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 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视频)

    胃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患者出现胃息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是否需要住院,一般要依据胃息肉体积大小、性质以及是否多发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具体如下:1、病情较轻:如果患者属于青壮年,自身恢复能力较强,胃息肉属于单发且体积较小,属于良性炎性息肉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完全可以在门诊进行胃镜下胃息肉切除,不需要进行住院治疗;2、病情较重: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心脏病以及肺功能阻塞等基础疾病,进行门诊治疗创伤性较大,且患者胃息肉属于多发,需要长时间操作,胃息肉体积较大或胃息肉已经伴明显癌变倾向,不适合在门诊进行治疗,建议收治入院完善相关凝血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后,再进行胃镜下胃息肉切除。如果切除后的病理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要再次行微创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是否适合需要住院进行胃息肉切除,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
    2023-08-01
  • 人血白蛋白治疗腹水有效果吗(视频)

    人血白蛋白治疗腹水有效果吗
    人血白蛋白是临床治疗腹水较为有效的药物之一,但是并不是每个人输液后均会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的腹水量较少,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较强,外源补充白蛋白量较少时,即可以起到提高血管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的效果。服用或者静脉输注白蛋白时 ,一定要加强口服或静脉应用利尿剂,可以促使体内的腹水较快地排出体外。肝脏恶性肿瘤晚期或者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肝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明显下降,腹水量较多,还有较多的胸腔积液。如果单纯输注外源白蛋白的量较少,并不能起到促进腹水消退的效果。如果患者查血白蛋白指标<28g,需要每天输注2-3瓶白蛋白。如果达到35g以上,可以停止输注白蛋白,改成口服利尿药,即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023-08-02
  • 彩超能看出肠梗阻吗(视频)

    彩超能看出肠梗阻吗
    彩超检查是否可以发现肠道梗阻,要依据肠梗阻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肠管没有广泛扩张以及出现大量积液,患者肠壁没有水肿、增厚,进行彩超检查难以发现,通常选取腹部CT或者立位平片进行肠道梗阻的评估;2、完全性肠梗阻:如果肠梗阻由于肿瘤造成肠道完全堵塞,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液体和粪便淤积在肠管,会造成肠管明显扩张,患者有明显腹痛、腹胀,出现较多腹腔渗液,彩超检查可以清晰发现肠道扩张,以及肠管内绒毛发生黏膜型病变,可以明确肠道梗阻的诊断,但是对于肠梗阻发生的原因不能确诊。肠道梗阻的首选检查是X光片、CT或者胃镜、肠镜,可以进行客观分析。
    2023-08-02
  • 乳腺纤维瘤的人容易得乳腺癌吗(视频)

    乳腺纤维瘤的人容易得乳腺癌吗
    临床上乳腺纤维瘤的患者,有可能也会发生乳腺癌的情况。乳腺癌的发病并非与乳腺纤维瘤密切相关,而是与个体差异,以及乳腺肿块的具体性质有一定关系。如果患者的乳腺纤维瘤属于良性病变,此时进行彩超或磁共振、钼靶检查,乳腺纤维瘤没有明显的恶性肿瘤倾向,则可以密切观察局部的纤维瘤病情变化。如果在观察过程中,纤维瘤体积增大,则发生癌变风险性较大,可以及时行手术切除。手术完成后并不意味患者不易发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后,有可能造成肿瘤细胞的反复出现,具有再次形成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因此伴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年轻女性患者容易发生乳腺增生合并乳腺的纤维瘤,属于良性病变,但并不代表乳腺纤维瘤的患者不容易发生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病主要与个体差异,以及乳腺病灶的具体情况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或传统手术,切除乳腺已经发现的病灶,避免病灶发生癌变。
    2023-08-02
  • 为什么不建议肝血管瘤做手术(视频)

    为什么不建议肝血管瘤做手术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疾病,体积较小的血管瘤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会引起疼痛、恶心、呕吐、大便困难等相关临床症状,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因此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肝脏血管瘤在短时间内增大,或者长期存在体积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如胃肠道的压迫症状,会造成患者进食后恶心、呕吐,以及肠内容物通过困难、大便排泄不畅等。这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创伤相对较大,可能会造成胆瘘、出血、腹腔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可以选择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方法,避免较大的创伤,通过阻塞血管瘤的供血管,抑制血管瘤的生长,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
    2023-08-02
  • 肝血管瘤一年后消失了是怎么回事(视频)

    肝血管瘤一年后消失了是怎么回事
    血管瘤在肝脏的良性疾病中较常见,血管瘤一旦生长,不可能自行消失和消退。在进行血管彩超或者肝脏彩超复查时,血管瘤的体积大小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均在一定的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由于每次进行肝脏彩超复查时,每个医生的经验水平不同,仪器的清晰度不同,血管瘤的诊断结果可能也会有一定变化。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小、医生经验欠缺、影像显示不清,均可能出现血管瘤消失的假象,造成血管瘤的误诊和漏诊。如果医生经验较丰富、影像显示较清晰,每次复查时血管瘤的变化则比较稳定。血管瘤是血管异常组织增生的结果,血管瘤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或者维持原有的体积,但是不可能发生自行的吸收消退。血管瘤患者也无需过度担心,由于血管瘤是良性病变,其变化通常较小,定期复查是较恰当的方法。
    2023-08-02
  • 肝脏血管瘤注意什么(视频)

    肝脏血管瘤注意什么
    肝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肝脏肿瘤性病变,因为其性质属于良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的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1、明确血管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如果血管瘤生长在肝脏实质内,通常不会受到外界刺激的创伤。血管瘤<6cm比较安全,并不会造成血管瘤的破裂出血。如果患者的血管瘤位于肝脏的周边且体积较大,直径>6cm,有可能会压迫胃、十二指肠、结肠、胆囊等肝脏周边的脏器和组织,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因此在肝脏周边体积较大的血管瘤,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避免血管瘤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2、进行动态复查:如果在体检时发现体积较小的血管瘤,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1次肝脏彩超的复查,了解血管瘤的变化情况。如果血管瘤较稳定,则可以延长复查时间,每0.5-1年复查1次即可。如果复查的过程中,血管瘤逐渐增大或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2023-08-02
  • 肝血管瘤CT增强的特征(视频)

    肝血管瘤CT增强的特征
    在增强CT的显影下,肝血管瘤表现为造影剂的快进慢出表现,肝血管瘤患者在临床上可以通过CT或彩超、磁共振等检查明确病情性质。血管瘤在平扫CT下,与肝脏的恶性肿瘤比较类似,都表现为低密度灶。所以单纯通过平扫CT不能够完全确诊血管瘤,需要通过肝脏的增强CT与肝脏恶性肿瘤进行相关鉴别。肝脏恶性肿瘤在增强CT下表现为快进快出,代谢比较快,可以与血管瘤进行区别。如果要进行肝脏血管瘤的定性,需要手术切除病灶进行病理学的化验。但是肝脏血管瘤属于良性疾病,体积较小时盲目进行手术治疗,会造成较大创伤,患者恢复通常欠佳。所以通过肝脏增强CT可以对血管瘤性质做出大概判断,通过快进慢出的典型表现,可以明确血管瘤诊断。
    2023-08-02
  • 肝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视频)

    肝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
    肝血管瘤一旦增生,不能自行吸收消退。因为血管瘤是由于血管畸形或受到外伤撞击后,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血管团,因此不能自行吸收消退。血管瘤与囊肿不同,囊肿随着内部液体的逐渐吸收,可以逐渐缩小。血管瘤的实质是大量异常增生的血管网,血管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可以随着时间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只要能够维持血管瘤病情稳定,则属于良好的状态,想使血管瘤自行吸收消退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临床上对于血管瘤,可以采取动态复查的方法。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小,没有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则可以通过彩超、CT、磁共振等检查,密切观察患者血管瘤的变化情况。如果血管瘤在短时间内增大,一定要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避免血管瘤逐渐增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2023-08-02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伴有乳腺炎的女性,依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早期:此时并没有明显的发热,仅伴有局部明显疼痛,通过血常规分析检查发现白细胞轻度升高,可以通过及时输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消炎药,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将乳房内过多的乳汁挤出,避免较多的乳汁残留引起乳腺炎加重。同时在每次哺乳结束后要加强乳头清洗,而且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宝宝口腔内的细菌通过乳头破损处进入乳管,引起乳腺炎病情反复出现;2、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已经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通过血液分析检查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提示急性化脓性感染。且通过彩超检查发现乳腺已经伴有脓肿形成,此时单纯通过静脉输液以及调整哺乳方式,不能较好的控制病情,需行脓肿穿刺或脓肿切开引流,可促进病变较快恢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