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娅

  • 宝宝脑损伤的早期表现(音频)

    宝宝脑损伤的早期表现
    讲解医师:苏春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宝宝脑损伤早期表现可出现在新生儿时期易惊、发疯、吮吸困难、异常哭闹、异常安静或肌张力高,2-6个月时期可出现异常肌张力,如头后仰、尖足、拇指内收、上肢后伸等异常肌张力表现。运动姿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还可以出现原始反射消失延迟或不消失,保护性反射推迟出现。
  • 中枢神经障碍是脑瘫吗(视频)

    中枢神经障碍是脑瘫吗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不一定是脑瘫。中枢协调性障碍指脑损伤早期,导致运动发育迟缓和全面性发育迟缓。这种患儿在发育程过中可能随着年龄增加,出现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症状,可能进展为脑瘫。如果是以认知功能为主的障碍,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同时有多方面的发育问题,可以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 所以中枢性协调障碍其实是过渡诊断,对于脑瘫还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或其它诊断不能明确下定义时,将患儿早期表现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可能有一部分孩子发展为脑瘫,有一部分孩子发展为其它障碍性疾病。也有一部分患儿在早期干预或治疗过程中,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
    2023-07-31
  • 宝宝嘴唇颤抖是不是脑瘫(视频)

    宝宝嘴唇颤抖是不是脑瘫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运动障碍和运动受限综合征。如果宝宝年龄特别小,且出现嘴唇颤抖,一种是因为大脑发育未健全时,患儿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出现下巴或嘴唇颤抖,这种情况正常。另一种情况,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且会引起痉挛、运动异常的疾病,患儿也会出现下巴颤抖。下巴颤抖只是脑瘫早期的症状表现之一,所以不一定诊断为脑瘫。 同时还有癫痫的宝宝也会出现肌肉痉挛、抽动,出现下巴颤抖。所以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如果偶尔颤动或者次数不多,不能诊断是脑瘫。如果颤抖特别频繁,而且伴有其它问题,如认知、反应、异常哭闹,需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2023-07-31
  • 小儿脑瘫的预防(音频)

    小儿脑瘫的预防
    讲解医师:苏春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小儿脑瘫可以做到一定的预防,通过孕前和孕期的保健检查,减少先天畸形的出现,减少感染及有害物质的接触,生后通过及时婴幼儿保健及检查发现脑损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脑瘫的发生。
  • 新生儿怎么判断脑损伤?(音频)

    新生儿怎么判断脑损伤?
    讲解医师:苏春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在新生儿时期,可以根据其出生前、围生期和生后的一些高危病史,临床上出现异常哭闹、吮吸困难、易惊、易发疯、肌张力高等症状,并结合彩超、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脑损伤,但具体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判断。
  • 先天性脑瘫会不会遗传?(音频)

    先天性脑瘫会不会遗传?
    讲解医师:苏春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脑瘫不是遗传性疾病,大部分脑瘫是无法遗传的,但是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很重要,如果家族中已有脑瘫患儿,再次发生脑瘫的几率偏高,由于遗传因素与先天畸形有关,因此遗传因素一直被怀疑为脑瘫的危险因素。
  • 轻度脑瘫有可能恢复吗(视频)

    轻度脑瘫有可能恢复吗
    脑性瘫痪一般是在1岁以后或1岁左右的明确诊断,这时运动模式或运动姿势已经出现固定性,多伴有残疾存在,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出现不同残疾程度。 轻度脑瘫患儿指运动功能可以独立完成或大部分不需要别人帮助。这种孩子的功能基本上近似于正常,但是还是有残疾存在,比如运动技巧、速度,还有平衡性有差异。这样的患儿不是完全正常,但是功能跟正常孩子比较接近,可以回归社会,进入正常生活,也算基本正常。 对于轻度脑瘫的孩子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让其功能技巧更加完善,更好融入社会,正常上学或者工作。所以轻度脑瘫虽然有一定残疾存在,但是进入社会没有问题,可正常与人交流或生活。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