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红细胞总数偏高怎么回事(音频)

    红细胞总数偏高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总数偏高,可以见于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和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相对性红细胞增多主要是因为血浆容量减少,是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血液浓缩所致,见于大量出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崩症等。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继发性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原发性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山居民、登山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因缺氧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所致。 病理性增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长期缺氧导致,也可见于某些肿瘤。原发性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特点是红细胞持续性显着增多,全身总血量增加,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白血病早期症状(音频)

    白血病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又称血癌,也就是骨髓产生大量的异常白血球,而正常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白血病细胞会渗入肝脏,脾脏以及淋巴结。它的症状主要是起病比较突然,发病急骤,病程短暂,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可以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或者是不规则热。出血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其以鼻腔、口腔、牙龈、皮下、眼底常见。早期可以发生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有50%的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肝脾肿大最为显着,还可以出现全身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多见,但是急淋不如慢淋显著。浅表淋巴结在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深部淋巴结在纵隔及内脏附近。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比较软或者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粘连。伴随白血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为结节、肿块、斑丘疹等。如果发生了神经系统浸润,也可以表现颇似脑瘤、脑膜炎等,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状。浸润到骨骼和关节,可以发生骨骼及关节疼痛,表现为胸骨、肱骨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等处出现隐痛、酸痛,偶有剧痛。浸润到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也可以出现相应系统的症状。
  • 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异常(音频)

    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异常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白血病的血常规,可以出现典型的改变。典型血象显示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质与量的改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以见到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呈减少,也有少数的病例可以轻度的增多。血小板的变化,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以正常或者轻度减少,到了中晚期可有明显的减少,低于10×10^9/L。血小板的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白细胞的变化最为复杂,白细胞最多时可以达到300×10^9/L以上,也可以减少至(0.2-0.3)×10^9/L。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一般比较低,晚期多数偏高。如果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比较差。在周围血中可以出现急性白血病细胞,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急性白血病细胞主要为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称之为幼稚细胞。在白细胞总数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白细胞低时,往往要经浓缩涂片或者在尾部才能找到白血病细胞。这些是白血病血常规发现的异常情况,所以如果出现了上述的改变,要及早的做骨髓检查,明确诊断以及早期治疗。
  •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是什么意思(音频)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红细胞分布宽度是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均匀程度。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均匀一致,则该参数在参考范围以内。如果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差异较大,则该参数高于参考值。增高常见于外源性的因素,如慢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病变可轻度增高,增高的程度和贫血的程度没有相关性。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几乎均呈明显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增高。红细胞大小变异程度与血红蛋白量负相关,反映了造血过程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如果只是单纯这个指标偏高可以先观察,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多的食物。
  • NKT细胞淋巴瘤如何分期?(音频)

    NKT细胞淋巴瘤如何分期?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NKT细胞淋巴瘤由于具有临床异质性和多种预后因素,因此临床亚型多种多样,可分为鼻和鼻型,鼻和非鼻型,上呼吸道、消化道和非上呼吸道、消化道型,鼻和节外型,T分期系统最初用于鼻及鼻腔的B细胞淋巴瘤,被推荐用于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T1指肿瘤局限于鼻腔,T2指肿瘤侵犯到上颌窦、前组筛窦、硬腭。T3指肿瘤累及后组筛窦、蝶窦、眼眶、上牙槽骨、面颊、上颊间隙。T4指肿瘤累及下牙槽骨、后颊间隙、颞下窝、鼻咽或颅窝,这个分析系统很好的显示了肿瘤的局部累及程度。
  •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音频)

    淋巴瘤的死亡率有多高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预后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紧密相关。霍奇金淋巴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为27.4%;结节硬化及混合细胞型在两者之间。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一期的5年生存率为92.5%,二期5年生存率为86.3%,三期5年生存率为69.5%,四期5年生存率仅为31.9%;有全身症状较没有全身症状更差,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差。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4年生存率仅为30%。低恶性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程相对缓和,但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呈慢性过程而伴多次复发,也有因转化至其它类型,对化疗产生耐药而致死亡者。但低度恶性组如果发现较早,经合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的生存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延长。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怎么办(音频)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怎么办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中缺乏铁,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出现重大障碍。妇女贫血除铁营养不足外,也与月经失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因素有关系。慢性肠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营养补充外,还需要治疗原发病。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营养不良是其中最常见的因素。除了缺铁外,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缺乏也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平时要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的好方法。如含铁高的猪血、猪肝、瘦肉、黄豆、黑芝麻、红枣,含蛋白质高的鱼肉、蛋、奶、豆等。此外配合补充铁剂,通过服用补铁生血的药帮助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音频)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体积血液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为一种含色素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主要成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生理性偏高,可见于新生儿、体力劳动者、高原地区居民。病理性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以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另外,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某些药物的应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伯氨喹、维生素K、硝酸甘油等,也可以造成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 孕期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音频)

    孕期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孕妇贫血是孕妇在怀孕期发生的营养缺乏症,不断发育的孕宝宝会不断地从妈妈体内夺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血清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孕期反应或者是营养不足,尤其是二价铁元素补充不足,出现贫血的状况,孕妇贫血的早期,对胎儿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贫血,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由于贫血而造成缺氧,胎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甚至是死胎。所以,如果孕妇发生贫血,对胎儿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孕妇一定要提防贫血的发生。如果出现了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唇及口腔黏膜苍白等,就要考虑是否患有严重的贫血,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多服用含铁的食物,以保证孕妇和婴儿本身的营养需求。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可以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造血器官可以出现肝、脾、淋巴结的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神经精神变化,轻者可以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以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对于代谢的影响,可以出现代谢障碍、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以及影响DNA的合成;还有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胃酸分泌减低、小肠黏膜功能紊乱、舌乳头萎缩等。心脏功能的变化,血红蛋白降至70g/L以下时,可以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血红蛋白下降至50g/L以下时,可以合并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容易发生感染。以上介绍的就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