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

  • 血管畸形术后出血的原因?(音频)

    血管畸形术后出血的原因?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因为血管畸形是异常血管性的病变,它的治疗属于高风险的治疗。手术目的是为了预防血管畸形发生破裂出血,但手术以后,可能有少数病人会出现再出血的现象。究其原因,多数包括两个原因,一个是异常血管比较粗大,在血管畸形存在的时候,血流由异常的动脉直接进入到异常的静脉当中,是高流量、高压力的血流动力学的特点。一旦切除畸形团之后,相应的异常血管通路的血流就会改道,进入到正常的血管网络当中,而正常的血管网络存在毛细血管床,如果突然的高流量、高压力的血流进入到正常的血管床中,会造成很大的负荷,导致术后的出血。另外,周边会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所以切除完以后,有些病人会出现术后的再次出血,或者严重的脑水肿,这种现象在临床专业被称为灌注压突破。另外一种情况是根据畸形团的大小和部位,如果非常大的巨大的畸形血管团,或者畸形血管团位于重要的功能区,手术直接全部切除,可能会导致病人的死亡或者残疾。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就要权衡手术的利弊和切除的程度,导致手术切除不完全,出现再次出血。因此病人再次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进行个体化的分析,所以一旦发生再出血,病人可能会有相应的临床的症状和表现,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治疗方案、病人的相关病情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 血管畸形术后会复发吗?(音频)

    血管畸形术后会复发吗?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血管畸形术后复发是取决于血管畸形的类型和手术治疗的方式。一般来说,海绵状血管畸形,如果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多数可以达到治愈,很少会出现复发。而脑动静脉畸形,对于畸形团比较小、部位比较表浅、没有重要功能区,一般通过外科干预,可以达到治愈,很少出现复发。而畸形团比较大,或者是比较弥散的情况下,可能会切除不彻底。还有一种情况是在脑的动静脉畸形团的周边,脑组织中会有一些肉眼看不到,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些异常扩张增生的毛细血管网络。在手术当中,要尽量的保存正常的脑组织,所以很难切除周边脑组织中的异常血管网络,这些异常的血管网络在手术中很难发现,或者是完整的切除掉,但是手术以后时间长了,这些异常的血管网络又会形成新的血管畸形团。
  • 血管畸形有哪些危害?(音频)

    血管畸形有哪些危害?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脑血管畸形最大的危害就是出血,因为畸形、异常的血管,血管壁发育都不完全很脆弱,各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异常的血管壁发生破裂,一旦发生破裂,血管内的血液溢出到血管外,会造成很大的刺激和破坏性。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会形成比较大的血凝块,会占据原先脑组织所占据的部位,造成脑神经组织结构的结构性的破坏。同时,会导致颅腔内的压力增高,推挤正常的脑组织,对远隔部位的脑组织也是破坏性的损伤。所以一旦比较大的出血以后,病人都会有很严重的反应,表现为颅内压力增高,病人会有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然后进行性的意识障碍,出现偏瘫、失语、视功能的障碍等等;如果出血量比较小,这些血液会对脑组织有很明显的刺激,病人可以有剧烈的头疼、颈项强直、颈背部的疼痛,然后癫痫,根据出血部位,可能会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比如肢体的力弱,甚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功能的异常,偏盲、语言功能异常,比如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等。而对于有些病人异常血管很粗大,动脉和静脉直接沟通,在正常的血管构筑当中,是由动脉经过毛细血管床,流进到静脉系统,而脑动静脉畸形中,不存在正常的毛细血管床,大量的血液直接由动脉进入到静脉,所以是高流量、高压力的病变。可能会导致周边的正常脑组织发生缺血,而出现一些缺血性的损害。病人可以有意识、运动感觉等神经系统的一些障碍。
  • 脑血管畸形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脑血管畸形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因为是自身生长的异常血管,大部分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于有症状的病人主要有两大类的症状,其中一个是由出血导致的症状,另一大类是没有出血的病人合并的一些症状,出血是一旦血溢出到血管外,对脑是非常强大的刺激。如果出血量大,就会形成比较大的血凝块,这种血块可以对脑造成很明显的破坏,可以造成脑内的压力增高,引起脑神经组织的损伤、损害。病人可以有意识不清、偏瘫、失语,视力不好等;如果出血量少,对脑是刺激,可以出现癫痫、头疼、力弱等这些反应;如果没有出血的病人,由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血管的搏动可能会导致头疼,肢体的力弱,或者视力、认知、记忆力等等的异常;还有一些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是由于其他的疾病或者外伤,进行相应的一些检查偶然发现。
  • 怎样预防颈动脉狭窄?(音频)

    怎样预防颈动脉狭窄?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由于颈动脉狭窄的病因是粥样动脉硬化、血脂代谢异常。所以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首先,要改变生活习惯,目前城市人群中,中青年人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起居不规律,高脂高蛋白的饮食、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要针对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预防,包括规律的起居、作息时间、戒烟、戒酒、加强锻炼;第二个是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第三是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好是定期的进行体检,进行颈动脉的超声的筛查,发现是否有颈动脉的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并且定期随访,观察变化,进行早发现早治疗。
  • 颈动脉狭窄早期症状是什么?(音频)

    颈动脉狭窄早期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颈动脉狭窄如果程度不严重,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一旦发生临床症状,以脑缺血为主要表现,根据狭窄的程度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脑缺血表现,在早期可能只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耳鸣、头晕,或者是头部闷胀不适。有些病人描述头部有约束、压迫、或者戴帽子感觉,即便天气很不错,但是病人觉得头脑不清楚。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耳鸣、视物不清。如果缺血再进一步加重,病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脑供血不足,临床中被称为TIA发作,可以有一过性的肢体无力、失语、视物不清。多数情况下,如果是TIA发作24小时之内,这些症状就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再严重的狭窄,病人可能会突然合并脑梗塞,出现不能恢复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等脑缺血的症状。
  • 肌张力障碍是遗传病吗(视频)

    肌张力障碍是遗传病吗
    肌张力障碍属于一组临床症状,其中部分患者属于遗传性肌张力障碍,有一定遗传倾向,因此所有患者,尤其青年以前起病者,均需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寻找遗传位点。不同位点引起肌张力障碍的症状、遗传性均不同,如DYT1突变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属于显性遗传,外显率40%,即携带此基因者存在40%的发病率。建议患有此疾病者在围产期进行妇产科咨询、胎儿基因筛查,异常者需进行相关处理。
    2023-08-01
  • 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肌张力障碍的症状主要为持续性或者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异常运动。运动特点较模式化,常出现动作重复,如斜颈、下肢或者上肢异常、刻板运动,早期通过特定动作或者姿势可缓解症状。易误诊为精神障碍,绝对力量无异常,手脚活动或者对抗动作正常,表现为动作协调性、准确性、精细动作障碍。累及不同位置可表现不同症状。具体症状如下: 1、累及下肢:可出现行走不稳,腿部不自主动作;多见于年轻患者,可逐渐累及全身; 2、累及上肢:可出现持物不稳; 3、累及头颈部:可出现眼睑不自主运动,也称梅杰综合征。
    2023-08-01
  •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视频)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属于运动障碍,特征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肌肉收缩,引起异常的运动或姿势,常反复出现,表现为模式化的扭曲动作,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按照累及部位分为局灶性、节段性、全身性、偏侧性肌张力障碍。按照病因分为遗传性、获得性以及特发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者因支配精细运动的锥体外系出现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2023-08-01
  • 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有哪些(视频)

    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有哪些
    肌张力障碍的常用药物包括盐酸苯海索、巴氯芬、氯硝西泮三种。30岁以前起病的全身性肌张力障碍者,如为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需用左旋多巴治疗,通过左旋多巴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恢复正常生活,且药量长期稳定有效。其它辅助用药,包括辅酶Q10、维生素E等药物,不能直接缓解患者的症状。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