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剑

  • 川崎病好了后能做剧烈运动吗(音频)

    川崎病好了后能做剧烈运动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绝大部分患者的川崎病好了以后,可以做剧烈运动,跟正常的孩子一模一样。只有少部分川崎病好了以后不能做剧烈运动,这部分就是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病变的患者,主要是指合并有大型或者巨大的冠状动脉瘤,或者心电图上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出现冠状动脉狭窄的川崎病患儿,这类患儿好了以后,终生禁止做剧烈运动。\n这类患儿容易造成心肌缺血,或者造成心肌梗死的情况,而且由于心肌长期处于冠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会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变等。因此,出现巨大冠状动脉瘤或者合并冠脉明显狭窄的川崎病患儿,好了以后也不能做剧烈运动,其他的川崎病患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 婴儿房缺多少可以自愈(音频)

    婴儿房缺多少可以自愈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婴儿房缺,一般内径在6-7mm以内的中央型房缺有很大的可能会自愈,往往在六岁之前都有可能自愈。但如果房缺大于7mm,自愈的可能就比较小。如何判断房缺自愈的可能,一般是每过半年要复查一次超声。\n婴儿往往在生下来到一岁、1-2岁,房缺自己长好的可能性最大。年龄大于三岁以后,自己长好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也就是说一个6-7mm的房间隔缺损,如果在三岁之前大部分没有长好,则很难自愈。如果在三岁之前基本上快长好,其自愈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 儿童体检心脏有杂音是什么情况(音频)

    儿童体检心脏有杂音是什么情况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儿童体检心脏发现杂音,不要过分紧张,需要区分对待,具体情况如下:\n1、生理性杂音:如果是听到一个Ⅰ-Ⅱ级的心脏杂音,一般来说只是一个生理性的杂音,不会有病理性的病变,往往只是儿童的心脏,像二尖瓣、三尖瓣或者肺动脉瓣有轻微的关闭不全所导致,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无害,不需要处理。\n2、病理性杂音:如果是一个Ⅲ级及以上的杂音,多半提示有先天性的心脏结构畸形,但大部分先天性的心脏结构畸形也可以治疗,比如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经过治疗以后,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预后非常好。所以听到一个Ⅲ级以上的心脏杂音,也不要太紧张,尽快去医院做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就可以。
  • 宝宝心脏房缺长好了有什么表现(音频)

    宝宝心脏房缺长好了有什么表现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如果宝宝心脏房缺长好,常可以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n第一、心脏杂音减弱或消失:最显著的表现是原来心脏有杂音,现在心脏杂音不明显或者消失,这是最明显的特征。\n第二、生长发育加快:如果心脏的房缺长好以后,可以发现宝宝的生长发育会比之前明显更快,体重增加也更快。\n第三、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频率较房缺存在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减少现象。\n第四、运动耐力增强:有的时候会发现宝宝的运动耐力,也会较之前房缺存在的时候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n当有以上表现时,可以做心脏超声来明确房缺确实长好,这些是心脏房缺长好以后的具体表现。
  • 六个月宝宝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音频)

    六个月宝宝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六个月的宝宝心脏有杂音,一般常见于以下几种可能:\n第一、生理性杂音:生理性杂音往往比较柔和,听上去是Ⅰ-Ⅱ级左右,一般可能是瓣膜的关闭不全所导致,不需要任何处理,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因此称之为生理性杂音。\n第二、病理性杂音:指这个杂音听诊是在Ⅲ级以上,比较粗糙、响亮,而且会有特征性的杂音,比如连续性的杂音、收缩期的杂音或者舒张期的杂音,往往提示宝宝有心脏结构畸形的存在,也就是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这时要尽快去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明确诊断。
  • 刚出生的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音频)

    刚出生的婴儿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如果刚出生的婴儿出现动脉导管未闭,处理方式如下:\n第一、随访、观察:可以等待动脉导管自己闭合,一般是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不是太粗,在3mm以内,并且还是左向右分流型的动脉导管未闭,没有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可以先观察,到三个月以后再做下一步的处理。\n第二、及时治疗:如果是大于3mm的动脉导管未闭,同时出现了右向左分流的情况,或者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早期干预,通过口服药物或者通过手术介入的方法,来使动脉导管闭合。\n所以,以上就是刚出生的婴儿有动脉导管未闭时的处理途径。
  •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正常吗(音频)

    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未闭正常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是否正常,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n1、左向右分流型:新生儿心脏出现卵圆孔未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一般不用担心,因为刚出生的新生儿几乎都有心脏卵圆孔未闭,往往要在出生后三个月以后才开始逐渐关闭。绝大部分的新生儿,心脏卵圆孔是左向右的分流型,这种情况下对心功能以及新生儿正常的发育等都没有什么问题。\n2、右向左分流型:这种情况下,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肺动脉高压,所以需要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具体原因,从而做到对症或者其他对应的处理,因为有的时候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很多。\n总体来说,新生儿心脏出现卵圆孔未闭不需要担心,因为绝大部分是一个生理性的现象。
  • 川崎病查血和胸片能看出来吗(音频)

    川崎病查血和胸片能看出来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查血和胸片没有办法确诊川崎病,因为川崎病的诊断依据里面并没有特异性的血指标,即某一指标特别高就可以确诊川崎病,也不能够通过胸片的特异性表现明确川崎病的诊断。\n川崎病主要以发热、结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口唇皲裂、指趾端红肿,以及超声上有冠状动脉病变等,一系列表现为特征的一类血管炎表现。因此,血和胸片当中都找不到可以确诊川崎病的指标,明确来讲川崎病通过查血和胸片不能看出来,也就是不能确诊。
  • 川崎病会被误诊吗(音频)

    川崎病会被误诊吗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川崎病有可能会被误诊,因为川崎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是非常典型,有时只有发热或皮疹,不会非常典型,像皮疹、发热、红眼睛、淋巴结肿大,不会在同一时间同时出现,有可能有些医生就会将其误诊,当成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感染性皮疹处理。\n当碰到所谓的不典型性川崎病时,临床症状更加不明显,此时误诊的机会非常大,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一旦川崎病出现误诊,有可能导致病情治疗延后,从而出现所谓的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川崎病的确会在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处造成误诊。
  • 川崎病怎样防止复发(音频)

    川崎病怎样防止复发
    讲解医师:谢利剑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内科
    川崎病一般很少会复发,其复发的机会很小,大概在1‰。当然,还是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复发,常见有如下几条:\n1、预防接种:也就是疫苗接种,在川崎病急性期过后的半年之内不主张马上进行接种,最好在半年以后再进行接种,能够避免自身免疫的过度活化,从而诱发川崎病。\n2、避免急性感染:注意在急性期之内的一个月,避免再出现很严重的急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有时再出现感染很容易再次导致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诱发川崎病复发。\n3、其他措施:以上两条最关键,但还有一些比较次要的因素,比如孩子本身有过敏史,对特定物质过敏,如对海鲜、花粉有比较严重的过敏,在川崎病急性期一个月内,要尽量避免接触上述物质诱发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n以上就是川崎病防止复发的几条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