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生

  • 女性凝血功能差表现(视频)

    女性凝血功能差表现
    凝血功能差,主要表现为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女性凝血功能差存在特异性,具体如下: 1、女性的生理期表现,会出现月经量过多,且经期时间延长,这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行相关检验检查,例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明确导致上述临床症状的原因; 2、部分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自发性出血,还可引起皮肤上淤青、淤斑或者口腔黏膜会出现血疱,以及牙龈的渗血; 3、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的出血,从而形成血尿,严重者会出现脑出血,导致死亡。
    2023-08-01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高,主要见于以下原因: 1、血液系统异常,如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骨髓增殖性的肿瘤,如骨髓纤维化; 3、类白血病反应,常见的是颅内压的感染; 4、应激状态,尤其是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都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5、肿瘤,因为肿瘤可以分泌促进细胞生长的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2023-08-01
  • 红细胞压积高怎么回事(视频)

    红细胞压积高怎么回事
    红细胞的压积升高,主要是两个原因: 1、红细胞绝对值的增高; 2、血液浓缩,即疾病造成血浆向血管外渗漏,剩下的红细胞无法渗到血管外。血液浓缩但绝对值并不多,只是比例高。 所以红细胞压积高,一定要区分是绝对值的升高,还是血液的浓缩。血液浓缩像脱水、流行性出血热等,红细胞浓度及比例相应的升高。如果是绝对值的升高,要考虑是否为血液系统的疾病,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有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症,比如缺氧、慢性心肺疾病,都可能引起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 所以血常规里红细胞压积高的时候,一定要对病因要进行区分。不同的病因,治疗也不同。
    2023-08-01
  • 血小板增高的治疗方法(视频)

    血小板增高的治疗方法
    血小板增多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会伴有是血栓的风险,早期的治疗目的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根据患者年龄是否大于60岁,以及既往是否出现血栓病史、心血管病史,有没有存在JAK-2的基因突变,将患者的血栓进行分期,即低危、中危和高危。由于每期预后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低危组的患者,主要采取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 2、中高危组的患者,除了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外,还应予降血小板的治疗。降血小板的治疗目前主要是两个药物,即羟基脲和干扰素。40岁以下的患者,首推干扰素;40岁以上患者可以选择羟基脲; 3、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根据具体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023-08-01
  • 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怎么看(视频)

    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怎么看
    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电泳的时候,归属性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人体内产量最高的是血红蛋白A,此外还有少量的血红蛋白A2。如果是胎儿,主要是血红蛋白F,还有成熟性的血红蛋白S、异常的血红蛋白等,电泳可以把异常的血红蛋白区分出来,并检测相对的浓度的多少。 临床上常用的就是血红蛋白电泳,用来筛查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α型及较轻型中海贫血可见血红蛋白值正常;β型地中海贫血可见血红蛋白A降低、血红蛋白A2增加。如果是重型贫血,血红蛋白F的含量可以达到30%-90%。
    2023-08-01
  •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正常的范围绝对值一般是(2-4)×10^9/L,如果超过4×10^9/L,即为中性粒细胞偏高。它的主要的原因如下: 1、血液系统的疾病,常见的就是急性白血病时期,或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说是骨髓纤维化,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的增多; 3、感染,如细菌感染; 4、肿瘤可以分泌促进粒细胞生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导致体内粒细胞升高; 5、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到外周血; 此外,化疗等各种原因造成骨髓抑制,以及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也会导致粒细胞值偏高。
    2023-08-01
  • 化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视频)

    化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化验血常规一般不需要空腹,因为血常规化验的是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一般不受饮食影响。如检验前大量饮水,可能造成血液稀释,降低检测值,但是一般影响不大。 如果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做一些其它的相关检查,例如肝功能、肾功能等,这些检查需要空腹。 所以,如果是单纯只查血常规,饮食对血细胞的影响较小。
    2023-08-01
  • RH(D)血型阳性怎么回事(视频)

    RH(D)血型阳性怎么回事
    红细胞上存在很多血型的抗原,常见的是ABO血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血型即RH血型。RH血型里面的抗原主要分五种,即为D、C、E,还有c和e。这5种抗原里面D的免疫原性是最强的,有D抗原叫RH(D)阳性,如果缺乏D抗原,叫RH(D)阴性。 我国99%的人群为RH(D)阳性,RH(D)阴性的人群比较稀少。如RH(D)阴性的患者第一次接受RH(D)的阳性血,体内会产生针对D抗凝的抗体。如果第二次再输RH(D)阳性的血,会发生溶血。 如果母亲为RH阴性,而胎儿是阳性,体内存在RH(D)阳性的红细胞,如进入母体,可导致母体产生针对D抗原的抗体。通常第二次怀孕再次出现RH(D)阳性的胎儿很快会出现免疫性溶血。特殊情况如母亲已经输过RH(D)阳性血液,第一胎也可能发生胎儿溶血。
    2023-08-01
  • 红细胞的作用(视频)

    红细胞的作用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作用是携带氧气,运输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氧气与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运输到各个脏器进行利用。人体内排出的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运送到肺部,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红细胞除上述功能外,它也具有一定的免疫的作用,针对这个病原体它也会有抗感染等作用。 所以说红细胞在体内,最主要的就是携氧和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免疫抗感染的作用。
    2023-08-01
  • 正常人血氧是多少(视频)

    正常人血氧是多少
    正常人的血氧需要明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指标。 血氧饱和度为血液中血红蛋白充分与氧结合,达到饱和程度后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正常人动脉血中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97%,如果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稍低,约为75%;正常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如氧分压<60mmHg,诊断为呼吸衰竭。正常氧分压多为100mmHg,随年纪增大,氧分压相应下降。 血氧饱和度可判断患者血氧正常与否,除临床表现气促、呼吸困难以外,关键就是根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来进行判断。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2%,氧分压<60mmHg,则认为患者存在呼吸衰竭,需进行相应的积极治疗。要给患者吸氧,然后针对病因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