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全

  • 宝宝九个月发育标准(音频)

    宝宝九个月发育标准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宝宝9个月的发育标准,9个月的宝宝能够自如的从爬位转到坐位,再从坐位转到爬位去取玩具。如果你当着他的面把他的玩具遮盖一半,他能够将藏起来的玩具找出来。他能注意听外面更细小的环境声,如雨声、风声、树叶哗哗的声音等。身高与体重的标准,男婴身高在65-80cm左右,体重在6.6-12.9 kg,头围在41.5-49.4cm左右。女婴身高在63.7-78.9cm,体重在6.3-12.18kg,头围在40.5-48.2cm。
  • 宝宝佝偻病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宝宝佝偻病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宝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一般包括初期、基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或阵吐等。基期除初期的症状外,主要改变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系统随不同年龄的不同而改变,以头部颅骨软化,最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方颅多见于7-8月以上的患儿,严重时呈鞍状、十字状,前囟增大且闭合延迟,胸部畸形,多见1岁左右的患儿,如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四肢、腕部畸形,如手镯或脚镯多在6个月以上的小孩,下肢畸形,如X型腿、O型腿,可由于小儿开始行走后下肢负重而引起,其它脊柱后凸或侧弯等畸形,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低下、腹胀与低血磷与体内糖代谢发生障碍有关,重症患者表情淡漠、免疫低下,伴有感染、贫血。恢复期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后遗症期,婴幼儿期重症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在2岁以下的儿童,无任何临床症状。
  • 佝偻病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佝偻病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包括五部分:第一、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第二、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动物的肝脏都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如鸡蛋、牛肉、黄油、植物油中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维生素AD滴剂;第三、钙含量过低,或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适宜,一般在2:1,容易吸收,而牛肉中磷含量较高,而钙、磷的比例是1.2:1,不当,钙的吸收率减低,需要量增多;第四、早产儿因生长速度过快和体内储存钙不足而引发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增多,故易患佝偻病,2岁以后因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较低;第五、疾病和药物的影响,肝、肾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怎么治(音频)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治疗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剂量开始为每日50-100μg,一般在2000-4000个单位,以后视临床和X线骨片改善情况,2-4周后改为维生素D预防量,每天10μg,就是400个单位。对有并发症的佝偻病或无法口服者,可一次肌注维生素D3,20-30个单位,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对已有严重的骨骼畸形后遗症患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预防的方面包括充分的日光照射和每天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既保证体内的维生素D浓度正常,孕妇应多做户外活动,饮食应含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营养物质。新生儿在2周后应给予生理量,每天10μg维生素D至2岁,婴幼儿应采取生活性的预防措施,既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和给予预防量的维生素D及钙,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每日应给予维生素D20μg,3个月以后改为预防剂量。
  • 婴儿腹泻怎么办(音频)

    婴儿腹泻怎么办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婴儿腹泻的治疗事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治疗后观察腹泻的情况,大便的次数与性状有无好转并作记录,注意有无脱水的征象,比如治疗前和治疗后有无脱水的症状变化。第二个,轻度腹泻,经口服药物症状可很快好转,可在门诊治疗,中重度腹泻,尤其呕吐严重不能进食,服药困难时需留院观察,进行静脉补液或者住院治疗。第三个,观察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应及时检查血PH值,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第四个部分,低血钾的表现,当发现患儿全身无力,哭声低落,或者不哭,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泻及听诊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应及时检查血钾,如血钾减低,需及时补充钾。第五个部分,注意纠酸后血钙的降低,可出现低钙性抽搐或者惊厥,需及时给予钙剂。
  • 婴儿腹泻吃什么药(音频)

    婴儿腹泻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婴儿感染性腹泻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婴儿腹泻伴有发热时,体温超过38.5℃,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治疗;伴有呕吐者,给予吗丁啉口服,每公斤体重0.3mg每次;伴有腹痛者,轻者可给予颠茄片,大于5岁时给予1/2片,重症者可给予山莨菪碱,肌注每公斤体重0.1mg每次。腹泻严重时可给予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可给予止泻药物,一般不用单纯止泻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疗法,此类患儿多伴有肠道微生态的紊乱或者微生态失衡,可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颗粒治疗。
  • 如何查出小儿癫痫(音频)

    如何查出小儿癫痫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诊断小儿癫痫应尽可能明确:一、发作时的表现是否癫痫所致;二、癫痫发作的类型是否属于癫痫综合征的类型。明确病因主要诊断方法如下: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是癫痫发作的详细描述、治疗情况、尾声期和既往史、家族史及其它相关问题,全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小儿智力发育等检查;二、脑电图,发作期间可出现癫痫样放电,慢波、急波是诊断癫痫最常用的,如能记录到发作期异常放电,诊断意义更大;三、神经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是MRI或CT检查,对明确癫痫的器械性病因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部分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有局部体征的病因,诊断意义更大;四、辅助检查,未排除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引起继发性警觉,应做相应的检查,如血糖、血钙,怀疑遗存代谢病因素,应做血、尿、氨基酸或者有机酸的分析,疑似颅内感染者应做脑脊液检查,即可查出小儿癫痫,排除非癫痫性发作。
  • 宝宝食欲不好怎么办(音频)

    宝宝食欲不好怎么办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宝宝食欲不好怎么办?一般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一、宝宝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责怪,要知道给宝宝养成好习惯,先要给他们好的环境,所以要给宝宝一个温馨舒适的吃饭环境,不要强迫孩子,不要给他们压力。如果家长因为宝宝不好好吃饭而责怪他们,那么宝宝就会更不愿吃饭。即使吃也影响营养的吸收。第二、食物的形状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很多宝宝不爱吃青菜。那么我们可以把青菜剁成包子。第三、食物的性质对宝宝的胃肠有影响。第四、多运动可促进食欲,促进吸收。第五、对于饭量小的宝宝,拒绝零食。第六、养成好习惯,家长要有狠心,要养成好的习惯很不容易。做家长有时一定要心狠一点。第七、适当加用粗粮,多吃粗粮有助于消化吸收,对症下药,调节脾胃。第八、还有很多宝宝不好好吃饭,是因为体质不好,导致脾胃弱,这样的宝宝要慢慢来,先调理脾胃。
  •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的区别(音频)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常见于发烧3-5天,热退后全身陆续出现红疹。出疹的顺序是面、颈、躯干或四肢,24小时以内初期。到了出疹的时候,该病已经快好了,皮疹一般在2天左右就会消退,而且基本符合典型的热退疹出,才是幼儿急疹的表现。此病与手足口病的区别是皮疹的大小部位不同,幼儿急疹不会出现口腔疱疹,也不会出现手足或者口唇、臀部的皮疹。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口腔疱疹伴有双手、足部或者臀部边缘出现红色皮疹、白疱疹,疱疹周边有红晕,臀部或膝盖周围可有红疹,类似于大麻疹,而手足、掌面或边缘的皮疹,初期经几个小时或一夜可出现红疹,出现白疱疹,约为米粒大小,不高出皮肤,个别的可突出皮肤,而此病与幼儿急疹的区别是皮疹的出现的时间或部位不同,幼儿急疹没有口腔或手足的疱疹。
  • 幼儿急疹传染吗(音频)

    幼儿急疹传染吗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是由呼吸道带有飞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孩子与患儿有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会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孩子出现高热,应采取措施并暂时隔离,以免扩大感染。如2周后孩子仍没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或者轻微的咳嗽、流涕症状,说明没有传染上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预防很关键,注意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去亲密接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