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文

  • 垂体瘤卒中MRI判断(音频)

    垂体瘤卒中MRI判断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磁共振检查是诊断垂体瘤卒中的公认的最佳标准,瘤内出血表现为T1像和T2像均呈高信号,瘤内坏死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此外,磁共振还能反映垂体腺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肿瘤的侵袭性,对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另外,CT也是比较广泛用于诊断垂体瘤卒中的手段。在出血早期6个小时以内没有明显异常,6小时以后表现为高密度影,一般表示出血。坏死与囊变则为低密度表现,CT增强以后出血与坏死区不强化,而肿瘤组织和残余垂体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 垂体瘤卒中能治好吗(音频)

    垂体瘤卒中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垂体瘤卒中就是指垂体腺瘤突然出血或者梗死,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症状,例如突然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垂体瘤卒中跟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一样,首选就是手术切除,目的是切除肿瘤及坏死组织,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特别是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尽早手术。但是,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以及术后的并发症,例如高热、电解质紊乱、癫痫发作,甚至尿崩症等情况。垂体瘤在手术过程中很难达到完全的切除干净,所以有一定的复发率,再加上术后的并发症。垂体瘤卒中很难在治疗上能够达到彻底的治好。
  • 垂体瘤术前术后护理要点(音频)

    垂体瘤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垂体瘤术前要常规行磁共振检查,了解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行内分泌学检查,邀请眼科配合检查视力视野,了解患者电解质的情况,术前3天应用激素,术前1日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术前1日下午进行剪鼻毛备皮。术后的护理要点,术后要等待患者完全清醒以后拔管,防止咽部渗血误吸入气管或者舌后坠。术后要到神经重症病房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密切监测患者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的出入量,同时密切监测电解质的变化。术后要补充激素,防止垂体功能低下。如果出现脑脊液鼻漏,嘱患者平卧,必要时医师给予腰大池穿刺引流。术后适当的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 颈髓脊髓空洞症怎么治疗(音频)

    颈髓脊髓空洞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空洞症最常发生于颈段及胸段,常位居于脊髓断面的中心,但也可呈偏心发展。对于脊髓空洞症的治疗,目前手术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颈段脊髓空洞症,大约50%-70%的患者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常采取后颅窝枕下减压术,术中根据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情况,决定打开椎板的范围,切开硬脑膜,在手术显微镜下于脊髓后正中沟切开,缓解脊髓积水状态。如果小脑扁桃体下疝明显,可在软膜下切除部分扁桃体,其后行寰枕部硬脑膜减张修补治疗。术后常常要戴颈托,翻身时呈轴位翻身法,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严密观察四肢的活动情况,注意观察感觉平面,警惕有无脊髓血肿的发生,给予神经营养性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脱水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是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被动活动,术后1-2日给予切口换药,如果体温升高者可以行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化验检查。
  • 脑卒中如何治疗(音频)

    脑卒中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首先要明确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这两种情况的治疗原则不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要根据出血原因、出血量的大小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出血量较小,给予控制血压、止血、脱水、消肿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让血肿慢慢自行吸收。如果血肿量较大,可能需要开颅清除血肿或者穿刺引流。如果血肿量大到引起患者昏迷、瞳孔散大等脑疝状态,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需要急症开颅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目前一般采取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等治疗措施。后期的药物治疗一般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等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以后,如果留有肢体活动不灵的后遗症状,需要给予康复治疗,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三级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来说,一级预防,主要是改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少摄入食盐、少油,多食蔬菜水果,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减轻体重等等各方面。二级预防,主要是积极的药物治疗基础疾病,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情况下,积极的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稳定。三级预防,如果出现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发展,比如有血管狭窄,有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给予手术或者介入治疗,减轻血管狭窄来达到预防卒中的目的。
  • 脊髓脊膜膨出能治愈吗(音频)

    脊髓脊膜膨出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脊膜膨出是脊柱裂的一种临床分型,除具有脊膜膨出的特点外,其自身的特点是膨出的囊内容物含有畸形的脊髓或者神经根从裂孔处膨出,并且与囊壁或者周围的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所以,此型的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以及肛门、膀胱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症状。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在于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的粘连,防止神经组织受牵拉,修复软组织缺损。但是对于已经存在的下肢瘫痪以及不能控制大小便的神经功能症状,术后也常常难以恢复正常,有的甚至出现脑积水等并发症或者原有的症状加重。对于脊柱裂的其他分型,预后最好的是脊膜膨出,而预后最差的是脊髓膨出。
  • 脊膜膨出症怎么治疗(音频)

    脊膜膨出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膜膨出是先天性脊柱裂的一种临床分型,是脊膜自骨裂缺损处呈囊状膨出,其中含有脑脊液,不含脊髓神经纤维组织,脊髓及神经根的形态和位置是正常的,表面皮肤完整。对于脊膜膨出采取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手术一般在出生后1-3个月内实施,如果伴有囊肿壁破溃已有感染或者脑脊液漏者,应积极的抗感染,争取创面清洁或者接近愈合时再实施手术。术后患儿一般采取俯卧或者侧卧位,臀部略抬高,切口敷料上用小沙袋加压,促进切口愈合,防止脑脊液漏。
  •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方法(音频)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大孔区的先天性或者继发性的骨畸形,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其治疗多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于隐性的颅底凹陷症,即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者,嘱患者防止外伤,一般不需手术,需要定期复查。对于显性的颅底凹陷症,即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压迫症状者应行手术,手术的目的解除神经受压。在麻醉或者安置手术体位时,要避免头部过伸,加重对延髓的损害而导致呼吸停止或者死亡。手术时要做枕下的广泛减压术,必要时还要切除第1-3颈椎的椎板,并且要在显微镜下切除硬脑膜以及硬膜下的粘连,最后以自身的筋膜或者人工硬膜整形、扩大、修补硬脑膜或者硬脊膜。
  • 脑垂体瘤术后护理常规(音频)

    脑垂体瘤术后护理常规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垂体瘤手术一般是经鼻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所以术后的护理常规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术后鼻咽部仍有少量的渗血,所以要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管,防止咽部渗血误入气管以及舌根后坠而窒息。第二点,手术后的患者常规要到神经重症病房监护,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第三点,尿崩症是垂体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手术后要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以及24小时的出入量,同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第四点,肿瘤对正常垂体的压迫以及手术,有损伤正常垂体的可能,术后要注意激素的补充,预防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第五点,脑脊液鼻漏也是垂体瘤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中鞍膈遭到破坏,出现鼻漏,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要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的时候进行腰大池引流。第六点,经鼻蝶手术的患者,术后鼻腔常塞凡士林纱条,术中只要鞍膈保持完整,一般在术后2日可以拔出纱条。第七点,经鼻蝶手术是一个相对无菌的手术,手术必须适当的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