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兰

  • 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视频)

    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症状较稳定型心绞痛更为严重,疼痛持续时间延长,发生疼痛的频率增加,可表现为首次发作,轻微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发作,常在睡觉时发作,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气促、呼吸困难。好发于55岁以上的男性、绝经后女性。其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遗传等等。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根本区别在于病理基础,不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不稳定的斑块,可出现破裂形成血栓,造成部分堵塞血管。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愈吗(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治愈吗
    不稳定型心绞痛原则来说无法治愈,是一种慢性疾病,但若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可以达到发作消失或者是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的效果。临床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与冠心病的治疗是类似的,均需要终身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此外,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为主,以免导致血压升高、高血脂、高血糖等。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具体如下: 1、冠状动脉狭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变的血管对收缩物质的反应性增强,且多局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部位,由于大多数有显著的病变,周围也有正常的动脉壁,壁中也有正常的肌肉弹性,使血管的张力较正常增高或异常强烈的升高,从而使血管腔直径狭窄,增加血流的阻力; 2、血栓因素,如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碎片的主要成分D-二聚体增加,形成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导致进行性的冠状动脉狭窄; 3、其它因素,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甲亢、阵发性心动过速、低血压、血液粘滞度升高或血流减慢、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这些导致的是继发性心绞痛。
    2023-08-02
  • 什么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视频)

    什么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以及绝经以后的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以及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胸痛,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一般持续3-5分钟,不超过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常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防
    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主要如下: 1、一级预防措施指患者没有冠心病的情况下,对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避免发生冠心病。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心理平衡。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冠心病早发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的处理; 2、二级预防指诊断为冠心病以后的治疗,包括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抗血小板药物可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如果阿司匹林无法耐受,可选用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只要没有禁忌症,如支气管哮喘,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在心率能耐受的情况下,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等。他汀类的降脂药可选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ACEI类的药多用于合并左心功能严重受损、心力衰竭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盐酸贝那普利等等。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疼痛,主要位于胸骨中段后,可为闷痛、烧灼感、压榨样、紧缩样胸痛,严重者可表现为濒死感,恐惧感、伴有心慌、气促、恶心、呼吸困难,可向左肩以及左上肢放射。个别患者表现为牙痛、咽痛、颈部痛等。通常疼痛的程度比较重,持续时间延长,可达30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部分患者轻微体力活动即可诱发,甚至休息睡眠状态也可以发作,因胸痛而疼醒,严重时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衰、猝死,威胁患者生命。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运动提醒(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运动提醒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发作期或者是治疗以后到稳定期,不宜做剧烈体育运动。一般锻炼的方式分为三种,具体如下: 1、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如针对心脏病制定的弹力操或者是太极拳,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度; 2、平衡功能的锻炼,老年病人得了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后往往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可以做一些平衡运动,比如下蹲或者扭身等等,当然关节不好的患者下蹲运动就避免了。 3、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需循序渐进,初期持续10分钟左右,逐渐增长到50分钟或者1个小时,活动的方式主要采取慢步走到快步走。需要记住,一旦发生心绞痛,应该就地休息,不能坚持下去了。另外,避免突然间的陡然性的活动程度明显加重。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饮食禁忌(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饮食禁忌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饮食饮食禁忌如下: 1、刚刚做完介入手术以后,可以给患者吃一些简单、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以免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较重的负担,诱发心绞痛发作,禁忌食用一些滋补的汤、海鲜,特别是热带水果,如果患者接触这些食物,可能造成过敏,在术后刚刚做完手术出现过敏,则较难鉴别是哪一方面引起,是由食物还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对于治疗造成一定的干扰; 2、患者应该清淡的饮食,增加食物当中的粗纤维的含量,多吃粗粮、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不要吃高盐、高热量和高脂的食物,以促进疾病后期的恢复。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自我治疗方法(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自我治疗方法
    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在活动时或劳累的当时出现胸闷、胸痛,所以这个时候建议患者停止活动,立刻休息。如果症状超过5分钟不能够缓解,则需要含服硝酸甘油或者是硝酸异山梨酯片或者速效救心丸,并在症状缓解后及时就医。如果胸痛、胸闷的症状在含药以后仍然不能够缓解,甚至持续超过半个小时,同时还伴有出汗、濒死感、晕厥等严重的情况,则应该立即拨打120请求急救,否则将会有生命危险。
    2023-08-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视频)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1-3天,吸氧、心电监护、低危组住院期间没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没有缺血性的改变,没有心衰的症状,12-24小时后心肌CK-MB没有明显的升高,肌钙蛋白正常,24-48小时以后就可以出院; 2、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硝酸酯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以及他汀类稳定斑块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主要应用于心衰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首选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主要是氯吡格雷以及低分子肝素,硝酸脂类可选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片,β阻滞剂可选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使用时候应从小剂量增加,停药时要缓慢减量,否则容易诱发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稳定斑块可选用他汀类的,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搭桥,需根据专业医生的专业评估来决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