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俊兰

  • 儿童体虚多汗调理多久会好(视频)

    儿童体虚多汗调理多久会好
    儿童体虚多汗进行中医调理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而调理分饮食、药物、外治疗法。如果家长能做到使儿童口服汤药,配合外治疗法,则调理效果较好。如果只选择口服对症药物,多汗症状可很快缓解,但最终只是治标而不治本。 多汗主要因为气虚所导致,儿童晚上出汗较多,即后半夜都在出汗,即可能需考虑阴虚,此时需对儿童的体质进行调理,调整为平和体质,即阴阳平衡、营卫平衡状态。但需要一定时间,需家长和医生一起配合。如6岁以下儿童,进行绿色疗法即小儿推拿,家长也可在家里配合简单动作,比如顺时针揉腹、背部捏脊疗法,治疗1-3个月,最终儿童的体质可调理平和。
    2023-08-01
  • 抽动症的孩子能喝牛奶吗(视频)

    抽动症的孩子能喝牛奶吗
    一般情况下抽动症患儿可以饮用牛奶,尤其建议饮用温牛奶。相对而言,对于儿童一般推荐饮用纯牛奶,并且纯牛奶最好进行加热,避免将刚冰箱拿出的牛奶立即饮用,否则会对脾胃造成损害。牛奶从药性角度而言比较寒凉,如果儿童脾胃虚弱的同时又有抽动症,即建议少喝牛奶。 如果儿童抽动反复发作,则可能症状已经不单在肝,患儿可能存在长时间脾胃功能下降。若儿童面色较差,面色无华,精神状态不佳,胃口较差,大便稀溏,即提示已经出现脾胃虚弱。如果再喝大量牛奶,则无法发挥牛奶的补益作用。部分家长可能认为牛奶补钙有助于睡眠,但若儿童的脾胃功能已经很差,再饮用大量牛奶反倒可能造成脾胃负担,此时则应尽量避免饮牛奶。
    2023-08-02
  • 抽动症不治能好吗(视频)

    抽动症不治能好吗
    抽动症的患儿随着年龄增加,症状可能得到一定缓解,但需综合评估。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表现,比如出现眨眼睛、耸鼻子、歪嘴巴、耸肩膀、鼓肚子,甚至嘴巴发出类似动物的咕咕声,或者出现偏激捣乱,影响周围儿童的情况,则需及时治疗。对于抽动症的患儿,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存在侥幸心理,未积极进行干预,则患儿长大后,可能抽动本来只有单纯肢体性的抽动,只有眨眼睛、揉鼻子等症状,结果到后面会出现复杂性抽动,包括发声性抽动,最终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比如不能正常上学,影响秩序,同学也会歧视患儿。 而且如果发病1-2年后才开始就诊,则可能用药相对复杂,且治疗疗程较长。如果在发病初期治疗,通过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效果往往较好,服用1-2周的中药即可控制症状。但后期还需综合调理,要求医生、家长、老师共同关注,共同帮助孩子克服症状,则患儿成年后症状即可能消失。
    2023-08-02
  • 中医能看好抽动症吗(视频)

    中医能看好抽动症吗
    中医可以治好抽动症。抽动症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精神性问题,如果做西医方面的检查,比如磁共振、脑电图或其它检查,结果均提示无器质性问题。对于抽动症通过中医中药干预效果非常好,但必须早期治疗,且越早越好。治疗时则需从肝、脾、心三个脏腑入手,并且选用平肝熄风、清心火、健脾化痰的药物,还应根据患儿体质进行辨证选药。 另外,还有外治疗法比如耳穴疗法,如果有时间,家长或儿童可配合进行按揉。因为耳部也是全息疗法,对应五脏六腑。另外,也可做小儿推拿,而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以肢体、面部抽动为主,可以疏通面部经络,如揉太阳、推坎宫、开天门,均可帮助减少面部抽动。 此外,对于抽动障碍的患儿还需家长、社会共同关心,一方面中医治疗,另一方面家长尽量营造平和环境,减少儿童压力,多与儿童沟通。在学校里患儿也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尤其老师,不可歧视抽动症患儿,需多与患儿进行交流,并使患儿处于放松状态。
    2023-08-02
  • 艾灸治抽动症的效果(视频)

    艾灸治抽动症的效果
    艾灸治疗抽动症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效果较好,但艾灸选穴也无法离开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但需坚持治疗。艾灸位置需有所侧重,如果定位在肝、心、脾,痰湿型或痰热内扰,则可清肝经配合小儿推拿,如清肝经、刮痧肝经的同时,艾灸化痰穴位,如艾灸丰隆穴、阳陵泉穴,也可以艾灸背部肺俞穴、肝俞穴进行配合治疗。 另外,而艾灸还可选用足底的涌泉穴,让患儿将脚勾起,脚底前面凹陷即涌泉穴,可以艾灸涌泉穴将火向下引。因为抽动症的主要表现出现在上半身的头面部分,如果将火向下引,引入肾水,也能减轻、减少抽动的发作。
    2023-08-02
  • 小儿鼻炎引起的咳嗽怎么办(视频)

    小儿鼻炎引起的咳嗽怎么办
    对于儿童鼻炎导致的咳嗽,首先主要治疗鼻部问题,西医治疗可减少鼻腔分泌物,如冲洗鼻腔、鼻喷激素治疗或使用抗过敏药物。中医治疗鼻炎包括内治、外治,内治即使用儿童宣肺通窍、减少鼻腔分泌物的药物,治疗后不会刺激喉咙引起咳嗽。另外,对于此类症状,也可通过小儿推拿缓解,即局部选用小儿推拿手法,减少局部分泌物堵塞,从而减少喉咙刺激。 因此,对于鼻炎引起咳嗽主要治疗鼻炎,需积极解决鼻炎鼻塞、鼻涕、鼻腔分泌物多的症状。此外,需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可应用止咳化痰药物,单纯对症治疗。但通常仅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几天之后可能咳嗽再次增多。如果内科医生无法明确,可请五官科协助检查,以判断咳嗽是否由鼻炎引起。如果明确鼻炎引起,则可从鼻子方面治疗咳嗽。
    2023-08-02
  • 宝宝消化不良便秘怎么调理(视频)

    宝宝消化不良便秘怎么调理
    宝宝消化不良、便秘主要调理方法如下: 1、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过于单一的食物,尤其精细的食物,可选用粗纤维食物,比如搭配以一荤三素为主,而非荤菜为主。另外,宝宝需少吃生冷食物,如冰箱里的食物尽量少吃,以防脾胃运化功能下降; 2、生活作息:晚上尽量早睡,比如学龄前儿童,需要在晚上9点入睡,早上不可睡懒觉,睡得太晚也会影响脾胃功能正常运化; 3、适当运动:家长可以带宝宝到户外运动,以激发自身阳气; 4、中医治疗:通常便秘最多见的证型即湿热型或饮食积滞型,需选用运脾消积、化湿的中药,比如保和丸、消食导滞丸。并且也可选用手法解决便秘问题。此外,部分疾病也可以导致便秘,建议家长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从而排除疾病。
    2023-08-02
  • 宝宝厌食如何调理(视频)

    宝宝厌食如何调理
    儿童厌食的调理,根据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喂养习惯不当:厌食的儿童在婴儿时可能吃奶较好,但从添加辅食开始,即可能出现不愿进食、不愿饮奶甚至厌奶的情况,可能与添加辅食有关。所以家长需做到添加辅食由少到多,不可着急,不可每天加一样辅食,需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需注意使儿童在吃饭时养成好习惯,不可坐在饭桌前一边进食,一边看电视、玩游戏。此外,若儿童不愿进食,不可追着喂食,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 2、缺乏微量元素:如果儿童出现厌食,可以从西医角度检查微量元素,观察是否缺锌、缺钙或缺维生素D,可以进行适量补充; 3、脾胃虚弱:从中医角度,需注意进行辨证治疗,如果儿童处于脾胃虚弱的状态,即可应用健脾的中药,比如茯苓、白术,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进行调理。另外,也可做小儿推拿,而手上有很多穴位,对于厌食、口臭、大便干可以进行推四缝、揉板门、清胃经的小儿推拿,尤其对六岁以下儿童,做小儿推拿效果非常好。只要能够坚持,比吃药效果可能更好。此外,也可进行中药敷贴,如肚脐,即神阙穴,在神阙穴附近选用开胃中药,如丁香、山楂、鸡内金调成糊状,然后贴在此处或中脘穴,也可按揉足三里穴进行调理。也可以进行耳穴治疗,对于稍大儿童,如三岁或三岁以上的儿童,则可以进行耳朵上的耳穴治疗,属于全息疗法。
    2023-08-02
  • 厌食消瘦怎么回事(视频)

    厌食消瘦怎么回事
    厌食消瘦常见主要原因如下: 1、环境因素:环境改变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食量减少,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消瘦; 2、情志因素:如年轻人爱美,克制、不愿进食,长时间即可能导致厌食,最终导致消瘦; 3、饮食习惯问题:如果看护人,比如父母、爷爷、奶奶使儿童进食过多或过杂,喂养不当导致食积、胃负担过重,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吸收差,也会导致体重下降,出现消瘦。 从中医角度而言,如果食欲差、不愿进食,挑食、食量少,人体需要的正常营养能量不够,即逐渐出现体重下降。 另外,脾胃是后天之本,人生下来后所需的能源,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均由脾胃提供。如果脾胃不足、脾胃功能下降、运化能力差,则会导致日渐消瘦。如果儿童或成人因厌食而出现身体消瘦,需积极到医院就诊,到专科医生处进行治疗。
    2023-08-02
  • 如何预防神经性厌食症(视频)

    如何预防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精神性疾病,患者一开始无意识,故意减肥,不吃东西,长时间后即造成神经性厌食,即进食后呕吐,最后出现体重下降。预防神经性厌食的常见方法如下: 1、保持心情舒畅,吃饭时保持环境平和,进食后避免独处,促使情绪开阔; 2、可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做花茶,如玫瑰花、代代花,泡茶饮用可疏肝解郁; 3、饮食方面需注意饮食多样化,如蔬菜、水果、粗粮,避免长期进食油腻食物。同时需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摄入均衡; 4、保持生活规律,该睡觉时睡觉,不可阴阳颠倒。只有阴阳平衡、营卫平衡,最终才能使脾胃平和,症状即可出现好转。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