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岗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病(视频)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病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心尖梗阻性心肌病梗阻位置位于心尖部侧壁和前壁,本病发生肥厚部位和经典肥厚型心肌病部位不同,症状有所不同。临床常见于30-50岁人群,以男性居多,发病率占肥厚型心肌病总数的16.8%。因肥厚位置并不发生在左心室流出道部位,所以一般不引起心脏射血能力下降,症状较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常体检时发现,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医院做心室造影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 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于冠心病的胸闷、胸痛等症状,但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症状相对较轻微,预后相对较好,很少会出现严重的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故极少发生猝死的情况。
    2023-08-01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表现(视频)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表现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起病较隐匿,发病缓慢,一般在体检或心脏超声检查时才能发现,部分在医院内进行冠脉造影或心室造影过程中发现。因本病梗阻位于心尖部位,和经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所梗阻位置不同,所以症状相对较轻。大部分没有自觉症状,有自觉症状时,可表现为胸闷或轻微胸痛,临床中需和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的胸痛症状进行鉴别。 一般情况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而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痛症状,在活动终止后能自行终止,即胸痛时间较短,且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本病很少出现较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心脏并发症,如严重心衰、心脏性猝死等。对于症状较轻、动态心电图检查没有发现有心律失常,且家族中也未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主要以观察为主,无需积极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023-08-01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存在心肌肥厚、心脏梗阻两个特点,心肌肥厚和心肌梗死相互影响,故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心脏肥厚引起的类似缺血症状,和梗阻引起的猝死风险增高进行。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β受体阻滞剂,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从而减轻胸痛、胸闷等症状。另一类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上述两种药物主要是改善心脏症状。 但心脏猝死风险多由于心脏内外压力差导致,因心脏出口梗阻后内部压力非常大,外部压力小,压差越大则猝死风险越高,所以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科心肌切除术,可将梗阻位置心肌切除掉。另一种是内科微创介入,将心肌损毁,从而可减少猝死风险。
    2023-08-01
  • 心肌致密化不全会遗传给孩子吗(视频)

    心肌致密化不全会遗传给孩子吗
    心肌致密化不全既可散发,又可呈家族聚集,是否会遗传不能一概而论。散发指家系中只有单个人出现特殊病例,如心肌致密化不全疾病,在上一代或下一代中不会遗传。家族聚集现象,是指在某一个家族中发现一个病人,在上辈查找可找到类似病例,表明符合一定家族遗传规律。 当发生心肌致密化不全时,散发或家族聚集两种情况都可以发生,有30%-50%的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所以对于此类病例进行基因图谱制作非常必要,因为基因图谱可以绘制出遗传规律,从而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病情符合哪一种遗传规律,并且基因检测也可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突变基因。如可提前预测怀孕之后的胎儿是否有致病基因,故提示患者在胚胎期做好相应准备,为优生优育计划提供相应支持。 另外,心肌致密化不全遗传模式既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以是X染色体遗传,还可以是线粒体遗传。在婴幼儿和青少年较早期阶段发生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一般X染色体遗传。而在成年后才发病的患者往往是常染色体遗传疾病,目前已经发现有17种致病基因与该种心肌病发病有关。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多大年龄才能看到(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遗传多大年龄才能看到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早期时,并不容易发现有心肌肥厚,通常是在体检或者进行遗传咨询时才发病。而在基因方面,这种基因突变并没有确定下来,遗传年龄并没有明确。 但通过临床观察,最常见发病年龄区间段是30-50岁,所以建议大家做遗传咨询。只要上一代或下一代家人出现肥厚型心肌病,应及早进行遗传咨询,评估自身发病概率。下一辈人并不是100%会出现遗传,是否遗传需用概率学理论解释。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呼吸困难怎么办(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呼吸困难怎么办
    肥厚型心肌病导致的呼吸困难在活动后最常见,首先要停止活动,使心跳逐渐减慢,心肌收缩率减低,从而使心肌需氧量下降。再就是可通过药物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如果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或即使没有运动也会有缺氧症状,说明病情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导致的呼吸困难,最主要是由心脏供氧和需氧之间失衡导致。肥厚型心肌病因心肌变得肥厚,需氧量因此增加,但供氧只取决于心脏外面冠状动脉一些细小血管的供血,当需氧量增大而供氧量并未随之增大,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所以可采取减少心肌耗氧,或者增大冠状动脉供氧的方法改善。
    2023-08-01
  • 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先天性肥厚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药物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并发症。肥厚型心肌病用药种类非常少,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当肥厚型心肌病发展到最后出现心衰时,就需要进行抗心衰治疗,抗心衰治疗和普通心衰治疗基本一致。若并发有房颤发生,要注意抗心律失常治疗和预防血栓治疗; 2、非药物治疗,主要指各种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是减轻梗阻症状、减少或者降低猝死风险。最传统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外科心肌切除术,可切除梗阻的心肌、减轻流出道梗阻,从而降低猝死风险。较新式微创介入的方法有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都是在于微创,并且可以重复进行手术,创伤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 除此之外,有一些新治疗理念正在实践,即通过改变心脏的传导顺序降低流出道压差,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得到公认。
    2023-08-01
  •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怎么进行(视频)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怎么进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主要分为左侧旁路、右侧旁路和中间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速。上述三种室上速均可用射频消融方法进行治疗,且可取得较高的预期成功率,一般在90%-9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时,通常创伤非常小,在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放置消融导管进入心脏,通过各种刺激找到发病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射频消融可理解为热损伤,将心脏某点的病灶烫坏,该部位的热损伤会形成瘢痕。 在术后主要关注心脏中损伤的心肌是否会自动转变成瘢痕,以及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口是否出血。一般情况下,必须等到压迫止血才能出手术室,回到病房后用沙袋在穿刺口压迫止血4-6小时,不再让穿刺口继续出血。因该穿刺口从皮肤直接穿刺到深静脉,等于将静脉开口,若未能很好压迫,会发生出血并发症。一般压迫一晚上,穿刺口长得较结实,多不会再出血。所以能否出院取决于穿刺口能不能愈合,一般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但若伴有其它疾病,牵涉其他疾病治疗,出院时间则不定。
    2023-08-02
  • 严重心肌病指的是什么(视频)

    严重心肌病指的是什么
    严重心肌病指一组疾病,而非单个疾病,所以评估心肌病是否严重,要明确是否会引起严重临床后果、是否会导致心脏性猝死,或者出现不可逆转并发症。心肌病包括遗传性心肌病、获得性心肌病和混合性心肌病,临床按体征分类,常见心肌病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扩张型心肌病指当心脏扩大到一定程度,心肌收缩力可随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肥厚型心肌病是指心脏肌肉变厚,貌似心肌收缩率会随之增加,但事实上心腔会变小,最后心脏本身肌肉增厚,而导致需氧量增加,肥厚的心肌将心脏出口变小,导致心脏射血出口受到梗阻,因此射出来的血量就减少,不能满足身体需求,会出现相应症状,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运动性猝死。事实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2023-07-31
  •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怎么治疗(视频)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原发性心肌病包含几十种疾病,故为一类疾病或者一组疾病统称,而不指某个单一疾病。遗传是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原发性心肌病通常会发展为心肌最终的扩张、变厚或变薄,所以本病的治疗,都是针对上述病理过程进行。心脏肥厚或者肥大是心室重塑过程,所以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通常有效,大部分原发性心肌病都选用以上两种基础用药。当心肌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心力衰竭,此时心衰治疗就变成最终的主要治疗目标。心衰治疗包括强心治疗、利尿治疗和扩血管治疗,以此改善心脏的循环负荷。 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药物和器械治疗,如有一些心肌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若出现心跳减慢,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而且心衰最终阶段需要进行主动脉的球囊反搏或者人工心肺治疗。当出现严重、恶性,甚至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安装体内自动除颤仪预防猝死发生。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