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里红

  • 什么是放射性直肠炎?(音频)

    什么是放射性直肠炎?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恶性肿瘤或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等放射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妇女的宫颈癌、外阴与阴道癌及肛管直肠癌,应用放射性的镭、钴、铯等进行照射治疗,这些放射性元素对癌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组织也有损害,损害直肠黏膜时即造成放射性直肠炎,所以因放射治疗造成的直肠炎即是放射性直肠炎,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便血,病程长者可有缺铁性贫血。
  • 溃疡性直肠炎出血怎么办(音频)

    溃疡性直肠炎出血怎么办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溃疡性结肠炎如果发生的部位局限在直肠,可以称为溃疡性直肠炎。它的病因跟溃疡性结肠炎是一样的,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典型的表现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直肠炎的时候有少量的出血也会排出,表现为鲜血便,需要与痔疮出血鉴别开。如果发生直肠的出血,可以用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如美沙拉嗪栓剂塞肛,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也可以用纱布蘸巴曲亭来塞肛,起到止血的作用。\n如果直肠部位的渗出、糜烂、溃疡范围比较大的话,也可以用糖皮质激素灌肠,保留在肛门部位,能够起到抗炎、抗过敏以及止血的效果。注意如果出血量很大,可能需要外科的干预,内镜下的治疗也是有效的,可以喷洒止血或者是电凝灼除,注意监测血色素、生命体征,出水量很大的时候要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怎么回事(音频)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成为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可以见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是胃酸分泌较高的患者,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出血,胃或者十二指肠溃疡,侵犯到脑血管,可以发生出血,表现有黑便或者是柏油样便,伴有呕吐咖啡色物质,呕吐物和便潜血阳性。\n如果出血量很大、很急的,也可以形成周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出血并发症,比较容易识别,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伤口不疼痛的基础上,伴有黑便或者是呕血要高度警惕。消化性溃疡伴有出血应尽快行胃镜检查,目前认为在出血后四十八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可以称为急诊胃镜检查,目前很多三甲医院都可以做到。\n溃疡出血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喷洒药物,钛夹夹闭等治疗,也可以局部的明确的某一根小血管的出血,可以用硬化治疗。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的支持和营养的支持,禁食水,预算药物的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如果较凶险的出血,治疗也差,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回事(音频)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和克罗恩病比较难以鉴别,但溃疡性结肠炎好发在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厚重感,反复左侧的腹部疼痛、大便有黏液、血脓、排便不净感、发热、消瘦。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会分为轻、中、重度,主要是根据大便的次数、性状、发热、血常规、白蛋白的数量等综合判断。\n溃疡性结肠炎是比较困难的疾病,当情绪紧张、劳累的时候会反复发生,病人往往伴有精神、情志的异常,就是酷似焦虑症的样子。溃疡性结肠炎首选是柳氮磺嘧啶药物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果糖皮质激素还依赖,可以选择免疫抑制剂,是持久战。中医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有灌肠、口服还有外用的方法,都有疗效可以综合应用。
  • 直肠息肉会癌变吗(音频)

    直肠息肉会癌变吗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属于大肠息肉的一种类型,发生在直肠的部位,由于该部位大便比较干结,刺激比较大,所以有部分较大的息肉是可以发生癌变的。在内镜检查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一般有可能发生癌变的息肉个比较大、基底比较宽,表面可能会有糜烂、出血,取活组织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有没有肿瘤细胞,超声内镜可以观察病变的范围,累及的是黏膜层,还是黏膜下层,甚至到肌层,能够更有利于鉴别息肉的良性与恶性的问题。\n直肠息肉因为有癌变的潜能,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是建议尽快进行内镜下治疗的。如果是炎性肌肉、增生性息肉,还可以继续观察,择期手术、内镜下治疗也是可以的。平常要注意饮食比较均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沾烟和酒,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有憋大便的习惯,有便意就尽快去排,防止干结的粪便反复刺激、摩擦息肉表面,而诱发癌变的发生。
  • 直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些什么(音频)

    直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些什么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是发生在直肠黏膜的赘生物,主要是采集采取内镜下的治疗。治疗以后要注意在短期内清淡饮食,防止大便的干结,避免便秘的发生,如果切除以后,大便频次非常多,大便稀溏,可能跟直肠的刺激有关系,就是过于敏感,可以适当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不要过量的饮水,这样大便能够稍微干结。\n如果大便稀溏、舌体胖大,可以适当用健脾的药物,有中成药,如固本益肠片、六君子丸等。如果睡眠也欠佳、心慌,可以加用归脾丸,如果大便次数偏多,还可以服用益生菌类,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三联、四联,也有二联的,像整肠生也可以选择,当然适当服用食用酸奶也对大便的收敛也有比较好的疗效,。总之,生活中要注意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寒凉的食物,少饮酒,避免暴食暴饮。
  • 直肠息肉到癌变的过程(音频)

    直肠息肉到癌变的过程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的病变,多分布在直肠的下端,呈圆形,有蒂或者无蒂广基的息肉。直肠息肉由于黏膜和腺体构成,表面一般情况是光滑,如果是受到炎症刺激、干结的粪便刺激或者机械的刺激,表面可以糜烂、出血。\n糜烂在修复的过程中间可能会发生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期状态,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具有癌变倾向,所以临床上要经常复查,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或肛门肛管,或者在肛管窥镜下边直视下进行切除。不典型增生进一步发展可以发展成原位癌,原位癌就属于恶性肿瘤。如果局限在黏膜的息肉表面的原位癌,还称为早期癌,在内镜下或直视下进行切除。如果肿瘤蔓延,可以向肌层或者周围组织蔓延,就变成进展期癌,要根据病变的范围选择其他合适的治疗手段。
  • 直肠息肉癌变后的症状(音频)

    直肠息肉癌变后的症状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由于其发生的部位比较特殊,临近肛门,里边经常是比较干结的大便,由于大便的刺激可以引起癌变,一般直肠息肉如果个体不大,没什么临床表现,但如果有发生癌变以后,病人可能会有反复的便意、里急后重感、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可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较大的癌变,占据了直肠的肠腔,引起大便变细,形态发生异常,就要警惕有肛门直肠部位的占位性病变了。\n癌变以后,表面黏膜糜烂坏死,可以出现脓便、血便,可能在大便中找到癌细胞,还有是癌变以后,病人可能会饮食习惯变化,如厌食,大便的性状和排便习惯发生变化。另外,是体型消瘦,明显的体重减轻,如果反复出血,出血量比较大,还会有贫血的症状,病人可能会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表现,如果有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检查。\n\n
  • 直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音频)

    直肠息肉手术多长时间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因为发生在直肠部位离肛门很近,手术切除的时候可以采用肛门窥器,或者直肠镜进行操作。肛门窥器操作起来会更为简便,如果是较大的直肠息肉有癌变的风险,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肛门通道进行手术治疗创伤也是较小的。手术时间根据息肉的数量大小、采取的治疗手段不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单个的较小的息肉,10分钟以内能够治疗完毕,较多的息肉当然相对的时间就较多一些。\n外科手术可能会采用腰麻,加上麻醉的时间相对就更长一些,半个小时左右。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起来熟练,使用时也会较短,经验不足的医生,操作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如果操作过程中间发生一些出血的情况需要再止血,时间相应的会要更加延长。
  • 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音频)

    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聂里红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
    直肠息肉切除一般是采取肠镜下或内镜下的治疗手段,所以创伤是比较小的,出血也比较少,在治疗以后要注意卧床休息、注意饮食。有症状的直肠息肉在手术切除以后,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尽量减少运动,尤其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减少再出血的发生,这段时间还应该注意观察肠道的反应,需要在肠道蠕动恢复之后才能够进食少量的食物,少食多餐,以流食为主。\n手术之后的第一天应禁止摄入任何食物,避免食物残渣对肠道系统造成刺激,影响到直肠黏膜的创口恢复。术后第二天可以适当的吃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并且应注意每一顿的量不宜过大,术后两周左右才能够适当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直肠息肉切除以后要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有憋大便的情况,排便的时候不要蹲过长时间,有便意的时候就要尽快去排便,避免发生便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粗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增加大便的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