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视频)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以各种敏感多疑症状和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中,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比如关系妄想,总感觉周围有人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被害妄想,总觉得有人给自己下毒,或觉得有警车在跟踪自己、抓自己。内心被揭露感,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想法,不说出来别人都知道。象征性思维,比如看见天空中鸽子在飞,认为父母有大灾大难。 思维被夺,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想法被别人夺走。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大脑,被磁场、电波或仪器等神秘力量、东西所控制和支配。情感反应出现自笑,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冷漠。在意志行为方面,患者出现行为孤僻,行为脱离现实,生活懒散、被动、不修边幅、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不主动与别人交往。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伤人和毁物的行为。
    2023-08-03
  •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吗(视频)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吗
    精神分裂症会出现残疾,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占所有精神残疾病人总数70%左右,数值比较大。处于精神残疾状态下的患者,与社会明显脱节,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本能活动亢进,食欲、性欲增强,没有自尊感和羞耻心,类似于痴呆状态。 德国的精神科学家克雷皮林,把分裂症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分裂症患者在残疾状态下,出现注意力缺乏,做事情没有动机,情感反应淡漠,对亲人的生离死别,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智力损害比较明显,很多人因为无法正常工作而离婚。家属因疾病抛弃患者,或将他推向社会,导致患者流浪街头。对于精神残疾的患者,要不离不弃,尽管治愈的希望比较渺茫,但是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协助其进行正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力争疾病对个体、家庭、社会的损害降至最低。
    2023-08-03
  •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视频)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随着社会发展、气候变化,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广,像海啸、地震、火灾、空难、矿难、泥石流、战争等,这些变化给个体带来明显影响,比如反复受创伤的经历。心里面一直想这个事情,没有安全感,反复做和创伤有关的噩梦。人们的心理创伤像身体创伤一样,也需要消毒、整理、缝合、修复,这种使受灾人群心理得到援助的工作,就是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一定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做,它与平时心理医生坐门诊,等待来访者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许多心理干预的场所在灾难现场,或和灾难现场相隔不远。受灾者个体一旦出现焦虑、抑郁、伤心、食欲不振、恐惧、想死、无法工作和干家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缓解倾向,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危机干预。因为对暴露于灾难现场的人,这种创伤性回忆的损害很大。
    2023-08-03
  • 什么是心理(视频)

    什么是心理
    心理被称为心理现象,也可以叫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比如学习、运动、交往、休息等,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主要有三个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智力水平等。比如面对现实问题,对它的理解、看法、认知和评价,属于心理活动,评价就会出现相应的情感反应。假如这个事情是需要的,是好事情,就会出现愉悦、满足的正性情感。相反会出现负性情感,比如抑郁、焦虑、愤怒。行为和认识活动、情感活动相适应,三者协调统一、有机结合,一个人的个体、心理才能平衡。比如对日常行为的评价、看法,不产生过多的心理矛盾,避免出现失眠、压力大等,心理平衡才能够及时得到保证。
    2023-08-03
  •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视频)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包括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缺血性疾病如脑梗塞,即脑卒中。大多数此类疾病伴发失眠、焦虑、抑郁、恐惧、易怒、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精神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精神活动的支配器官,大脑不同的脑区受到损害,出现病变,出现相应的心理精神症状。比如大脑边缘系统受损,出现情绪不稳、食欲变化、睡眠障碍,即脑血管病是心理精神症状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2、脑血管病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肢体、语言方面的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因此给个体带来心理冲击和创伤。很多人出现继发性抑郁、焦虑、自责、愤怒,觉得自己拖累家人和社会,感到生不如死,有些患者拒绝配合神经科康复训练。所以除了积极治疗脑血管病,也要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相应处理,使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2023-08-03
  • 心理危机干预的适应范围(视频)

    心理危机干预的适应范围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针对大多数正常人群,但是正常人群在大灾难来临或受到创伤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因为心理创伤不及时干预,可能在日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人在受到创伤时,会出现抑郁、焦虑、烦恼、情绪不稳、借酒消愁等,与平时不一样的心理行为。也可能出现无法工作、无法自拔,总是回忆受创伤的经历或晚上睡眠多梦,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被打破,像地震、火灾后的人群,缺乏安全感,缺乏和别人交流的欲望,这时医生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患者日后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下降。心理危机干预是公共卫生事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极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也会降低自杀的发生率,有些人用这种极端的行为,面对现实的压力。
    2023-08-03
  • 自卑心理的表现(视频)

    自卑心理的表现
    自卑是指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或其它方面,做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容易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心理学上既属于性格缺陷,也常见于精神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自卑感。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孤僻离群、不愿意与人交往,缺乏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当受到别人的轻视、嘲笑或羞辱时,自卑感会加强。自卑是一种消极、负性的心理能量和体验,是实现理想、抱负和成功巨大的心理障碍。 自卑是成功的敌人,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遇到事情主动往坏处想,看不到事情的积极和有利的方面。一方面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个别情况下以极端的行为爆发出来,表现出对周围人不满和愤怒。所以自卑是个很负性的情感和现象,一定要战胜。
    2023-08-03
  •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见,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眠、轻中度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包括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等,还有各种应激障碍、进食障碍、游戏、网络成瘾及其它心身疾病。 多数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严重程度比较轻,对日常生活、社会功能,比如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损害比较小,常常属于一过性或者短暂,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各种减压措施,适当休息等方式,使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假如心理问题持续存在,严重程度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产生明显影响,要及时关注和诊治。关注和诊治时,要求助于正规的心理、精神卫生的专业机构,方可才能得到科学、正规、及时救治。
    2023-08-03
  • 自卑心理有什么危害(视频)

    自卑心理有什么危害
    自卑是一种消极、负性心理。长期处于自卑状态下的人,不仅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害,事业、家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自卑会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无欲无求。自卑还会淡化人的追求,软化人的信念,总会觉得自己无助、无力、无可奈何、不值得别人帮助,久而久之会产生低自尊。也可能会出现成瘾行为,像酒依赖人群,每天借酒浇愁或以反复打游戏的方式,度过正常时光;或这些人只有在酒后才能放飞自我,只有在反复打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定位。 所以自卑心理是心理的牢笼,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是实现梦想的绊脚石,出现严重自卑的患者,应该主动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例如减少自责和自我否定,将歪曲、不合理、对自己过低的评价逐渐扭转,避免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对自己曾经出现的成功选择性的注意,比如主动回忆自己以前做得很好、很引人注目的事,会减少自卑的发生。
    2023-08-03
  • 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视频)

    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人的一生都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人。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十分必要,轻微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寻求情感交流、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如果怀疑有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时候,应该主动到精神疾病专业机构,比如精神卫生中心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做咨询、检查、诊治。心理精神疾病如果及时、正规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但是因讳疾忌医或不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治疗方案,带来心理疾病治疗的延误,使心理疾病慢性化、复杂化,复发的可能性相应的增加,最终导致预后结局不良。作为患者家属,一旦发现患者相关的心理症状,应该主动鼓励和陪同患者,积极、及早的诊断治疗,而不是讳疾忌医、羞于启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保护隐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