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丽

  • 头昏眼胀是什么原因(音频)

    头昏眼胀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头昏眼胀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眼胀等,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此外还见于贫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药物中毒、尿毒症、哮喘等。抑郁症的早期也常有头晕。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所以对头晕眼胀的治疗,最根本的方法是病因治疗,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
  • 铁蛋白2000是癌症吗(音频)

    铁蛋白2000是癌症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铁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量较大的含铁蛋白质的复合物。铁蛋白不仅是一个除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的标记物之一。铁蛋白含量升高,往往与肿瘤活动及临床分期有关。越到晚期,病情越重,血清铁蛋白含量越高,如鼻咽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肾细胞癌等患者血清铁蛋白均升高。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的原因主要有恶性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铁蛋白增多,恶性肿瘤引起铁的利用不良造成游离铁蓄积、癌转移或肝细胞受损,使储存于肝细胞的铁蛋白泄露于血液中,组织坏死导致铁蛋白释放,检测结果必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并作出解释。此外,急性的白血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霍奇金病等,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此外,血清铁蛋白还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所以不能单凭数值来确诊疾病,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作出。
  • 铁蛋白高800多严重吗(音频)

    铁蛋白高800多严重吗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铁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量较大的含铁蛋白质的复合物,铁蛋白呈球形,内核为结晶性状的氢氧化铁,外核由脱铁蛋白构成。铁蛋白中的铁储存和释放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当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时,铁就从铁蛋白分子中释放出来,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都能合成并含有铁蛋白。除分布于体内肝、脾和骨髓外,甲状腺、大脑、肺、胰、肾、心肌、小肠、肾上腺及胎盘中也有铁蛋白的存在。血清中含微量的铁蛋白,正常情况下处于稳定。当体内铁增加时,铁蛋白可以摄入并储存,避免细胞内游离铁浓度过高,而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当体内铁需求量增加时,铁蛋白又可随时释放铁,供机体的需要。铁蛋白不仅是一个除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标记物之一。它的身高往往与肿瘤活动及临床分期有关。越到晚期,病情越重,血清铁蛋白含量越高。此外急性血液病、溶血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霍奇金病等,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因此如果铁蛋白高到800ug/L多,建议到医院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确定病因,并作出相应的治疗。
  • 镰状细胞贫血眼部病变的治疗方法(音频)

    镰状细胞贫血眼部病变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血红蛋白遗传缺陷病,可分若干种类,类型不同在眼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镰状细胞呈新月形像镰刀,特别是在低氧状态下更易镰变。这种镰变红细胞比正常红细胞硬,不易变形,故易堵塞视网膜小动脉,特别是周边部小动脉,造成视网膜缺血。因组织缺氧更易促使红细胞镰变,因而造成恶性循环。临床表现为视网膜缺血及其并发症,这也是其他血管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特征。治疗主要是封闭新生血管为治疗的关键,可采用氩激光或者是冰冻治疗。氩激光治疗多数病例新生血管可以完全封闭。
  • 蛋白低会导致什么症状(音频)

    蛋白低会导致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低蛋白血症好发于6个月至5岁之间的儿童,尤为断奶时,即断奶前后的婴儿。成人和老人少见。轻型病例,大多发生在60岁左右的人,患者因低蛋白血症于面和足部出现水肿,甚至波及全身。白皙的儿童皮肤有特异性皮损,开始为红斑,压之能消退,随之发生小的暗紫色斑,边界清,高于周边皮肤,压之不退色,表面发亮,触之有蜡样感,而后变成干燥棕色或黑色斑,上有裂纹。好发于受压部位,亦可发生在潮湿部位,以后不规则遍于全身。黏膜损害有口角炎,其他还有眼干燥,唇炎,口腔炎,口腔溃疡,患儿指甲变薄变软,毛发稀疏易脱落,可以有骨骼和智力发育迟缓,精神障碍,面无笑容,体重低于正常。
  •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怎么回事(音频)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又叫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和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溶血性疾病的一般症状。发作时突然寒战、高热、呕吐、腹痛等,贫血和黄疸加重,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发生大量的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在治疗方面与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基本相似,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以足量长期使用,无效病例可行脾切除术。若经过皮质激素及切脾治疗均失败者,亦可应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免疫抑制治疗,在严重溶血时可输新鲜的血液,保证尿液碱化,防止肾功能衰竭。预后取决于治疗效果和发作情况,也有较长时期不发作,处于稳定状态者。
  • 贫血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萎黄、气短乏力、少气懒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除此之外,神经系统可出现头昏、耳鸣、头疼、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的常见症状。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时主要表现。贫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对次要脏器、皮肤黏膜则供血减少。由于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另一类表现。溶血性贫血时,可引起皮肤黏膜黄染。呼吸循环系统贫血时,可发生气急、呼吸困难、活动后心悸。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还可以有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消化系统可以导致消化功能降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退。长期慢性贫血,可以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性欲减退等。
  •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原因(音频)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活体染色法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百分率表示。正常参考值成人0.5%-1.5%、新生儿2%-6%,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 溶血性贫血时,由于大量红细胞进入血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数高达20%,或更高。急性失血患者,失血后5-10天达高峰,两周后恢复正常。凡是骨髓增生功能良好患者,在给予抗贫血药后,比如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在1周左右达到高峰。 贫血越严重,网织红细胞升的越高,而且网织红细胞往往在红细胞总数恢复之前。
  • 血小板性紫癜有什么症状(音频)

    血小板性紫癜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小板性紫癜的表现,主要是以出血为主。其中皮肤出血最为常见,可以出现出血点、紫癜、淤斑。牙龈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见,因此反复的牙龈出血,或出血后止血困难,常提示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还可以出现口腔黏膜血泡。正常人可偶尔发生鼻衄,但鼻衄合并其他出血症状时,长提示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可以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等。泌尿道出血可以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生育期的女性可以出现月经过多,老年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拔牙或手术后也可出现出血、或伤口、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关节出血、肌肉及深部组织血肿比较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较少发生,但却是血小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常见死亡原因。
  •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是怎么回事(音频)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是指血液中循环抗凝物质增多,包括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抗凝药物过量、狼疮抗凝物质等,引起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部分血友病患者反复多次输新鲜血浆全血,或抗血友病球蛋白产生因子Ⅷ的抗体,或者伴随免疫反应或免疫反应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青霉素反应等。医源性的抗凝物质,主要是肝素,及双香豆素抗凝药。健康妇女在妊娠后期,或产后一到数月内,产生因子Ⅷ的抑制物,都可以造成获得性抗凝物质增多症。临床表现,随着原发病的不同而不同。出血表现,与抗凝物质对凝血因子灭活程度而定。抗因子Ⅷ抗体严重者,可使因子Ⅷ活性下降为零,典型血友病的出血症状,可因严重的出血死亡。因子Ⅵ及因子Ⅷ,临床出血症状较轻,但有外伤或手术后可能出血较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抑制物,临床上无显著的出血,但外科手术中,可出现出血并发症,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需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