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喜

  • 胃长息肉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胃长息肉的原因是什么
    胃息肉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外来刺激等攻击因子破坏引起。吸烟、饮酒、饮食缺乏节制、饮食不规律,或长期进食冷、硬、辛辣、腌制等食物,均可造成胃黏膜损害。长期工作劳累、患有慢性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抗凝药等,与形成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胃息肉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的病变,息肉是否发生癌变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病理类型。胃息肉病理类型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不会发生恶变;而胃底腺息肉最为常见,也几乎不会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2023-08-01
  •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视频)

    胃体大弯息肉怎么处理
    胃体大弯息肉的处理取决于息肉大小、多少、病理性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胃镜下发现息肉后,患者需常规进行钳夹活检,将组织送至病理科检查,从而确定病理类型。 胃息肉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较为常见,几乎不会发生恶变;而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对于上述病理类型,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治效果。常见内镜方式有内镜下钳除术、氩气高频电凝、圈套器切除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一般无需外科手术。 除常见息肉外,也可能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在极少数情况下,病理回报为胃癌。若确定为癌变,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以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
    2023-08-01
  • 胃息肉越小做掉越好吗(视频)

    胃息肉越小做掉越好吗
    胃息肉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局限性并向胃腔内突出的病变,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有症状患者常见消化不良,其次是上腹部疼痛和贫血。 胃息肉病理分型最主要的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较常见,几乎无恶变发生;增生性息肉也极少发生恶变;只有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因此建议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需及时切除,且息肉越小越容易切除。 经内镜和病理明确诊断为小的胃底腺息肉,不一定必须切除。对于增生性息肉,若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可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复查胃镜时决定是否切除。总之,做胃镜时发现胃息肉,至少先取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及性质后,再决定切除方式和时机。
    2023-08-01
  •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视频)

    结肠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结肠息肉患者不一定必须做手术,息肉有较多切除方式,一般内镜治疗即可达到根除效果。而对于引起肠套叠或癌变的较大息肉,可能还需外科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发病率较高,除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与年龄有关。有数据显示,总患病率在30%以上,其中50岁以上患病率达25%,而7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40%。 由于结肠息肉腺瘤较常见,有癌变可能,早期发现很有必要。比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无症状,因此无严重后果。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息肉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一旦发现要尽早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无论大小均易癌变,并且需严密监测。
    2023-08-02
  •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视频)

    乙状结肠息肉的症状
    乙状结肠息肉与其它肠道息肉表现相似,较小、数目少的结肠息肉,一般并无症状,患者可能会有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多数于体检时发现。对于结肠息肉若不治疗,任其发展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息肉出血;较大的息肉会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息肉癌变等。因此,患者一旦发现结肠息肉,无论大小,均建议早期内镜治疗。 人体肠道黏膜表面经常会出现突出到肠腔的局限性隆起,这些隆起在未明确性质前统称为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2023-08-02
  • 贲门息肉0.6×0.6cm严重吗(视频)

    贲门息肉0.6×0.6cm严重吗
    贲门息肉为0.6×0.6cm不属于严重疾病,但仍建议患者行内镜切除。因为考虑除常见的良性息肉外,也可能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异位胰腺,且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病理诊断为胃癌,需尽早在内镜下切除。 位于贲门胃底的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较常见,多由慢性炎症刺激引起,极少会发生癌变。并且部分炎性息肉在治疗炎症后会变小,甚至消失。其它类型的息肉若未经过内镜治疗一般不会消失,且通常会逐渐增大。 对于贲门息肉超过1cm的患者,即便是良性,仍建议进行内镜切除。不仅可以根治息肉,还可通过切除的完整息肉标本获得一个较完美的病理诊断。
    2023-08-03
  •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音频)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女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结肠炎一般起病比较缓慢,病情有轻有重,大多反复的发作。女性结肠炎的症状同男性基本上相同,主要表现是腹痛和腹泻,腹痛大多以下腹部为主,可以出现绞痛或者钝痛,疼痛时大多有排便的感觉,大便中经常伴有脓血和黏液,大便比较急,便后有不尽感,每日大便平均2-4次,严重者可以超过10次以上。\n患者往往食欲不好,加上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维生素、蛋白质等的丢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等,有些还会出现发热、乏力。在病程当中结肠炎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肠道外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皮肤结节红斑、脓皮病、关节疼痛等。
  • 结肠炎肠鸣怎么回事(音频)

    结肠炎肠鸣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结肠炎主要累及大肠的黏膜,活动期的肠道黏膜可以表现出连续性、弥漫性的红斑,黏膜充血、粗糙或者表现为颗粒状的外观,黏膜的脆性增加,重度的炎症反应在内镜下可以表现为黏膜自发性的出血和溃疡形成。在这种慢性炎症刺激下,肠道蠕动会增快,同时有肠道的痉挛,除了大便次数增多以外,正常的肠道蠕动的声音可以亢进,因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肠鸣,特别多见于消瘦的患者。食物的刺激是引起肠鸣的重要原因,因为患者消化功能减退,进食不宜消化的油腻、生冷食物和海鲜,进食了容易产气的食品,像豆浆、豆腐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症状。
  • 溃结性结肠炎怎么治疗(音频)

    溃结性结肠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情的严重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最常见的类型是轻和中度,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以后治疗的方案跟中度是相似的。\n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早期使用的是柳氮磺吡啶,由于不良反应比较多,目前已经基本上被5-氨基水杨酸取代,无论是在治疗的诱导期还是维持期,5-氨基水杨酸也就是常说的美沙拉嗪,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具体使用的方式、计量和疾病的分型、分度等有密切关系,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一般对于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美沙拉嗪剂量2-4.8g/天,作为一线药物诱导缓解;对于维持期的剂量一般2-3g/天,并要补充叶酸,维持疗程3-5年或者长期维持。
  •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音频)

    胃疼胃胀不消化怎么治
    讲解医师:刘继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引起胃疼、胃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外胃痛、胃胀还受情绪和饮食影响,与焦虑、饮食不节制、进食过于油腻、进食过快、压力过大都有关系。解决的方法包括生活调理,如规律运动,像慢走、骑车等;对于饱食引起的胃胀疼,可以服用吗丁啉或莫沙必利,促进胃排空,或者口服健胃消食片促进消化,常常可以缓解症状。对于胃溃疡引起的餐后胃胀疼,应该服用铝碳酸镁片,并及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S-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