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隽

  • 什么是胰腺肉瘤(视频)

    什么是胰腺肉瘤
    胰腺肉瘤非常少见,是生长在胰腺各个部位的软组织恶性肿瘤。 胰腺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胰腺癌,而肉瘤仅占胰腺所有恶性肿瘤的0.5%。胰腺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特别是婴幼儿,预后很差。 因胰腺位置非常深在,所以在临床上很难发现,基本都是通过影像学进行诊断,所以影像学检查对胰腺肉瘤诊断非常重要。从B超上,胰腺肉瘤表现为胰腺巨大实质性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楚,CT和核磁都会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或是局部增大的肿块密度增高,均匀、边界清楚。特殊的检查,如ERCP的检查、血管造影的检查,包括穿刺检查,也可明确诊断胰腺肉瘤。
    2023-08-01
  • 什么是胰腺异位(视频)

    什么是胰腺异位
    胰腺异位又称迷走胰腺,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且与正常胰腺不相连的零星胰腺组织,都可称为胰腺异位,与正常胰腺组织没有解剖上和血管上的联系,所以胰腺异位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胰腺异位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因此产生了各种学说,以下是几种常见学说: 1、在胚胎的时候胰腺分离出了一些组织,或是胰腺与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粘连,从而造成部分胰腺组织移植到邻近器官上; 2、在胚胎期时肠壁胰腺结节在随肠道进行生长和旋转时,被肠道带到距胰腺较远的部位。胰腺异位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一般发生在肺、纵隔和其他部位。
    2023-08-01
  • 肝小囊肿会自己消失吗(视频)

    肝小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一旦出现小的肝囊肿,基本上不会自行消失,只不过每个人增长速度不同,若一直都表现为小囊肿,终生无需治疗。若肝囊肿生长较迅速或体积长到很大,有可能压迫周围器官,需对肝囊肿进行治疗,常见肝囊肿的治疗方式是腹腔镜下的囊肿开窗手术。 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肝囊肿发病率较高,发病率通常在4.5%-7%左右。绝大多数肝囊肿无需治疗,只有其中不到5%肝囊肿需要治疗。肝囊肿原因很多,可分为寄生虫性肝囊肿、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又可以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创伤性肝囊肿,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
    2023-08-02
  • 肝囊肿如何确诊(视频)

    肝囊肿如何确诊
    肝囊肿很难通过临床确诊,因患者很少表现出明确临床症状以及明确临床体征。肝囊肿的确诊随影像学发展而逐渐建立起来,超声检查方便、准确且价格相对较便宜,因此成为诊断肝囊肿的首选方法。超声检查肝囊肿的表现是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较薄,边缘也很光滑。 超声可以诊断肝囊肿,若要进一步明确肝囊肿在肝脏中的位置,还要配合CT检查。CT检查表现为囊肿呈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接近水样密度。对于疑难病例诊断,有时还可通过腹腔镜在直视下进行检查。对于某些特殊患者,还可对肝囊肿进行穿刺,进行细胞学检查,但这些检查都属于有创检查,应该慎重选择。
    2023-08-02
  • 胆囊癌晚期能手术吗(视频)

    胆囊癌晚期能手术吗
    总体上,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倾向于对可切除晚期胆囊癌进行手术切除。到目前为止,治疗胆囊癌的唯一有效手段还是手术切除。无论放射治疗还是化学治疗,对胆囊癌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手术成了唯一可能有效手段。医生愿意做尽可能扩大性手术来延长胆囊癌晚期患者生存期。对于晚期患者手术范围,大范围切除包括肝脏切除、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甚至胰腺、胃肠道切除等,手术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胆囊癌晚期患者能否手术决定于晚期胆囊癌已侵犯到的位置。胆囊癌晚期指胆囊肿瘤已不局限在胆囊内部,已侵犯了周围组织器官,包括肝脏、淋巴结、胆道、胰腺、胃肠道,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根据胆囊癌侵犯的深度以及是否存在转移,在临床上又将胆囊癌分成不同阶段。早期胆囊癌手术效果不错,但晚期胆囊癌是否需要做扩大切除,现在还存在一定争议。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结石长的快吗(视频)

    肝内胆管结石长的快吗
    肝内胆管结石的生长速度完全取决于患者基因及周围的环境,所以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患者肝内胆管结石可能存在几十年无任何变化,但有些患者1-2年内就会迅速出现改变。肝内胆管结石根据病程和病理不同,临床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早期可表现为局限在肝内某段肝管内的结石,随着发展,有些患者时间较长,有些患者时间很短,会遍及到肝内外胆管系统,甚至会出现并发症,包括胆汁性的肝硬化、肝萎缩、肝脓肿等。 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最常见的是上腹部疼痛,主要、典型的是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寒战或发热,有长期胆道结石病史的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对于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三联征,即疼痛、发热、黄疸,甚至会出现生危险。
    2023-08-02
  • 肝胆结石怎么形成的(视频)

    肝胆结石怎么形成的
    肝胆结石形成原因很复杂,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原因。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可能是复杂的多因素造成的,经过医生临床观察,胆道结石形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 1、患者生活特点是喜静少动。因运动和体力劳动较少,长时间累积,胆囊收缩能力有可能下降,造成胆汁在胆囊内排空延迟,长期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就会从淤积胆汁中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条件; 2、体型肥胖,患者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饮品或零食,就易形成胆结石; 3、不吃早餐患者很容易形成胆囊结石。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的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促进胆结石形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要坚持吃早餐,促进胆汁流出。长期不吃早饭,胆汁会一直储存在胆囊里,所以要降低夜晚所储存胆汁的黏稠度,从而降低胆石症的危险。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结石0.3cm严重吗(视频)

    肝内胆管结石0.3cm严重吗
    若肝内胆管结石直径是0.3cm且是孤立结石,是较轻的肝内胆管结石,不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大影响。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是相对于肝外胆管结石而言,肝内胆管结石可单独存在,也可和肝外胆管结石共存。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和胆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胆汁滞留等有关。 肝内胆管结石一般是胆红素类结石,胆红素性结石表现为黑色柔软的,像渣滓样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也可继发胆管梗阻,诱发局部感染,或是继发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另外0.3cm的结石直径比较小,很难会发生并发症。若患者发生严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因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2023-08-02
  • 肝内胆管结石多喝水能排出吗(视频)

    肝内胆管结石多喝水能排出吗
    多喝水并不能把肝内胆管结石排出体外,胆管结石和肾结石有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肾结石患者可通过多喝水将小结石排出体外,但肝内胆管结石不能够通过喝水将结石排出体外。 肝内胆管结石要想排出体外需通过医学干预,目前通过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的肝内胆管取石手术,把十二指肠镜的镜头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胆总管内,再把肝内一些特定位置的胆管结石取出。这种微创的手术是在视频下操作,所以疼痛较小、创伤较小,大多数可治愈肝内胆管结石,但有些肝内胆管结石位置非常特殊,通过微创手术很难完成,要配合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在胆道内放置T型管,将T型管引到腹壁外。一般在术后6周再通过T型管置入胆道镜,将胆道镜深入到肝内特定位置内,将结石取出。
    2023-08-02
  • 胆道手术后T管护理要点(视频)

    胆道手术后T管护理要点
    胆道术后T管的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妥善固定T管,T管连接管长度要适宜,防止患者翻身起床活动时将T管牵拉甚至拖出。T管从身体拔出最短时间要求是2周后,一旦在2周内出现了T管脱出,患者需重新手术,所以固定好T管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 2、每天按照无菌的操作更换T管引流袋; 3、每天观察和记录T管引流出的胆汁量和性质; 4、保持T管引流通畅,防止浓稠泥沙样的胆汁将T管堵塞; 5、在T管放置14天时,就可夹闭引流管,在拔除T管前还要通过T管做一次胆道造影,以确定胆管已完全畅通。所有条件满足后,就可在术后2周将T管拔除。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