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航

  • 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打嗝的原因(音频)

    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打嗝的原因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有部分心脏供血不足的患者,是会引起打嗝的。尤其是右冠状动脉病变导致下壁缺血,或者患者因为缺血发生右心衰竭,就很容易引起消化道淤血,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表现为打嗝,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多种临床表现。严重的下壁心肌缺血会导致急性的下壁心肌梗死,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会刺激心包和膈肌,引起打嗝不止的症状,同时也可能还会伴有恶心以及腹部饱胀感。这时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个别导联的ST段出现抬高的情况,就可以明确诊断。这时要到急诊科就诊,在改善下壁缺血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加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缓解打嗝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 女性低血压能献血吗(音频)

    女性低血压能献血吗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女性低血压患者可以献血,但是如果出现经常头晕、头疼、黑蒙、乏力,甚至有晕倒现象的女性低血压患者就不太适合献血。女性经常会出现低血压,这是女性的特性之一。如果低血压的患者献较多的血,就会导致容量不足的发生。对于正常女性来说,献血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一旦对容量非常敏感的女性,献血之后会加重头晕、乏力,甚至加重黑蒙,有的女性献血之后会出现晕倒的情况。因此,如果女性的体质比较弱,经常会有低血压导致的头晕、头疼以及其它不适。建议这样的女性不要过多、过频繁的去献血,每次献血的毫升数也不要过大。
  • 青少年的低血压怎么办(音频)

    青少年的低血压怎么办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如果青少年出现持续性的低血压,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明确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临床中常见的病理性低血压,原因包括消化道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化验,以及相关的内分泌化验,明确上述诊断。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就要进行甲状腺素的补充,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必要时要给予输血治疗。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就要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补充。低血压导致头晕发作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果青年人运动量过大、出汗增多、容量不足、喝水较少、睡眠较差,也可以引起低血压的发生,这属于低血压的生理性改变。需要补充能量、好好休息、尽量改善睡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方案的制定。
  • 男性低血压的危害(音频)

    男性低血压的危害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如果男性出现低血压,可能会导致重要脏器出现供血不足。如果出现了脑供血不足,男性就会表现为头晕、头疼、黑蒙、视物模糊,而严重者将会出现晕倒等情况。如果是非常显著的低血压,还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会出现脑梗死发生。\n如果是肾脏出现了低血压低灌注,就会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而此种肾功能不全若持续存在,将会造成肾功能不可逆损伤。因此,男性出现低血压,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最好是到心内科或急诊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寻找低血压的原因。在临床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严重腹泻、纳差、感染等,若诊断明确,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和救治。
  •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理性改变,人体健康的动脉是富有弹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的老化、危险因素的破坏,动脉壁就会逐渐的变硬,这种情况通常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最终会形成斑块。由于在动脉内膜内集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主要影响身体的大动脉、中动脉,如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一旦供应重要脏器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导致血管狭窄、脏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功能改变。
  • 什么是粥样动脉硬化(音频)

    什么是粥样动脉硬化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发病,其确切病因目前还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病因的疾病,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造成,这些因素也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目前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吸烟、体力活动减少等,其中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在损伤的内皮下沉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不断隆起,形成血管的严重狭窄。而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可以导致内皮细胞出现一定的损伤,遗传因素也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凋亡,可以启动脂质的沉积。
  • 动脉硬化斑块怎么清除(音频)

    动脉硬化斑块怎么清除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在医学领域中,动脉硬化的斑块是无法祛除的,只能通过药物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在临床中有以下几类药物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在临床中最常用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代表药物有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n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的水平,还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速度,还可以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还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替格瑞洛片等,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一旦出现破裂,就会产生血小板血栓,而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防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 肺动脉高压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音频)

    肺动脉高压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在疾病终末期可以导致患者因右心衰竭而出现死亡。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可以涉及多种的临床状况,它可以使本身的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复杂化。临床中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指标定义为,在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查测得平均肺动脉压力≥25mmHg。肺动脉高压的症状特异,出现双腿、双足肿胀,胸痛、昏倒、饱胀感、腹痛、咳嗽、咯血等,均有可能是肺动脉高压造成的。
  • 肺动脉高压怎么治疗(音频)

    肺动脉高压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多见于以下几个药物,首先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主流药物,包括波生坦、安立生坦等等。其次,还包括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依前列醇、伊洛前列素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可以延长一氧化氮的血管扩张作用。\n手术治疗包括纠原因进行根治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可以进行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的程度。还可以见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这时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以及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肺血管再血管化治疗。如果是风湿免疫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可以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基础上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从而降低肺动脉的压力。
  • 吃什么促进室缺自愈(音频)

    吃什么促进室缺自愈
    讲解医师:朱航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室缺的自愈和饮食没有相关性,室缺如果能够自愈,和室缺的位置、大小,以及分流的情况有关。室缺是室间隔缺损的简称,而室间隔缺损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之一,会困扰新生患儿的健康,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n当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室间隔未能完全、及时的融合,出生之后就会在室间隔遗留一个异常的通道,临床称之为室间隔缺损。如果室间隔缺损三岁之前未能自愈,也就失去了自愈的机会,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或者心外科门诊就诊,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内科可以进行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手术,而外科需要开胸进行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