个体化。首选药物并非完全按照以上顺序进行,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大于等于65岁或伴智能减退的患者,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必要时可加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帕金森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抗胆碱类药物,主要有苯海索和丙环定。金刚烷胺,这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偶然发现能治疗帕金森,癫痫者慎用。复方左旋多巴可以补充黑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不足,对于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均有效,是帕金森病治疗最重要的药物。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主要包括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恩他卡朋、托卡朋等。其它药物包括辅酶Q10、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
  • 多系统萎缩的症状(音频)

    多系统萎缩的症状
    讲解医师:李楠楠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多系统萎缩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共济失调等症状,少数患者也以肌萎缩起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往往是多系统萎缩的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尿失禁、尿频、尿急、尿潴留、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吞咽困难、瞳孔大小不等、哮喘、呼吸暂停和呼吸困难,斑纹和手凉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致,比较具有特征性。男性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是勃起功能障碍,女性通常为尿失禁。帕金森样症状是多系统萎缩P型的突出症状,也是其它亚型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特点是运动迟缓,伴肌强直和阵挛,双侧同时受累,也可轻重不同。同时抗胆碱能药物可缓解部分症状,但多数对多巴胺治疗反应不佳,约1/3的患者有效,但是维持时间很短,且易出现异动症。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是多系统萎缩C型的突出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进行性的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从下肢开始以下肢的表现最为突出,并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和眼球震颤等小脑共济失调症状。检查时可发现下肢受累较重的小脑病损体征,其它的症状还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发音障碍等,睡眠障碍主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结构异常和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其它的锥体外系症状还包括肌张力障碍、腭阵挛和肌阵挛,手和面部刺激敏感肌阵挛,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肌肉萎缩,后期还可以出现肌张力增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