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鹏

  • 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音频)

    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n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n2、发热者,患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n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n4、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家族史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n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n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n7、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n8、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n9、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 打完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什么(音频)

    打完新冠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接种完新冠疫苗后需要现场留观30分钟,如果没有任何不适才可离开,回家休息。接种当日要注意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安排休息,接种后一周内应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经知道的过敏物及常见的致敏原,如各种海鲜等食物。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规律作息,不熬夜,尽量避免过量的运动以及重体力劳动。\n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前,接种医生会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如有发热、急性病毒感染等症状,或者有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需要及时告知,由医生判断是否可正常接种疫苗,不可有所隐瞒,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
  • 新冠疫苗有效保护期是多久(音频)

    新冠疫苗有效保护期是多久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新冠疫苗的有效保护期至少可持续半年以上。对于新冠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续观察中。\n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疫苗接种后均产生了高滴度的免疫应答,综合抗体阳转率达到90%以上。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疫苗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验证。\n但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的特性和受种者的个人体质均有关。所以接种疫苗后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外出时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等。
  • 新冠疫苗有哪些类型(音频)

    新冠疫苗有哪些类型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新冠疫苗一共是十类,一般可将其精简归纳为六类,包括减毒疫苗、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具体如下:\n1、减毒疫苗,通过各种方式传代培养出弱毒株,模拟一次几乎没有症状的感染来刺激免疫系统,极其个别情况可能恢复毒力。\n2、灭活疫苗,使用β-丙内酯灭活病毒,使其失去传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病毒完整结构,具有能够让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性。\n3、亚单位疫苗,通过各种方式培养病毒抗原蛋白,如S蛋白,之后经过纯化制备而成,纯度高、安全性好,但部分疫苗的效果相对较差。\n4、病毒载体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将表达抗原蛋白的基因移植到其他病毒上进行培养,让新的病毒产生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n5、核酸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制作新冠病毒的核酸,嫁接到一个载体上,让病毒抗原在机体内制造,而不是在体外制造后注入体内。\n6、病毒样颗粒疫苗,制作只含有病毒完整外壳,而没有遗传物质的颗粒,能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但不会致病。
  • 肝炎后肝硬化是什么意思(音频)

    肝炎后肝硬化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肝炎后肝硬化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以及极少数戊型肝炎均可以进展为肝硬化,我国目前以乙型肝炎为主。此外,还有酒精性肝病、长期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引起肝脏血液循环障碍、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n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是逐渐出现,早期症状比较隐匿,仅表现为乏力、轻度胃肠道不适等,甚至不易发觉。随着病情进展,到了肝硬化中期,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受损两大类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等处静脉曲张,以及脾大。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厌食、腹胀,以及吃油腻食物后容易腹泻,一般状况较差,还有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
  • 乙肝45阳性第4项一般多久消失(音频)

    乙肝45阳性第4项一般多久消失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5项中45阳性,第4项乙肝e抗体,如无新抗原刺激,持续数月会逐渐消失,极少数人可长期阳性。\n乙肝5项中4项是乙肝e抗体,第5项是乙肝核心抗体,如无新抗原刺激,乙肝e抗体会持续数月,乙肝核心抗体会持续数年,随后会逐渐消失,不过极少数人这两项可长期(+),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这两项(+)一般见于两种情况:一、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这类患者机体并未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未出现,这些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二、乙肝感染急性期,到病程后期康复情况中,有可能渐渐出现e抗原转阴,继而出现e抗体,然后出现乙肝核心抗体,机体免疫力较强情况下,有可能清除乙肝病毒并产生保护性抗体。\n45阳性患者,需根据感染乙肝病毒病史、病程、症状表现等综合情况考虑。因此定期随访复查非常重要,一般建议0.5-1个月后,再复查乙肝2对半,最长不要超过3个月。
  • 乙肝传染的途径(音频)

    乙肝传染的途径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n一、母婴传播,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n二、血液传播,感染者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血液进入乙肝患者体内就可造成感染。\n三、性接触传播,是指与乙肝病毒阳性的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导致病毒的传播。\n健康人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吻是否会被传染病毒,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n第一、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口腔黏膜完好无损,通常不会感染病毒,因为感染者的唾液中病毒含量极低,单位体积的病毒量不会导致健康人的感染。\n第二、如果健康人口腔黏膜完好无损,而乙肝病毒感染者口腔有溃疡,二者接吻同样不会感染病毒,因为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有牵拉的屏障作用,能够隔绝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和细菌的入侵。\n第三、如果双方有口腔溃疡的情况下进行深吻,就会有一定的感染几率,但是这个几率极低。
  •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音频)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肾脏、肝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谷氨酰氨基转移酶主要来自肝胆系统,该酶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 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肝酶的活性可明显增高。 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 非疾病因素多见于熬夜、喝酒、剧烈运动后,或服用某些药物,抗菌药包括苯妥英钠,镇静药包括苯二氮卓类和抗糖尿病药等。 疾病因素包括胆道梗阻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肝脏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前列腺肿瘤等,均可导致肝酶轻度偏高。
  • 吃什么对肝最好(音频)

    吃什么对肝最好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对于有慢性肝病的患者,除了接受正规的治疗外,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进行适当的调理,对病情的恢复也很有帮助。 生活中养肝的食物有很多,如大豆、糯米、黑米、高粱、燕麦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肝组织受损的患者还可多食用优质蛋白含量丰富的鱼肉、虾肉、牛肉、蛋类和奶制品。奶制品以酸奶为最佳,可以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 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养肝护肝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西红柿、柑橘、李子、雪梨、葡萄、大枣、猕猴桃、香蕉、苦瓜等。 各种食用菌类,如香菇、木耳等,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肝病患者的病情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 已怀孕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什么(音频)

    已怀孕妇女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三种,如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哺乳时,均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通过对三个过程进行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的几率。所以母婴阻断共包括三步,即孕期阻断、分娩阻断和产后阻断,主要见于以下几点:\n1、孕期阻断,对于感染艾滋病的孕妇,相关医疗机构会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按照专业医生提供的建议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孕产妇应听从医嘱,及早用药、按时服药是母婴阻断能否成功的关键。\n2、分娩阻断,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分娩方式,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分娩时医生会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的损伤性操作,保护胎儿。若孕晚期病毒载量过高,可以选择择期剖宫产,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n3、产后阻断,婴儿出生后相关医疗机构会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出生后6-12个小时内给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由于HIV可能会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所以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提倡人工喂养,杜绝混合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