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利

  •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有几种分级方法,常用hunt-hess分级法,主要针对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临床分级,分为0-Ⅴ级。0级指患者动脉瘤未破裂,可以有或没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Ⅰ级的患者只表现为轻微的头痛,轻度的颈项强直,没有神经功能障碍。\nⅡ级的患者是中等程度的头痛、颈项强直,可以有轻偏瘫及颅神经瘫痪。Ⅲ级的患者出现轻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烦躁伴有神经功能障碍。Ⅳ级的患者往往出现中度的意识障碍。Ⅴ级的患者是深昏迷、去大脑强直,往往是濒死状态。
  • 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头痛,头痛往往是非常剧烈的,患者常常描述是一生当中所经历的最剧烈的头痛。除了头疼,患者还会出现颈项强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过性的意识障碍。少数患者由于血液刺激大脑皮层,还会出现癫痫症状。\n蛛网膜下腔出血在疾病过程中如果出现再出血,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还会出现血管痉挛,造成继发性的梗死,出现偏瘫、无力、麻木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脑积水,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应该积极的给予预防。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剧烈的头痛。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措施(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措施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酗酒和吸毒等等,对于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可以有效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此外,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瘤,因此筛查和处理高危人群尚未破裂的动脉瘤,可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破裂的动脉瘤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每年新发动脉瘤的概率大概为1%-2%,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远期的影像学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果在动脉瘤破裂前就对其进行手术的干预,尤其是直径大于10mm的动脉瘤,则可以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带来巨大的危害。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一旦诊断,就应该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生命体征,避免用力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的通畅,以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此外,还要积极降低高颅压,主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等等,还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高纤维、高能量的食物,加强护理,预防泌尿系的感染和吸入性肺炎。药物使用方面主要使用预防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常用的是尼莫地平,它可以预防脑血管的痉挛。止血药的使用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还存在争议,如果要用的,可以短期的给予6-氨基乙酸。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瘤,因此破裂动脉瘤的外科和血管内的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早期应该就进行脑血管造影,如果发现动脉瘤,应该积极进行外科的干预。此外,还要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些并发症,如脑积水、癫痫的预防等等。
  • 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吗(音频)

    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吗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部分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有遗传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亲属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性高于一般人群,其父母的危险性为19%,同胞为12%。\n如果患者的一级亲属活到90岁时,累计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大约为50%,但不意味着父母患阿尔茨海默病,其子女一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因此,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 偏头疼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偏头疼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头疼主要分为无先兆的偏头疼和有先兆的偏头疼。典型的偏头疼应该是有先兆的偏头疼,就是患者可以表现为一侧的眼前的视觉的障碍,可以有眼前闪光和不成形的一个物体,而后出现同侧的头疼。这种头疼为搏动样的头疼,就是跳疼,可以伴有恶心呕吐。而无先兆性偏头疼是最常见的偏头疼类型,约占80%。发病前可以没有明显的先兆,也有些病人可以出现疲劳、打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也是头疼反复的发作的一侧或者双侧额部或者颞部的疼痛,是呈跳动性的,也呈波动性的,疼痛持续时伴有紧急收缩,可使症状复杂,有些病人还有伴有恶心呕吐等等。其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偏头疼,像偏瘫型偏头痛,还有一些眼肌麻痹性偏头疼等等。
  • 偏头疼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音频)

    偏头疼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遗传因素,目前认为有60%的偏头疼病人是有家族史的,其亲属出现偏头疼的风险也是一般人群的3到6倍。另外可能与内分泌或者代谢因素有关,因为偏头疼好发于女性,而且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发病。还有认为可能跟饮食和精神因素等有关,尤其是含有酪氨酸高的食物,如奶酪、红酒、葡萄酒等可以诱发这种偏头疼。偏头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分为缓解期和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或者终止头痛,缓解这种症状的发生。我们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的止疼药,如非甾体类的抗炎药和阿片类的药物。非甾体类的抗炎药主要是我们熟悉的布洛芬等药。特异性的药物包括麦角类的制剂和曲普坦类的药物。另外还可以选用一些像丙戊酸钠、托吡酯等类药物,也可以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怎么治?(音频)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主要是指免疫异常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不包括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慢性缺血症。如果患者是中枢神经性脱髓鞘疾病,在急性期一般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激素的副作用,也可以采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连用5天,在极端的情况下,还可以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在缓解期,根据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多发性硬化多采用免疫休息治疗,如干扰素等。神经脊髓炎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 什么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音频)

    什么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它是一种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通常发生在感染后、出疹后或者疫苗接种以后,其病理特征为多灶性的弥散性的髓鞘脱失,一般呈单相病程,也就是它很少复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并不完全的清楚,可能的机制就是机体在病毒感染、疫苗接种或是服用某些药物以后,这些致病因子侵犯了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其抗原性,然后使得自身抗体不能识别这种抗原,从而导致针对自身髓鞘的免疫攻击反应。
  • 什么是急性脊髓炎?(音频)

    什么是急性脊髓炎?
    讲解医师:孙庆利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的,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绝大多数的患者是在感染以后,或者接种疫苗以后发病。临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的瘫痪,常常表现为截瘫,还有各种感觉的缺失,膀胱、直肠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也就是尿便障碍。如果病变迅速上升,可以波及到延髓,称为上升性脊髓炎。如果脊髓内有两个以上散在的病灶,称为播散性的脊髓炎。它的治疗上主要是急性期,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恢复期可以进行康复的治疗,加强肢体的运动,一般很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