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淋巴瘤早期症状(音频)

    淋巴瘤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1、最早出现的是淋巴结的肿大,包括浅表和深部的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地比较硬,多数可以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到了晚期,则可以出现融合,这种肿大的淋巴结,抗炎、抗结核治疗是无效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股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2、淋巴结肿大引起的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的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以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以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可以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3、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多在38-39℃之间,部分病人可以呈持续高热,也可以有间歇性的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多数病人还有夜间或入睡后出汗的现象,称之为盗汗。
  • 霍奇金淋巴瘤能治愈吗(音频)

    霍奇金淋巴瘤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初时发生于一组淋巴结,以颈部的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常见,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晚期的时候可以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有淋巴结的肿大,晚期可以累及淋巴结外器官,还可以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瘙痒是它的特殊性表现。通过现代的放疗和化疗的应用,霍奇金淋巴瘤已经成为可治愈性肿瘤。所以可以明确的说,霍奇金淋巴瘤是能够治愈的。但大量的长期生存患者的随诊结果显示,15年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1%。死亡原因除了原发病复发之外,第二肿瘤占11%-38%,心肌梗死占13%,肺纤维化占1%-6%。此外放化疗还可引起不育以及畸形等,这些都是过度治疗的结果。因此对于霍奇金淋巴瘤虽然能够治愈,还是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防止和减少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音频)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预后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紧密相关。霍奇金淋巴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为27.4%;结节硬化及混合细胞型在两者之间。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一期的5年生存率为92.5%,二期5年生存率为86.3%,三期5年生存率为69.5%,四期5年生存率仅为31.9%;有全身症状较没有全身症状更差,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差。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4年生存率仅为30%。低恶性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程相对缓和,但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呈慢性过程而伴多次复发,也有因转化至其它类型,对化疗产生耐药而致死亡者。但低度恶性组如果发现较早,经合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延长。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音频)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体积血液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为一种含色素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主要成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生理性偏高,可见于新生儿、体力劳动者、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以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另外,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某些药物的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音频)

    多发性骨髓瘤不能吃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该吃高热量、高蛋白、含维生素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该吃低钠、低蛋白和小麦淀粉的食物,来减少肾脏的负担。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激励患者多喝水,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宜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吃高热量性的食物,忌吃含有亚硝酸盐以及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属于寒凉性的食物,可造成红细胞合成的速度进一步下降,可以吃温热性的水果。泡菜含有亚硝酸盐,可降低肠道对铁元素的吸收,抑制造血功能,可吃其他新鲜蔬菜。
  •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是多少(音频)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是多少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在常规化验英文中缩写成RBC。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及若干无脊椎动物,其血红素包含在特定的细胞中来进行其机能活动,这种血球称为红细胞,或者称为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其它的血细胞,如白血球则是免疫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值:男性为83-93FL,女性为82-92FL。增高主要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腺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降低的时候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 骨髓增生怎么办(音频)

    骨髓增生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骨髓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通过抽取骨髓进行骨髓像检查,可以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和判断预后,协助诊断某些疾病,也可以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是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液涂片中有细胞核的细胞与无细胞核的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以判断骨髓细胞的生成情况和指导诊断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有核细胞越多,说明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越高。临床上把骨髓增生程度分为五级:增生极度活跃、增生明显活跃、增生活跃、增生降低以及增生极度降低。根据骨髓增生的程度,可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意义。比如增生极度降低,见于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极少数的低增生性白血病、肿瘤、白血病等化疗中骨髓被抑制时。增生活跃见于健康人、非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及早期的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尚未出现造血系统紊乱的血液病,以及少数不典型的白血病、贫血、细菌感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各类型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等,以及不典型的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增生极度活跃,鉴于各种典型的急慢性白血病和各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所以骨髓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是正常人可以见到的正常的骨髓象,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怎么办(音频)

    淋巴细胞计数偏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细胞的正常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当绝对值高时,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低下,这个时期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增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且主要为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见百日咳、结核、梅毒等。如果非常高,则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此外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器官移植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 脾功能亢进症怎么治(音频)

    脾功能亢进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原则:一、治疗原发病。二、脾脏切除。三、对症及支持疗法。许多疾病可以引起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因此治疗脾功能亢进,首先治疗原发病有时可使脾脏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脾功能亢进病情轻重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方案治疗。轻者,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只有严重病例才考虑脾切除。脾切除要严格掌握切脾指征,权衡利弊。脾切除后需严密观察血象变化,防止血小板增高和血栓形成。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脾切除证的指征有以下几点:一、脾肿大,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二、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三、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四、粒细胞缺乏症,有反复感染史。
  •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高怎么办(音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高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其参考值为11.5%-14.5%。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降低。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不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判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一般通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红细胞平均体积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如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增大,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如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增大,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常见于早期或混合营养缺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如果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偏高,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常见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免疫溶血性贫血及新生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