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与其它肠道息肉表现相似,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并无症状,患者可能会有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多数于体检时发现。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的息肉会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患者一旦发现结肠息肉,无论大小,均建议早期内镜治疗。 人体肠道黏膜表面经常会出现突出到肠腔的局限性隆起,这些隆起在未明确性质前统称为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2023-08-02
  • 贲门息肉0.6×0.6cm严重吗(视频)

    贲门息肉0.6×0.6cm严重吗
    贲门息肉为0.6×0.6cm不属于严重疾病,但仍建议患者行内镜切除。因为考虑除常见的良性息肉外,也可能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且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病理诊断为胃癌,需尽早在内镜下切除。 位于贲门胃底的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较常见,多由慢性炎症刺激引起,极少会发生癌变。并且部分炎性息肉在治疗炎症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其它类型的息肉若未经过内镜治疗一般不会消失,且通常会逐渐增大。 对于贲门息肉超过1cm的患者,即便是良性,仍建议进行内镜切除。不仅可以根治息肉,还可通过切除的完整息肉标本获得一个较完美的病理诊断。
    2023-08-03
  •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音频)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引起胃疼、胃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外胃痛、胃胀还受情绪和饮食影响,与焦虑、饮食不节制、进食过于油腻、进食过快、压力过大都有关系。解决的方法包括生活调理,如规律运动,像慢走、骑车等;对于饱食引起的胃胀疼,可以服用吗丁啉或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或者口服健胃消食片促进消化,常常可以缓解症状。对于胃溃疡引起的餐后胃胀疼,应该服用铝碳酸镁片,并及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S-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 打嗝排气是什么原因(视频)

    打嗝排气是什么原因
    打嗝、排气较常见的原因如下: 1、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或者腹部不适,排便后可缓解,同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的改变,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据诊断标准,病程至少半年,在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天出现相关症状; 2、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国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外患病率超过10%,好发于青少年,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上述疾病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患者在消化科门诊的就诊率越来越高,但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可能与遗传、性别、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调、饮食、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2023-07-31
  • 隐血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隐血阳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大便隐血阳性的原因如下: 1、消化道出血属于大便隐血阳性最主要的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损伤、胃肠肿瘤、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2、受到饮食和药物影响:如食用动物内脏、鸡血、鸭血或很多菠菜时,会出现假阳性;服用铁剂、铋剂等,也可能会出现大便隐血阳性。 为保证检测准确性,建议在检测前避免干扰因素。对于大便隐血阳性患者,可反复进行大便隐血检查,若确实为阳性,需进行胃镜和肠镜等检查。 大便隐血阳性是指在肉眼或显微镜无法观察到大便中的血液或红细胞的情况下,通过隐血试验,检测到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亚铁血红素。此类情况可见于口腔、鼻、咽部、食管、胃、肠甚至肺等咳嗽反流上来的任何部位出血,出血量大于5ml时即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
    2023-08-01
  • 十二指肠炎怎么治(视频)

    十二指肠炎怎么治
    十二指肠炎治疗以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为主,包括减肥、戒烟酒、避免夜餐、饱餐等;患者应减少食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橘子、西红柿、高脂食物等。若患者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可以使用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规范治疗;若由其它因素引起,可根据症状选择性治疗,比如对于溃疡可以选用抑酸剂、抗酸剂等。 十二指肠炎由内镜检查诊断,标准的胃镜除观察胃和食管外,还包括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当观察到这些部位黏膜有充血、糜烂、红斑等,排除其它病变后,可做出十二指肠炎的诊断。该病发生部位最常见于十二指肠的球部,因此患者临床表现同胃炎和轻度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相似,如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等。
    2023-08-01
  • 肠息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视频)

    肠息肉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肠息肉由肠道黏膜异常隆起或增生所致,炎性息肉常继发于一些肠道炎症,如慢性结肠炎或者溃疡性结肠炎。当血管异常增生、息肉逐渐增大时,可表现为肿瘤性息肉,即腺瘤,属于癌前病变,有较多结肠腺瘤患者会逐渐转变为大肠癌。 引起结肠腺瘤的因素很多,与饮食、环境、遗传均有关,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特别是红肉、腌制食品,以及吃蔬菜比较少、吸烟、饮酒、肥胖等。部分特殊的腺瘤主要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如家族性息肉病有较高的癌变倾向。而炎性肠病相关的炎性息肉,病因主要是慢性炎症刺激,大多是良性,一般不会癌变。
    2023-08-01
  •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视频)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
    胃体大弯息肉的处理取决于息肉大小、多少、病理性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胃镜下发现息肉后,患者需常规进行钳夹活检,将组织送至病理科检查,从而确定病理类型。 胃息肉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较为常见,几乎不会发生恶变;而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对于上述病理类型,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常见内镜方式有内镜下钳除术、氩气高频电凝、圈套器切除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一般无需外科手术。 除常见息肉外,也可能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在极少数情况下,病理回报为胃癌。若确定为癌变,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
    2023-08-01
  •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视频)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一定必须做手术,息肉有较多切除方式,一般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除效果。而对于引起肠套叠或癌变的较大息肉,可能还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除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年龄有关。有数据显示,总患病率在30%以上,其中50岁以上患病率达25%,而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0%。 由于结肠息肉腺瘤较常见,有癌变可能,早期发现很有必要。比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因此无严重后果。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无论大小均易癌变,并且需严密监测。
    2023-08-02
  • 感觉胃里有东西堵着怎么办(音频)

    感觉胃里有东西堵着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感觉胃里有东西堵着怎么办?当出现腹胀、胃里有东西堵着引起不畅的感觉时,首先要判断病因,是否有情绪因素,是否有饮食因素,如果是情绪引起的,一般调理后症状会很快好转。如果是饮食原因,一般稍微的控制进食的量,以清淡饮食为主,症状也会很快缓解。其次要看时间长短,如果短期内症状好转,很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胃炎引起。再次要看是否有其他的伴随症状,如呕吐、腹痛、排便不畅等,如果有呕吐、腹痛的,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排除胃溃疡、胃和食管肿瘤,以便及时治疗。最后,对于有一些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还有糖尿病等,还要警惕是否是心脏原因,有时候心脏不适也会表现为不畅的感觉,应该及时做心电图,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