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 小儿黄疸期间发烧的原因(视频)

    小儿黄疸期间发烧的原因
    小儿黄疸期间出现发烧,家长一定要关注黄疸和发热的关系,具体原因如下: 1、孩子黄疸和发热同时存在,或者宝宝是先出现发热,然后黄疸加重,这时一定要注意孩子全身情况,其往往会提示新生儿全身感染,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唯一表现是黄疸,所以一旦在黄疸和发热同时存在,或者发热后黄疸加重的情况,要注意全身感染情况; 2、有些宝宝在黄疸过程中,即生理性黄疸过程中再次出现发热,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家长共同判断其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帮助医生一起来判断孩子发热之后黄疸变化是变浅还是加重,判断黄疸和发热是否密切相关,还是两个完全孤立的疾病存在。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期晒太阳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因为给孩子做日光照射时,一定要充分暴露宝宝皮肤,尽量让宝宝皮肤充分裸露在日光照射下;一般尽量选择正午时光,在日光最为充足的时间、室内环境较适宜,温度和湿度较适宜时,尽量裸露大部分新生儿宝宝的皮肤; 2、注意在日光照射的同时,要把宝宝的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避免损伤孩子的视网膜; 3、注意孩子会阴、肛门处一定要用尿布遮盖,男宝宝要更为注意使用光疗尿布,注意把男宝宝的会阴完全保护住; 4、每次的光疗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选择日光充足的时间2-4小时,不宜过多的日光照射; 5、在光疗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喂养,不能因为光疗停止宝宝喂养。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黄疸嗜睡叫不醒怎么办
    如果在家庭中发现宝宝有黄疸,同时出现嗜睡叫不醒这种情况,建议第一时间及时就诊,同时进入专业的专科医院,让专业的医务人员判断其病情。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和治疗,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都需要干预治疗。如果黄疸宝宝已经发生嗜睡叫不醒这种情况,一定要判断其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 进入专科医院,首先要通过医务人员判断其是否为病理性黄疸,黄疸水平是否为重度黄疸水平,同时要判断宝宝到底是睡眠正常还是嗜睡表现。如果已经发生嗜睡、反应低下、吃奶很差、吸吮无力、叫不醒、肌张力减低等表现,肯定要高度怀疑其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相关的神经系统损伤。这时一定要及时住院观察治疗、做相应检查,比如血清化验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帮助排除宝宝是病理状态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嗜睡情况。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入脑的症状(视频)

    新生儿黄疸入脑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入脑在医学上称为胆红素脑病,主要见于黄疸指数较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已经超过20mg/dl以上,或者上升速度超过0.5mg/dl以上这种情况。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出现,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胆红素脑病在医学上可以分为四期: 1、一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孩子肌张力减低,即四肢无力,会发现新生儿原始反射减弱,偶尔会发现孩子有尖叫和拒乳和呕吐现象,这一期的持续时间在12-24小时左右; 2、二期:孩子出现抽搐、发热或者角弓反张表现,轻的表现仅仅会有双眼凝视现象;严重的孩子会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握拳、双臂伸直、角弓反张表现,这一期持续时间在12-48小时; 3、三期:孩子吃奶和反应好转,抽搐次数也减少,角弓反张也会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这一期持续时间在2周左右; 4、四期:会出现典型的核黄疸后遗症表现,这些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手足徐动,即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还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可以表现为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征,也会发现听觉障碍,这些孩子会有耳聋,对高频音失听的表现。 同时可以发现牙釉质发育不良,孩子牙齿呈绿色或者深褐色,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孩子可以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流涎等严重后遗症。部分孩子发生胆红素脑病较轻微,不会造成疾病状态,称之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这些是隐匿的神经发育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轻微神经系统和认知异常,可以表现为单纯听力受损或者听神经病变谱系障碍。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几天是高峰期(视频)

    新生儿黄疸几天是高峰期
    新生儿黄疸几天是高峰期,具体如下: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足月的孩子黄疸在4-5天达高峰; 2、对于早产的孩子,其生后5-7天达高峰。对于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晚消退时间不超过2周。 对于早产儿黄疸,在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长的黄疸时间可以延迟到生后3-4周。在孩子黄疸的高峰期,一定要密切监测黄疸颜色。通过观察新生儿肤色变化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如果黄疸超过生理性黄疸的高限,要及时请专业医务人员观察黄疸颜色,帮助判断其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023-08-02
  • 宝宝缺氧是怎么造成的(视频)

    宝宝缺氧是怎么造成的
    宝宝缺氧根据类型不同,常见原因如下: 1、宫内缺氧,宝宝在肚子里缺氧,不及时终止妊娠,让宝宝生出就会因为缺氧影响宝宝生命,甚至影响出生后的智力,这属于急性缺氧;急性缺氧往往见于妈妈,比如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羊水不好、胎盘功能不好; 2、慢性缺氧,比如妈妈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妈妈患有不同程度的宫内病毒感染;还有些宝宝在着床时胎盘着床部位不同、脐带细、脐血流供应差,这些都会引起宝宝缺氧; 3、宝宝出生时缺氧,比如妈妈胎盘早剥,这时宝宝容易在出生时出现窒息; 4、生后缺氧,比如有些宝宝因为妈妈羊水不好,在出生时或者分娩前,造成吸入性肺炎,还有些宝宝因为肺没有发育成熟,形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些都会造成宝宝生后缺氧;时候如果缺氧时间长,肯定会影响各脏器功能的状态,甚至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力。 宝宝缺氧对智力的影响肯定和发生缺氧阶段、缺氧持续时间和缺氧程度密切相关,不能用同一时间节点界定是否能真正影响宝宝智力。
    2023-08-02
  • 幼童发烧怎么降温(视频)

    幼童发烧怎么降温
    宝宝发烧是家长一直较揪心的问题,一般正常孩子体温超过38.5℃就开始进入高热状态,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体温一旦超过38℃也开始进入高热状态。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积极应用退热药给宝宝退热。儿童常用退热药2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者直肠给药的方式帮助宝宝退热。对于6月龄以上的孩子,这2种退烧药都可以应用。对于6月龄以下的孩子,首先推荐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建议应用阿司匹林、尼美舒利这两种药物退热。 对于发热的宝宝,不建议应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多数复方感冒药中会含有少量退热药,也不建议首选肌注退热药。多数家长焦急,经常在宝宝发烧时要求医生要打一针退烧针。目前应用肌注退热药,现在应用的最常用的是赖氨匹林,其含有一定的阿司匹林成分,并不是退热首选药物。一般退热药应用之后,在30-60分钟开始起效,作用持续时间在4-6小时不等。不建议家长经常用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这2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并不能减轻孩子发热的程度和时间,并回加重孩子的肝肾功能负担。 有些宝宝只是中等程度发热,体温在37.5℃-38℃之间,这种情况的宝宝可以请家长选用物理降温法,比如温水擦浴、退热贴,这都是常见的物理降温办法,发热宝宝休息环境一定要注意通风、安静舒适,衣服不要穿得过多或者捂盖得太厚,一定要让孩子多喝开水,可以吃时令水果。
    2023-08-02
  • 扁平疣怎样彻底根除(视频)

    扁平疣怎样彻底根除
    扁平疣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医学角度,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1、西医:更多地采用物理治疗,比如冷冻、激光、微波、电针等; 2、中医:需要通过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如果是肝经郁热或者肝郁气滞,要进行疏肝解郁治疗;如果是脾虚痰湿郁结,要进行健脾化湿治疗;如果是血热毒聚,要进行清热解郁化结治疗。此外还可以选择中药外洗,或火针治疗,均能达到很好治疗效果。 无论何种治疗方式,患者一定不能着急,需要听从医生所定方案进行治疗。
    2023-08-02
  • 孩子咳嗽有痰吃什么药(音频)

    孩子咳嗽有痰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李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孩子咳嗽、有痰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服用金振口服液,或者是氨溴索糖浆、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孩子咳嗽、有痰多见于肺热,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呼吸系统的感染,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或者肺炎。\n除了使用止咳祛痰药治疗以外,还需要结合消炎药进行治疗,特别是伴有发烧和反复咳嗽时;如果是细菌感染,要加上头孢类的药物或者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口服有清热、止咳化痰作用的中成药,比如白石清热颗粒。\n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呼吸道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的时候,会有因炎症刺激引发咳嗽的症状,及时的给予综合治疗,疾病可以很快的缓解。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音频)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由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为胃肠道、呼吸道传播以及通过接触物传播,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所以需要对患有手足口病患者采取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可以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喷于疱疹部位治疗处理,需要适当的休息,饮食上应清淡。因口中有疱疹,吃东西会出现疼痛不适症状,最好以清淡、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疼痛症状。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身体恢复,同时需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