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霞

  • 慢性牙髓炎日常护理(视频)

    慢性牙髓炎日常护理
    慢性牙髓炎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适的症状,其属于术后的正常反应,在治疗前应该向患者提前说明。手术结束后交待术后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多加休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禁止咬过硬的食物等,根管治疗者需要进行冠的保护等措施。一般术后没有明显的肿痛,轻度不适会在治疗2-3天后自行消失。如果出现较为明显的胀痛,应及时就医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或者止痛药物。患者如果治疗后仍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可以进行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消除其恐惧感。
    2023-08-03
  • 急性牙髓炎的症状(视频)

    急性牙髓炎的症状
    急性牙髓炎的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由炎症引起的急性症状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它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剧烈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在没有受到任何刺激时,牙齿发生剧烈疼痛,可以自行缓解。早期的急性牙髓炎疼痛持续时间相对比较短,可以只有数分钟,而缓解时间相对比较长; 2、疼痛多在夜间加重,可能与仰卧时牙齿髓腔内压力增高有关; 3、温度刺激可以使疼痛加重,初期遇冷、热均可以使疼痛加剧,但是当牙髓化脓或者坏死时,口腔内含冷水可以缓解疼痛。这与牙髓化脓、坏死产生的气体,气体遇热膨胀,压力增高,而遇冷收缩,压力减轻有关; 4、疼痛不能够定位,可以放射到同侧的上牙、下牙以及耳颞部。患者通常不能清楚地指出患牙的位置; 5、检查时可能见到较深的龋洞,用探针探查时牙齿疼痛明显,或者可能发现畸形中央尖、畸形舌侧窝等可能导致牙髓炎的情况。
    2023-08-03
  • 急性牙髓炎的检查(视频)

    急性牙髓炎的检查
    急性牙髓炎可以通过疼痛症状、探针反应,辅以牙髓温度测验结果明确诊断,具体的检查项目有以下几点: 1、口腔基础检查:有近髓的深龋洞或者牙体缺损,有时可以见到牙冠部有充填物的存在,或者有深的牙周袋; 2、探针反应:用探针触碰可以引起剧烈的疼痛,有时可以探及微小的穿髓孔; 3、温度测验:温度测验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它的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时则表现为迟钝。 急性牙髓炎一旦得到确诊,医师应当及早结合病情确定牙齿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
    2023-08-03
  • 急性牙髓炎的病因(视频)

    急性牙髓炎的病因
    引起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病因有细菌、物理和化学因素.其中以细菌感染的龋齿引起的急性牙髓炎最为多见。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导致急性牙髓炎的主要因素,引发牙髓感染的途径主要包括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径等; 2、物理因素:强度较大的急性创伤可以造成根尖部血管的挫伤或者断裂,使牙髓血供受阻,引起牙髓发炎、退变或者坏死;用银汞合金材料充填深的龋洞时,如果没有采取垫底或者隔离措施,外界温度刺激会反复、长期地经过充填物传至牙髓,可以导致牙髓变性,甚至坏死; 3、化学因素:如临床上常见经过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窝洞的患者,出现即刻的疼痛或引发急性牙髓炎。
    2023-08-03
  • 急性牙髓炎复诊提醒(视频)

    急性牙髓炎复诊提醒
    急性牙髓炎患者通常采用多次的根管治疗,需要进行多次的复诊。复诊时具体如下: 1、髓腔预备,即尽量扩大根管口; 2、为根管消毒,将消毒药物置于髓腔或根管内,一般封药5-7天后复诊; 3、若在复诊时没有症状,则可以进行第三步根管充填,使用专用的牙科材料将根管完整的充填; 4、如第二次复诊时,仍有症状或由于髓腔内分泌物较多等原因,不宜进行根管充填时,尚需第三次就诊,即再次进行根管清理或消毒,以免发生充填后急性反应。
    2023-08-03
  • 5分钟搞懂急性牙髓炎(视频)

    5分钟搞懂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牙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症状。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牙痛剧烈,主要以夜间为主,由炎症引起的急性牙髓炎症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明显,如果牙髓感染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毒素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的感染,后期可发展为牙髓坏死。急性牙髓炎主要特点为剧烈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疼痛多在夜间加重;温度刺激可以使疼痛加重;疼痛不能够定位;检查时可能见到较深的龋洞。引起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病因有细菌、物理和化学因素,其中以细菌感染的龋齿引起的急性牙髓炎最为多见;物理因素,如强度较大的急性创伤可以造成根尖部血管的挫伤或者断裂,使牙髓血供受阻,也可引起牙髓发炎、退变或者坏死;化学因素,如临床上常见经过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窝洞的患者,可出现即刻的疼痛或引发急性牙髓炎。其诊断可通过疼痛症状、探针反应、牙髓温度测验明确,具体包括口腔基础检查:有近髓的深龋洞或者牙体缺损,有时可以见到牙冠部有充填物的存在,或者有深的牙周袋;探针反应:用探针触碰可以引起剧烈的疼痛,有时可以探及微小的穿髓孔;温度测验: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它的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时则表现为迟钝。急性牙髓炎一般情况可以选择抗生素和镇痛药物对症治疗,通常无法有效的缓解疼痛,因此临床上多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相对显著。早期牙髓炎必须在局部麻醉下,使牙髓暴露,炎症产物得以排出,降低髓腔内的压力,疼痛即可以缓解。疼痛缓解后1-2天以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患牙可以拔出,减少患者疼痛、阻止病变继续扩散。 急性牙髓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禁食酸、甜、黏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类的食物;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3、根管治疗方法对人体的侵袭性相对较高,因此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影响治疗; 4、如果术后出现轻微疼痛感,则属于手术后正常反应,患者需要遵医嘱服药。 急性牙髓炎与口腔清洁、饮食等各种因素有关,因此预防急性牙髓炎需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 2、合理饮食,忌过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齿侵蚀而被破坏; 3、定期做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如果发生龋病,牙洞浅的患者要在去除破坏的牙本质之后,用适当的材料充填,防止进一步龋坏。牙洞深的龋病,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防止引起牙髓炎。
    2023-08-03
  • 5分钟搞懂慢性牙髓炎(视频)

    5分钟搞懂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牙髓炎,根据髓腔穿通与否以及暴露牙髓的状况,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病程相对较长。慢性牙髓炎多由深龋感染所致,患者无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患牙常表现有咬合不适或轻度叩痛,多可定位患牙。慢性牙髓炎的患者若牙髓病变是局限的或可逆的,多采用保留活髓的治疗方法,如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等;若患者牙髓病变是全部或不可逆的,可采用去除牙髓、保存患牙的治疗方法,如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等;若患者牙冠破坏严重,伴有严重的牙内吸收,难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可给予拔除患牙的处理。慢性牙髓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及时治疗龋齿等方法进行预防。
    2023-08-03
  •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能自愈吗(视频)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能自愈吗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患者多无自发性疼痛,往往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疼痛病史,表现为对温度敏感或迟缓性疼痛,影响进食。如果炎症急性发作时可以出现夜间疼痛,影响睡眠,若症状继续向深部发展,可以造成根尖周炎,导致牙槽骨破坏,甚至需要拔除。该病通常无法自愈,并且使用传统消炎药物也不能根治,必须通过根管治疗的手术方法才能够治愈。当患者无主观症状时,影像显示根管充填严密,根尖阴影范围缩小或者消失,咬合功能正常的状态下,通过规范的根管治疗,其成功率在80%以上。根管治疗后患牙的牙体组织容易崩裂,因此避免咀嚼硬物,同时进行全冠修复以保护患牙。
    2023-08-03
  • 慢性牙髓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牙髓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牙髓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患者在日常的具体注意事项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及时摘除炎症的牙髓,消除疼痛的症状; 2、有条件者需要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 3、无法当天完成根管治疗的,可在摘除牙髓的髓腔中放置消毒药物,尽快的约诊完成根管治疗; 4、在摘除牙髓和实施根管治疗时,应采用橡皮障隔离患牙,防止感染进入髓腔的深部; 5、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应首先根据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评估患牙可否保留,如果能予以保留,则需要在根管治疗的同时行牙周系统治疗。
    2023-08-03
  • 慢性牙髓炎的病因(视频)

    慢性牙髓炎的病因
    牙齿的牙髓组织包括神经、血管、淋巴、结缔组织等发炎,则称为牙髓炎。一般深龋的进一步发展,超过牙髓耐受的温度以及化学刺激、外伤、牙周病等均能引起牙髓炎。其中慢性牙髓炎的发生多为龋病所致,没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有轻微的钝痛,有较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去除刺激后需要较长的时间疼痛才能逐渐的消失。而龋病的发生多为慢性的过程,随着龋病的逐渐侵害,牙髓可以发生慢性的炎症。除此以外,慢性牙髓炎也可以从急性牙髓炎或者其他类型的牙髓损伤转变而来。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