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 一晚上起夜几次算正常(音频)

    一晚上起夜几次算正常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夜间起来排尿的频次0-1次是正常,如果超过1次以上属于异常表现,当然要排除夜间饮水过多或者服用利尿剂等因素引起。在通常情况下正常人一般晚上不起来排尿或者仅仅起来排尿1次,如果存在疾病就可以出现多次排尿,比如泌尿道的感染,这时泌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敏感性提高,膀胱内存取少量尿液即可产生排尿刺激感,故而会出现夜间排尿频次增多。也可能是因为泌尿道存在结石、肿瘤等,造成泌尿道内持续性刺激,故而引起频繁的夜间排尿频次增多。男性夜间排尿频次最多的原因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症,腺体增生突向膀胱腔刺激膀胱三角区,就可以产生明显的尿频症状,而女性多见于盆底脏器脱垂,常见于绝经以后的女性夜间比较容易频繁起来上厕所。
  • 怎样锻炼膀胱功能(音频)

    怎样锻炼膀胱功能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训练膀胱功能的方法:1、可使用提肛、缩肛的动作来进行锻炼,肛门收缩并上提,每次做5-8个,5-8个为一组,一天做5-10组,长期训练来达到改善膀胱颈部收缩功能的效果;2、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以通过间断夹闭导尿管来训练膀胱功能,夹闭的时间以1.5-2小时为宜,每次夹闭后,开放以后放出的尿量为150ml左右为宜,起初可能需要进行试验,随着逐渐掌握规律,可以达到比较好地掌握量和时间的效果,经过间断训练,可以改善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3、深蹲或者上楼梯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避免盆底淤血的状况,来达到改善膀胱功能的作用。
  • 逼尿肌无力怎么治疗(音频)

    逼尿肌无力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出现逼尿肌无力,需要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以后,针对病因来处理。 1、神经源性膀胱,常见于支配膀胱逼尿肌的神经功能受损,出现逼尿肌收缩无力。 如脑出血、脑梗塞、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或者脊髓损伤等,都需要治疗原发病。 如治疗脑出血疾病、治疗脑梗塞、治疗脊髓损伤,并纠正血糖,改善周围神经功能、营养神经功能等治疗,恢复比较缓慢或者无法恢复的可能。最终需要进行腹直肌转移膀胱逼尿肌收缩来进行治疗。 目前此手术方法尚不成熟,国内尚无大面积开展的经验。 2、如果出现膀胱过度充盈,导致逼尿肌疲劳,出现收缩乏力,建议给予留置导尿管、间断夹闭、训练膀胱功能。 留置导尿管留置2-4周,期间可以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连续口服一个月,或者口服多潘立酮片,连续口服一个月。一个月后拔除尿管,来观察逼尿肌收缩力量是否恢复。
  • 导尿术的目的(音频)

    导尿术的目的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导尿术的目的: 1、缓解患者因为各种尿路梗阻疾病,导致无法排尿、疼痛或者生活质量下降。导尿后将膀胱内尿液引出,再进一步治疗相关梗阻性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2、用于抢救病人时计算出量时的必要项目,因在抢救过程中需要计算患者出入量,要使出入量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这时就需要留置尿管,精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3、昏迷病人常规都需要留置导尿,因昏迷患者无法自行排尿,留置导尿方便记录尿量,避免发生患者昏迷无法排尿而导致尿潴留。 4、各种手术前常规都需要留置导尿,手术时因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法自行排尿,术后麻醉未弥散前、未清醒前,都可能出现无法排尿的状态,故各类手术术前常规都需要留置尿管,保证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 小儿鞘膜积液可以保守治疗吗(音频)

    小儿鞘膜积液可以保守治疗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小儿鞘膜积液保守治疗,在出生后一周岁之内可以观察、保守,可不使用任何的治疗方法,等待鞘状突自然闭合,鞘膜积液自然吸收即可。但是超过一周岁以后则不能进行保守治疗,因为鞘状突自行闭合的可能性较小,也就是小儿的鞘膜积液属于先天性的病变,是因为胚胎发育成熟以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而导致的,一周岁以内有自愈的可能。随着人体生长发育,鞘状突逐渐闭合发生在出生后6个月之内,6-12个月之间闭合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一周岁以后则没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其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药物治疗,也不需要使用疝气带或者局部压迫等物理治疗的方法。如果使用局部压迫或者疝气大等治疗,有可能造成局部纤维瘢痕增生、弹性变差,甚至男童发生精索粘连的可能。
  • 儿童鞘膜积液必须手术吗(音频)

    儿童鞘膜积液必须手术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儿童的鞘膜积液绝大多数都是先天性鞘膜积液,如果不经过手术修补一般都不能自行愈合,所以都需要手术治疗。术前都会进行详细的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鞘膜积液是否与腹腔相交通,如果与腹腔交通必须手术,如果不与腹腔交通可以进行临床观察。但是儿童的鞘膜积液几乎都与腹腔交通,它们是在出生过程中胚胎发育尚不完善出现鞘状突未闭合,就会出现腹腔与鞘膜腔相交通,腹腔内少许的渗液就会经过鞘状突流向阴囊或者精索之内,而出现阴囊或者精索肿胀的表现。鞘状突会随着患儿机体发育其开口口径逐渐增大,早期以流出积液为主,后期可以出现肠管或者网膜坠入阴囊而逐步发展成腹股沟斜疝。
  • 九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摔到后脑勺怎么办(音频)

    九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摔到后脑勺怎么办
    讲解医师:王海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中医医院小儿外科
    如果9个月的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摔到后脑勺,这种情况非常常见。首先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有没有昏迷、嗜睡、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的情况。如果有,就要尽快到医院做头颅CT检查,明确有没有颅底骨折或者颅内出血。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可以在家里密切观察,一般后脑勺受伤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甚至起一个大包,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对起包的地方冷敷,可以用冰块、凉毛巾敷在起包的地方。如果48小时之后还不消肿,可以在受伤的地方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热敷,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
  • 精索静脉曲张怀孕能要吗(音频)

    精索静脉曲张怀孕能要吗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精索静脉曲张怀孕后当然能要。并非所有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都会存在有精液质量的异常,如果有精液质量的异常,则此时不能使女方受孕,所以能使女方受孕,此时证明精液质量是属于正常的情况。所成熟的胚胎属于完全正常胚胎,不会发生胚胎畸形,或者对胚胎产生任何的损害,所以患者可以等待胚胎自然成熟,自然分娩不会对患者的怀孕有任何影响。怀孕的时候建议遵照妇科制定产检计划,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进行遗传疾病的筛查即可。一般在怀孕前三个月属于胎儿的致畸敏感期,此时需要注意避免接受有毒、有害的射线或者药品等,以免发生胎儿畸形。怀孕三个月之后发生胎儿畸形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需要进行相关遗传病学的检测,如唐氏筛查或者胎儿四维检查等,来进一步的明确胎儿发育是否为正常。
  • 膀胱低级别上皮细胞癌存活率多少年(音频)

    膀胱低级别上皮细胞癌存活率多少年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存活的概率大约5年生存率为60%-70%。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患者及其不同内科疾病的患者,其存活率也并不相同,需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综合的评估。 一般低级别的尿路上皮癌相对恶性程度略低,但是只要是癌症,目前尚没有达到基因层面根治的手段只能通过手术,手术以后的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进行定期的随访后观察。 如果出现局部复发或者转移,则及早发现可及早治疗。一般肿瘤即癌症的生存率,均以3年或5年的生存率进行统计,从流行病学来进行大标本的统计,获得初步的5年生存率。 膀胱尿路上皮癌级别越低则恶性程度越低,所以5年生存率相对比较高。
  • 膀胱癌高级别浸润性灌注用药(音频)

    膀胱癌高级别浸润性灌注用药
    讲解医师:王海龙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膀胱高级别浸润性癌可以使用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化疗,也可以选择吉西他滨或者表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卡介苗的效果相对比较好,不但能够降低膀胱癌的复发概率,同时能够降低复发以后的级别。 也就是它可以降低复发以后的恶性程度,由高级别降为低级别的可能性提高,但卡介苗费用较贵,而且比较难购买。卡介苗灌注入膀胱以后可以造成膀胱局部的免疫原性反应,而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等,造成癌细胞被杀灭。 即便长期灌注卡介苗以后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复发的级别也会一定的降低,所以有条件者可以尽可能的选择卡介苗进行灌注。但是吉西他滨及表柔比星等,也可以明显的降低膀胱高级别癌的复发概率,也可以作为首选的用药。 在卡介苗灌注时,患者必要时需要口服抗痨的药物预防发生结核的可能。而吉西他滨的刺激性相对比较小,表柔比星可以造成明显的化学性膀胱炎,造成黏膜灼伤的程度比较重,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条件及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