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里红

  • 胃肠炎饮食的注意事项(视频)

    胃肠炎饮食的注意事项
    胃肠炎患者饮食应注意以下几个常见方面:1、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由于患者胃肠功能不好,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所以建议食用咸的菜粥。应避免食用甜粥,因为糖分增加会导致胃肠道的渗透压力增加,反而会导致分泌性腹泻,不利于腹泻恢复。此外患者可以选择摄入蔬菜汤、瘦肉,可以适当食用鱼肉,不主张吃海鲜、牛羊肉等发性食物。应少食多餐,否则会增加胃肠负担;2、补充水分:患者应多饮水,否则容易引起电解质失衡;3、补充水果:可以选择酸性收敛的水果,如猕猴桃、百香果等,有利于缓解腹泻和胃肠炎症。但如果胃有烧灼疼痛感,胃酸分泌较高,应该避免进食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脘部疼痛。
    2023-08-01
  • 拉肚子发烧吃什么退烧药(视频)

    拉肚子发烧吃什么退烧药
    如果患者腹泻同时伴有发烧,且体温>38.5℃,可以选择服用芬必得、必理通(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小孩可以服用美林,即布洛芬混悬液,建议在进食以后服用,不宜反复服用。如果既往有胃病、溃疡等,要尽量避免服用上述药物,尽量采取物理降温以及病因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小孩体温调节中枢较弱,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发生高热,达到39-40℃,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所以要积极退烧。可以应用物理降温,比如用毛巾裹住冰袋放在额头,也可以选择退热贴,还可以用温毛巾加酒精擦拭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动脉走行的部位,即擦浴降温。
    2023-08-01
  • 幽门螺杆菌口臭的判断方法有哪些(视频)

    幽门螺杆菌口臭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口臭需根据其伴随症状来判断,通常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早饱、易饥饿、胃胀、进食后胃动力不佳、呃逆时伴有臭味气体排出,从而形成口臭。最终的判断方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如果口臭明显缓解说明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口臭,如果不能够完全缓解,也可服用中药进行调理,有时是因为肝胃不和,而不单纯是幽门螺杆菌所致,调肝理气、和胃降逆则能减轻症状。引起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龋齿:即牙周炎症;2、饮食:北方人喜食生蒜,生蒜中的硫化物可作用于食物而引起难闻的口臭;3、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动力不佳、胃脘胀满,胃气的浊气上逆也会出现口臭。
    2023-08-01
  • 胃不好会引起口臭吗(视频)

    胃不好会引起口臭吗
    胃不好可以引起口臭,导致口臭的常见原因如下:1、胃部问题:属于常见原因,如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时,使得胃内腐败物质的气味因呃逆从口腔排出,形成口腔异味。部分患者存在贲门失弛缓症,胃内的气体、食物可能反流形成口腔异味。另外,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由于产生的尿素酶可以分解食物变成氨气,随着胃气上逆而出现口腔异味;2、口腔问题:如牙周炎、牙龈化脓、细菌滋生等病变,由于细菌滋生,患者也可以出现口臭;3、饮食问题:部分患者常食用生蒜,使得大蒜内硫化物随着口腔和胃内气体排出,从而出现口臭现象。因此,患者出现口臭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若存在胃部问题,可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还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进行调理后口腔异味可较好缓解。
    2023-08-01
  • 肠息肉严重吗(视频)

    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不一定严重,其严重性需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及结肠镜下描述的个数、大小及形态决定。若病理诊断为息肉即为良性病变,其不为癌变,但肠息肉有发展成癌的风险,因此需引起重视。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息肉在结肠的位置、大小,为无蒂、扁平、有蒂或亚蒂的息肉,表面是否光滑、糜烂或溃疡。若伴有糜烂或溃疡,预后较差。常规会在最可疑的病变上取活检,病理组织检查会说明为炎性、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绒毛状及管状腺瘤,腺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需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同时可1年左右复查一次,病情较为顽固需增加复查频率。存在家族遗传因素的病人,建议家庭成员进行结肠镜排查,防止发生病变不知,发现后已成癌,导致延误治疗。
    2023-08-01
  • 肠息肉容易复发吗(视频)

    肠息肉容易复发吗
    肠息肉是否容易复发,要结合病理结果判断,具体如下:1、炎症性息肉:基本不会复发,主要由食物、粪便刺激所产生,将其去除会痊愈;2、增生性息肉:存在复发的可能;3、腺瘤性息肉: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不同性质复发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别;4、家族性息肉:遗传因素导致,需结合息肉现状、病理检查、遗传风险等因素评估下次复查时间。家族性息肉为家庭聚集性发病,难以完全控制,每次复查均可能有新发现。
    2023-08-01
  • 肠息肉遗传吗(视频)

    肠息肉遗传吗
    有一部分肠息肉可以遗传,在肠道、胃内、肠内均有大量息肉,称为家族性息肉病或幼年性息肉病等。肠道里多发息肉通常较为顽固,比如腺瘤性息肉,如果存在家族史,则存在发展成腺癌的风险,因此要定期复查、随访,发现息肉及时切除,而遗传因素导致的息肉很难预防。部分息肉没有遗传因素,如单发的炎症性息肉,可能是长期大便秘结、宿便刺激导致肠道炎症并出现息肉。而非遗传因素的息肉单发较为常见,即使多发,一般也不超过10%。通过饮食调控和中药的治疗,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能够预防息肉的复发。
    2023-08-01
  • 做肠镜之前喝的清肠药叫什么(视频)

    做肠镜之前喝的清肠药叫什么
    在以往做肠镜之前喝的清肠药种类非常多,有番泻叶、甘露醇、甘油。现在肠镜发展非常迅速,有的在内镜下需要做电切、电凝,甚至其它手术会用到电刀,甘露醇就不可再使用,因为如果应用甘露醇清肠,用电刀的时候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现在主要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在不同的医院中该药的商品名可能不同,部分医院应用的是福静清,还可能是舒泰清、和爽。该药物短期用于清肠并没有问题,短期内便秘的病人也可用其通便,但是最好不要长期服用。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所以需要定期检查电解质。
    2023-08-01
  • 肠痈是什么意思(视频)

    肠痈是什么意思
    肠痈是中医的病名,指肠道上长的感染性疾病。对应西医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还包括阑尾周围脓肿、腹膜炎等急腹症。肠痈往往是由热毒损伤、情志损伤、饮食不调等导致。以急性阑尾炎为例,需要进行对应治疗,可以查B超或者CT,看到阑尾的部位形成了包块,甚至阑尾周围形成脓肿,腹膜也可能有大网膜纠集的情况,形成包裹,都属于肠痈的范畴。血常规往往增高,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反应蛋白也可以增高。一般情况下急性阑尾炎,或者伴有化脓穿孔的阑尾炎,要进行外科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择期手术。如果穿孔了,可能要紧急手术。急性腹膜炎可以是肠道其他部位的溃疡 、穿孔等导致,所以也是属于急腹症,也需要紧急处理。
    2023-08-02
  • 吃的东西不消化就排出来了咋回事

    吃的东西不消化就排出来了咋回事
    吃的东西不消化就排出来可能是进食不洁食物,或患者本身脾胃运化欠佳,进食以后食物首先会蓄积在胃内,胃是容纳食物的器官,随着胃的蠕动逐步把食物排到肠腔。小肠是吸收营养最重要的部位,把不能吸收或者是无用的糟粕、膳食纤维等排入结肠。结肠重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逐步浓缩食糜,变成粪便,再排出体外,整个过程由脾胃的功能调控,按照西医的思维就是通过肠动力维系。如果摄入不洁食物,会引起肠道蠕动增快,使有害食物尽快排出体外。部分患者胃强脾弱,食欲好饭量大,但是脾胃运化欠佳,即食物还没有经过有效吸收,就随大便排出来,表现为大便次数比较多,大便稀溏,水分增加,此时需要进行健脾的治疗。中医在健脾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子,可做成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固本益肠片、六君子丸等,也有中药汤剂,如参苓白术散等,可以用药物调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