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萍

  • 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头痛的原因(音频)

    颈椎病压迫神经引起头痛的原因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颈椎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连接头和身体的枢纽,还是神经和血管的唯一通道,就好像是一条双行的高速路,既肩负着将大脑发出的指令输送到全身的各处,还要将全身各处躯干通过颈椎向大脑发送各种神经信息。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是颈部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到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当压迫到颈神经根和椎动脉时患者的头痛的症状就会明显,病变刺激或者压迫损伤第二对、第三对的颈神经,头部敏感的组织就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的症状。 再者就是颈椎病的发生会引起颈部肌肉紧张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可游离出乳酸、缓激肽,这些物质就会刺激神经,就会感觉到头痛。
  • 颈椎病可以治愈吗?(音频)

    颈椎病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颈椎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统称为保守治疗,90%以上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临床治愈,消除各种颈椎病的症状。极少数的病人,比方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以及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如消炎镇痛药、营养神经的药,改善循环等药物。在物理治疗方面可以做颈椎牵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针灸,还有运动疗法,就是局部的关节松动,还有温热敷的治疗。
  • 完全性脊髓损伤能好吗?(音频)

    完全性脊髓损伤能好吗?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是很脆弱的组织,容易受伤,并且再生能力很差,如果一旦发生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就无法再恢复了。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借助辅助器具、矫形器,家里的无障碍设施,家庭改造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如轮椅上的生活,提高上肢肌力,就是有病人下肢截瘫,就要把上肢肌力练的足够强大,要驱动轮椅,要有代替的很多的工作要由上肢来完成,以及作业治疗。另外还要做好护理,避免形成褥疮、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的结石,甚至要有肾功能的保护。高位截瘫的患者,要每天不定时的为患者按摩、翻身,活动主要的关节,以防关节僵硬,防止肌肉的萎缩。
  • 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音频)

    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最低位骶段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叫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检查是医生通过进行肛门指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感觉功能检查也是检查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就是用尖锐的检查器具刺激,问他有没有感觉,还有我们的医生可以手指伸进去,问他深压有没有感觉,还可以问他医生检查的手指是在里边还是在外边,都可以让他判断。判断是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康复预期是不一样的。感觉方面就是会阴部,我们叫鞍区的感觉,这一片的感觉是骶段在支配。运动功能就是肛门指检看他是不是有主动的肛门收缩,这个检查就是判断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一个特殊的检查,这是医生来判定的。
  •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音频)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就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这两种情况。脑出血的特点:多发生于40—60岁的病人,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生,起病急、进展快,常在短时间内达到严重的程度。发病前都有先兆症状,如头晕、头痛、呕吐,随即出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越深,病情预后越差。有的病人有抽搐、大小便失禁,可以合并眼底视网膜的出血,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通过头颅的CT检查很快就可以做出诊断,它会出现一个高密度区,两周后的检查出血灶就可能吸收,变为低密度区。这里边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它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如果是内囊出血,则可伴有出血灶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有的还有失语、眼球凝视麻痹。如果是小脑部位出血,则以枕部痛为主要表现,还有眩晕、呕吐为早期症状,昏迷多见,病人眼球震颤明显,肢体共济失调等。如果是桥脑出血,则一开始就会见昏迷、瞳孔呈针尖大小、对光反应迟钝、四肢瘫痪、双侧面神经麻痹,有时候有高热、呼吸不规则,这是很严重的。如果是脑室出血,发病后即进入深昏迷、去大脑强直、四肢软瘫、高热、呼吸不规则、血压不稳、脉搏无力,也是很危重的。脑血栓形成的特点: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史,病情进展缓慢,常会逐渐性加重,会阶梯状的加重。多在睡眠和休息时发病,一般睡眠时无明显不适,晨起则会出现半身无力或者偏瘫,偏瘫会逐渐加重,会伴有肢体的麻木,失语,常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头颅CT可见低密度梗塞区,大面积脑梗塞可伴有脑水肿和占位性效应,这时候可能要由外科治疗,就是通过手术减压。年轻人患此病可考虑脑动脉炎、心房黏液瘤等病变的可能,应做心脏和脑的超声检查加以鉴别。脑栓塞的特点是起病急、发病迅速、进展快,常有心脏病、心房纤颤,心房纤颤导致的左心房的附壁血栓的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引起堵塞。起病后常有昏迷、抽搐、偏瘫,有时还能发现因其它部位的栓塞而引起的症状。再就是短暂性的脑缺血的发作,多发生在成年人,常伴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病史,常突然起病,可有一过性的失明、失语、偏瘫、眩晕、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发作时间较短,常在一日内可以恢复,但是它可以反复发作,很多病人最终演变为脑血栓。
  • 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音频)

    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部分,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0%,是局部脑组织因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管堵塞。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管的动脉,就是脑血管本身的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的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即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第二、局部的脑血管没有明显的异常,是因为移位的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会对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静、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者血流量的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缺血,它们两个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都表现为是脑缺血,脑细胞的坏死,这个情况称为脑栓塞。最常见于是心房纤颤患者的左心房附壁血栓的脱落导致的脑栓塞。
  • 脑卒中用什么药?(音频)

    脑卒中用什么药?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有早期的用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该疗法可以使血栓溶解,疏通血管,恢复血液供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使患者得以康复,可以不遗留后遗症。但溶栓药物治疗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它只适合于中风发生后的3—6小时以内,如果超过三小时溶栓后可能导致脑内出血和脑水肿,反而加重病情。早期治疗脑水肿,我们要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其实还有人血白蛋白。脑保护方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如依达拉奉,还有特异性的钙离子阻断剂,一个代表药物是尼莫地平,为选择性的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小,也就是它对血压的影响很小,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作用比较明显。再一个就是我们会用一些神经营养剂,有利于病情康复。再发脑卒中的预防是很重要的,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氢氯吡格雷等药物。由于该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高血糖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治疗原发病、基础病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治疗中风要有耐心,必须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血粘度,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具体用药要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几大类型,运动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包括偏瘫、面瘫。面瘫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病人口歪眼斜、流涎。还有偏身感觉障碍,就是深、浅感觉都会减退或者消失。还有一个异常的感觉就是麻木,比较常见。还有偏盲、共济失调。言语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构音障碍就是他的思维组词是正常的,但是发音不清楚。认知障碍就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人格的改变、情感的异常,暴躁、易怒或者是卒中后的抑郁。
  •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音频)

    什么是急性脑卒中?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的疾病。是指患者因各种诱发的因素引起脑动脉狭窄,闭塞或者破裂,而造成急性的脑血管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和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
  •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音频)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又名脑溢血,也就是出血性卒中,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最常引起脑出血的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是脑实质内小血管壁受到过度的扩张或变薄等病变,与此同时,血管的内膜也因高压血流的冲击而损害,长此以往当薄弱的血管再难以抵御高血压血流的冲击,即发生破裂。如果血管壁已有动脉硬化,则此种情况更易发生,甚至在没有高血压基础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另一种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瘤好发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如这种出血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则大多数是先天的血管畸形造成的。再一类就是缺血性脑卒中,这里边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各种病因致使某一脑血管腔内的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块阻塞血流,即脑血栓形成。二、是脑血管本身并无损害,而来源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栓子随血流循环而导致血管的阻塞,即脑栓塞。比如最常见的房颤的病人,左心房的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脑栓塞。这种情况是比较危急的,一般栓塞的面积比较大,后期的后遗症也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