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蛲虫病怎么自查(视频)

    蛲虫病怎么自查
    对于出现明显的肛门夜间瘙痒症状,疑似蛲虫感染的患者,最简单的自查方法是观察患者的大便内是否有白色线条样的虫体,或者在患者夜间入睡后,观察肛门周围是否有白色虫爬出。如果发现即可做初步诊断,随后应到医院请医生进行正规的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蛲虫病的患者,应及时服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蛲虫病的有效药物是阿苯达唑,一次顿服后虫卵的转移率可达100%,本药疗效高、耐受性好、疗程短,个人和集体治疗时都可以使用。部分患者服用阿苯达唑后,可能会有轻微头晕、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通常不需要处理,即可自行缓解。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服用此药,另外有严重肝脏、肾脏、心脏功能不全以及活动性胃溃疡者需慎用,如有必要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治疗蛲虫病还可选择甲苯达唑,有效率为95%-100%,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胃部不适、腹泻、头晕等症状,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另外临床上治疗蛲虫病有效的药物还包括复方甲苯达唑、复方噻嘧啶等。
    2023-08-01
  • 被猫咬了手肿起来怎么办(音频)

    被猫咬了手肿起来怎么办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被猫咬伤,手部肿起来,需要做的处置如下:\n1、猫是狂犬病毒的易感动物之一,被其咬伤,还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从而导致狂犬病的发生,所以必须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可用20%的肥皂水和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如自来水,反复交替冲洗伤口20分钟以上,然后用生理盐水冲净伤口,使用无菌纱布将水吸干,再涂碘伏或苯扎氯胺进行消毒,随后赶到最近的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如果伤口有出血,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n2、如果咬伤较为严重,属于贯通伤或较窄而深,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还需要请医生评估后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针剂。\n3、伤口肿起来,多是继发感染引起的,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并且在24小时之内还可以用冰块冷敷消肿,等到24小时之后可以使用热敷的方式消肿。平时还应该做好局部护理措施,尽量保持局部的干爽与卫生。
  • 接种新冠疫苗会有后遗症吗(音频)

    接种新冠疫苗会有后遗症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新冠疫苗的后遗症仍在持续观察中,目前并没有明确消息,虽然一些新闻报道了各种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疲劳、过敏,也提到面瘫、横贯性脊髓炎样症状,甚至死亡,但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都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现象,并且目前来看,没有证据证明严重不良反应、死亡与疫苗有关。\n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的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疫苗所含成分的特异性属性有可能诱发过敏性反应,这是疫苗本身特性之一,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代表疫苗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能产生抗体(音频)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七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可以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n目前如果单从数值角度来说,各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在几十到上千范围内,但是由于对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不同,不同方法的结果可能差数十倍,因此无法直接进行对比,但目前获批使用的疫苗都能够产生中和抗体。目前来看,所有获批使用的疫苗接种后体内能够消灭病毒的中和抗体的阳转率都在90%以上,也就是几乎所有人打完了,理论上都能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别去人流密集的拥挤场所。
  • 肺结核的CT表现(音频)

    肺结核的CT表现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各型肺结核的CT表现如下:\n一、原发性肺结核CT扫描可清晰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其形态、大小、边缘轮廓和密度等可清晰显示。\n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表现早期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可清晰显示粟粒性病灶,两肺广泛1-2mm大小的点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分布均匀。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结节影,上肺结节多且大于下肺结节。\n三、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多发生在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阴影边缘清洗轮廓光滑。偶有分叶,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结核球周围强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为卫星灶。结核性空洞为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内见透亮区域,空洞壁薄,内壁一般较规则,有时可呈厚壁不规则空洞。继发性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上中部不规则的透亮区,空洞壁厚,壁周有大量纤维粘连,使洞壁固定而坚硬,空洞周围有大片渗出和干酪样病变。
  •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临床表现(音频)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埃博拉病毒感染机体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患者感染后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起病急,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慢,2-3天后可有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表现,半数患者有咽痛及咳嗽,病后4-5天进入急性期。\n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谵妄、嗜睡等,重症患者在发病几天后出现咳血,鼻、口腔、结膜下、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或血尿,第10天为出血高峰,50%以上的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并可因出血、肝肾衰竭及致死性的并发症而死亡。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患者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还可出现弥漫性的血管内凝血,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出血表现可以非常严重。但仅仅在不足一半的患者中出现急性期的并发症,有心肌炎、细菌性肺炎等,由于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也可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迟发症。
  • 肺结核是由什么杆菌引起的(音频)

    肺结核是由什么杆菌引起的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所导致的慢性肺部感染,确诊肺结核后必须尽快开始抗结核化疗,初治患者至少需要6-9个月的时间才能将肺结核彻底治愈,在治疗期间注意定期随访监测血常规、血沉、痰涂片、肝肾功、胸部X线和CT等,随时了解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是否有效。\n完成疗程后判断结核病是否完全治愈,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判断,先是痰菌阳性的患者要每个月都要查痰,在完成疗程的基础上,最后两个月连续查痰都是菌阴就可以判断为治愈。对于本身就是菌阴的肺结核患者,因为痰液里查不到结核菌,患者要经常复查CT来观察肺部的病灶变化,在完成疗程的基础上,如果肺部病灶形成钙化或者硬结、纤维条索以后,可能病灶不会再吸收,也可判断为临床治愈,经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以后,痊愈的患者绝大部分不会复发,仅有一小部分可能会复发。
  • 百日咳是什么病(音频)

    百日咳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本病的病程可迁延数月,故而称为百日咳。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新生儿也不例外,婴儿是高发人群,小于六月龄的婴儿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可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的会引起死亡。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包括非典型、轻型及潜伏感染者,患者或潜伏感染者在打喷嚏、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原菌,病原菌会随飞沫快速传播,易感人群吸入带菌飞沫后被感染。百日咳杆菌在体外生存力弱,间接传播的可能性小。\n百日咳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还需要辅以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等,需要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通常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五天后。若没有抗生素治疗,需隔离至发病后21天。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 败血病能治痊愈吗(音频)

    败血病能治痊愈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临床上多数败血症患者能够被彻底治愈,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所诱发的急性全身性疾病。败血症平均病死率为30%-40%左右,如果在病变早期,就能及时确定诊断,并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彻底治愈的。败血症的预后可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入侵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有无并发症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预后良好,肠球菌败血症病死率在15%-35%左右。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病死率约为40%。医院感染的败血症和真菌败血症病死率较高,约40%-80%,年龄较老或年纪幼小,存在血液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以及并发昏迷、休克、心内膜炎、癫痫的患者预后较差。
  • 败血症体温的变化(音频)

    败血症体温的变化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发热是败血症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主要热型多为弛张热、间歇热型,少数为稽留热、不规则热,具体如下:\n一、弛张热,又称为败血症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热类型,也是败血症患者最常见的发热类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n二、间歇热,体温骤升达到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也就是间歇期可持续一天到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n三、稽留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到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n四、不规则热,不规则热顾名思义就是发热不具有规则性,患者如果是不规则热,就可以在体温变化、体温曲线,以及发热持续时间方面没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说,这种不规则热体温在38℃左右,但有时也在37-40℃之间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