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彭

  • 直肠癌转移盆腔后的存活率(视频)

    直肠癌转移盆腔后的存活率
    直肠癌出现盆腔转移属于比较晚期的情况,在分期中属于MⅠc期,即出现腹腔转移。5年生存期约低于20%,即低于20%的患者能生存至5年,平均生存期大概为1-2年,上述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直肠癌在晚期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通常淋巴结转移为周围淋巴结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清扫。对于远处转移,需要先进行化疗或者放疗,在肿瘤缩小能够切除的情况下,也建议进行切除。直肠癌盆腔的腹膜转移属于恶性度较高的情况,所以治疗手段相对较少,可以进行热灌注化疗,也可以进行腹腔给药治疗。如果是盆腔单个转移灶,如卵巢转移或者是腹膜单个结节,也可以进行切除,但总体生存率较低。特殊情况下,如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直肠癌患者,即使出现盆腔转移,也可以使用生物免疫治疗进行治疗,上述情况具有较高的缓解力。出现盆腔转移后,建议患者做基因检测,以确定基因突变的类型。
    2023-08-02
  • 浸润型直肠癌的生存期(视频)

    浸润型直肠癌的生存期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大体分型根据形态可以分为溃疡型、肿块型或者浸润型。对于浸润型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不能一概而论,总体而言60%的直肠癌浸润型患者的生存期在5年以上。上述60%的患者如果生存5年以上,大部分患者不会再出现复发,所以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较长。对于浸润型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需根据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进行更细的分期。不同分期患者的生存期具有较大差别,常见情况如下:1、早期患者:例如Ⅰ期患者,5年生存期为90%左右;2、中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70%左右;3、晚期患者:如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期为40%-50%。
    2023-08-02
  • 做了造瘘再发肠梗阻怎么办(视频)

    做了造瘘再发肠梗阻怎么办
    临床上部分疾病需进行造瘘,以结肠和小肠造瘘较多见。如果造瘘早期发生肠梗阻,一般是功能性原因引起,如腹腔炎症导致肠道恢复较慢,而没有机械性原因堵塞肠管。此时可给予营养支持,用促进肠道蠕动恢复的药物,一般7-10天可恢复,部分患者可能恢复较慢,需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需保持耐心进行保守治疗。如果造瘘数月后再发肠梗阻,通常为粘连或肿瘤复发引起。对于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大部分经过保守治疗可得到缓解或治愈,包括禁食后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或进行胃肠减压。如果经保守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如腹痛、腹胀逐渐加重,需进行手术干预。而对于肿瘤复发造成的肠梗阻,需针对肿瘤复发部位进行相应处理。
    2023-08-02
  • 肠梗阻喝水的后果(视频)

    肠梗阻喝水的后果
    肠梗阻发生后,由于肠道阻塞,食物和液体不能通过肠道,此时饮水可引起腹胀、腹痛加剧。一般肠梗阻患者需进行胃肠减压,同时需禁食水。肠梗阻是因肠内和肠外各种原因引起肠道阻塞,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肠道每天分泌大量液体,一般肠液每天大概为3000ml,包括胆汁约700ml、胰液600-800ml、胃液1500ml。而肠道阻塞时以上液体不可吸收,积存在肠道可加重腹胀情况,这时再继续进食或饮水,可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肠道恢复。对于功能性肠梗阻,经过禁食、禁水、静脉营养支持,可使肠道休息,从而逐渐恢复。对于急性肠梗阻,需进一步寻找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才可缓解肠梗阻。
    2023-08-02
  • 功能性肠梗阻什么意思(视频)

    功能性肠梗阻什么意思
    临床肠梗阻可分为功能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其中功能性肠梗阻指肠道功能出现改变,包括肠道蠕动不规律、肠道蠕动减弱等。根据原因,功能性肠梗阻又分为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假性肠梗阻,具体如下:1、麻痹性肠梗阻:包括术后腹腔炎症引起的梗阻,术后一般肠道蠕动功能恢复需3-4天,此期间肠道蠕动减弱或不蠕动,称为麻痹性肠梗阻;2、低钾性肠梗阻:一般由电解质紊乱引起,正常血钾水平是3.5-5.5mmol/L,血钾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可引起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肠道蠕动减弱或停止蠕动,称为低钾性肠麻痹或低钾性肠道梗阻,通过补钾可使肠道蠕动恢复;3、痉挛性肠梗阻:临床并不多见,一般由肠道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肠道持续收缩,进而失去食物的推进功能;4、假性肠梗阻:患者常有肠道神经病变或糖尿病等全身病变,引起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包括排便障碍、进食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出现肠梗阻后,需认真寻找病因,进行功能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鉴别,有时鉴别较困难。
    2023-08-02
  • 肛裂很严重吗(视频)

    肛裂很严重吗
    肛裂发生在肛管皮肤溃疡性病变时,常由便秘引起。一般认为肛裂并非严重疾病,不会引起直肠癌等严重问题,但是肛裂患者比较痛苦,因为部分患者肛裂疼痛明显。一般在排便时会引起肛门撕裂样疼痛,排便后会缓解,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加重。此疼痛是由肛门皮肤撕裂以及裂口的刺激引起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即平滑肌痉挛引起。此疼痛与胆结石的胆绞痛或者泌尿结石的疼痛性质相同,呈剧烈发作。如果患者是新鲜肛裂,可以使用药膏,通过缓解引起肛裂的便秘,达到治愈效果。如果是反复发作的肛裂,此时肛裂创面变陈旧,有瘢痕和纤维组织增生,此时再使用药物效果不好,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陈旧溃疡性创面,使创面变新鲜后,使用促进伤口生长药物,达到治愈的目的。
    2023-08-02
  • 肛裂怎么治疗好,一般要多长时间(视频)

    肛裂怎么治疗好,一般要多长时间
    肛裂是在肛管皮肤、黏膜形成创面、裂伤,通常诱因是便秘,引起肛管、皮肤、黏膜撕裂,但是患者也常存在肛管狭窄或者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因素,具体治疗方法以及恢复时间如下:1、治疗方法:肛裂患者通常需要保护创面,即对肛门创面的裂口,需要外用药膏,或者药栓,进行促进创面愈合。通常会用祛腐生肌、消炎、消肿的药膏,如痔疮膏,或者是生肌膏、溃疡膏等。另外对于肛裂的诱因,如便秘等,要应用软便的药物,如聚乙二醇等;2、恢复时间:新鲜的肛裂通常经过10天到3周左右,创面可以愈合。但是治疗过程中,大便需保持通畅,不要使肛裂出现反复撕裂的情况。如果反复撕裂,经过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新鲜的肛裂变为陈旧性肛裂,反复撕裂、反复修复,可引起肛裂创面底部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裂口如果再想愈合,就较为困难,还可能合并有哨兵痔、皮下瘘等合并症。所以肛裂要在初期进行积极治疗,尽量在2-3周之内愈合。
    2023-08-02
  • 混合痔手术一个月了大便怎么还是疼(视频)

    混合痔手术一个月了大便怎么还是疼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混合痔是痔疮较严重的情况,是内痔和外痔连在一起,患者可能有脱垂、出血的症状。混合痔手术后1个月大便还是疼痛,可能是混合痔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对于混合痔,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外剥内扎术,将外痔部分切除,内痔部分结扎。术后会留有伤口,伤口愈合一般需要1个月,部分患者愈合时间更长,如久坐可压迫伤口而缺血。部分患者混合痔较严重,为环状痔,术后肛门周围皮肤缺损较多,愈合时间需要更长,如需要4-6周或8周,甚至更长时间,创面才能完全愈合。部分患者术后肛周内括约肌痉挛,肛门周围皮肤缺血,还会留有伤口,形成小溃疡,类似于肛裂经久不愈。此时可以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如活血的溃疡药膏或其他促进伤口生长的药膏。
    2023-08-02
  • 混合痔术后三个多月水肿还会消吗(视频)

    混合痔术后三个多月水肿还会消吗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混合痔的手术方法较多,包括套扎、注射、外剥内扎术和PPH手术等,术后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如水肿等。混合痔手术3个月后,水肿大部分已经消失,可能会在肛门周围留有皮垂或较硬的肿块,如果有水肿,应注意是否严重。混合痔手术后,水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术后蹲便时间较长、坐浴时间过长、用力排便等,由于肛门周围组织较疏松,用力排便时压力较高,易出现组织水肿,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消失。一般在3个月左右,大部分水肿会消失,即使留下皮垂或肿块,也不会有明显症状。若皮垂和肿块没有症状,可以不用处理,不需要用药物治疗,也不需要做手术。如果影响生活或心理,也可以再次把肿块,即水肿的皮垂做小手术切除,一般在局麻下即可完成。
    2023-08-02
  • 无痛便血鲜红是什么原因(视频)

    无痛便血鲜红是什么原因
    临床上便血较为常见,便血一般由肛管直肠疾病所引起,无痛鲜红色血便的主要原因如下:1、内痔:是无痛性喷射状出血,或者便前、便后滴血,通常大便与血没有混合;2、直肠炎症:便血呈鲜红色或略显黑色,大便与血可以混合,也可以分开,但通常没有便前滴血,或者喷射状出血;3、直肠腺瘤:便血也呈鲜红色,便与血没有混合,需要进行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检查,从而与内痔进行区分;4、其它原因:便秘患者使用开塞露后,较容易造成直肠损伤,直肠损伤后可出现少量或者大量便鲜红色血液。如果要明确便血原因,需要做结肠镜或者直肠镜检查,以防误诊。因为临床上,直肠癌便血颜色虽然不是鲜红色,但通常易与内痔、直肠炎等便血情况混淆,需要在门诊就诊,加以区分。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