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峥

  • 儿童哮喘应回避哪些食物(视频)

    儿童哮喘应回避哪些食物
    哮喘的儿童不能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医学术语称为食物回避。通常容易导致过敏的有八大类食物,如牛奶蛋白、鸡蛋、花生、小麦、鱼、大豆、坚果,包括核桃、杏仁、榛子、腰果、开心果、巴西坚果,贝类、甲壳类,如蟹、虾、龙虾,软体动物,如扇贝、牡蛎、蛤蜊。 小儿常见的食物变应原为牛奶、鸡蛋、大豆,其中前两者是幼儿最常见的强变应原。海味食品和坚果不是小儿的主要变应原,推荐尽早去医院进行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或者选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精准的回避过敏原,而不是盲目的食物回避。
    2023-08-02
  • 儿童扁桃体炎挂什么科(视频)

    儿童扁桃体炎挂什么科
    扁桃体炎为儿科常见疾病,应首选就诊于儿科,因儿科医师经验更充足,能够精准地计算药量,熟悉并发症,可以很好地指导家长用药退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合并呼吸道不畅,可能存在咽后壁脓肿,需要耳鼻喉科协助诊断及切开治疗。若扁桃体增生较重,影响睡眠或者反复感染,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要手术切除,需耳鼻喉科完成,应就诊耳鼻喉科。 如果家长仍分辨不清,可以先挂儿科,需要耳鼻喉大夫协助时,可以通过院内会诊合作完成诊治。
    2023-08-03
  •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高烧怎么办(视频)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高烧怎么办
    扁桃体炎的患儿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38.5℃,以患儿是否感觉舒适判断是否需口服退烧药物。如果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降低服药标准,体温达38℃时可以服药,服药后再前往医院就诊,以防路途中抽搐发作。 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尽可能予物理降温,首先要减少衣物和包被,小婴儿因为体表面积相对来说较大,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也会降低。如果体温不降,可用温水擦浴。擦浴部位是头部、四肢和大血管处,如腋窝、颈部、腹股沟、腘窝等,不擦前胸、后背及足底,擦浴后略盖薄一点的被子,以免散热过快,给孩子带来寒冷等不适。不推荐用酒或者酒精擦浴,因为降温太快,孩子感觉不舒服,且大面积的酒精擦浴,皮肤可吸收部分酒精。处理体温后,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如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或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要求越早越好,且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选择输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可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应及早查尿常规,以便发现是否并发肾脏损害。
    2023-08-03
  • 扁桃体炎症状明显吗(视频)

    扁桃体炎症状明显吗
    小孩儿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指咽痛,小孩子咽痛可不明显,只表现为高热,大孩子咽痛可能比较明显,但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发病常较隐匿,症状不明显,表现为滴清涕,罕有扁桃体渗出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易并发中耳炎,症状难以与其它病原所致的鼻炎相鉴别。 3岁以上儿童发病急,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高热、咽痛,常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头痛、呕吐等症状。体检可见到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出血。扁桃体窝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黄色或者白色渗出物,容易被擦拭,软腭有时还可以见到小出血点。腭上、腭下、颌下或颈前淋巴结肿大,常有压痛。
    2023-08-03
  • 孩子化脓性扁桃体炎怎么好得快(视频)

    孩子化脓性扁桃体炎怎么好得快
    对于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更好,西医应用抗生素抗细菌感染,中医可辨证后以中药和中医外治法治疗。如果明确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血象和CRP很高,则考虑为链球菌感染,一般输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如果为链球菌感染,应注意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的肾脏损害。治疗效果不佳时应注意是否有支原体感染,及早换药,或在开始时检查是否有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 中药方面,在急性期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主要疗法,可以用银翘散加减方,有金银花、连翘、马勃、板蓝根、射干、元参、地丁、青黛等,要根据具体的辨证表里虚实和伴发症状进行加减。同时可以应用中医外治法,有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
    2023-08-03
  •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视频)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
    先天性佝偻病临床较罕见,是由于孕妇光照严重不足,同时在饮食中缺乏营养的摄入,或者孕妇有肝肾功能障碍,影响维生素羟化,导致维生素D和钙、磷极度缺乏,甚至发生骨软化。表现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时伴有四肢弯曲等畸形症状,易发生低钙惊厥。 轻症患儿在生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者仅出现颅骨软化,若未经治疗,可逐渐出现症状,在出生后1-2个月,在枕骨和顶骨后部触及呈乒乓球感,前囟增大、侧囟和后囟未闭、颅缝加宽,可和后囟相连。由于颅骨变软,头颅容易发生变形,体重和日龄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典型的骨样组织堆积、增生,如肋骨串珠、手脚镯等。低血钙可导致手足搐搦症、惊厥或喉痉挛。大部分孕妇在妊娠期有腓肠肌的痉挛及腰部疼痛史。
    2023-08-02
  • 佝偻病缺少什么元素(视频)

    佝偻病缺少什么元素
    佝偻病因骨骼缺乏维生素D,在成骨过程中无法正常沉积钙盐导致骨软化,进而导致骨骼畸形。其病因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维生素D摄入不足及缺少日照; 2、维生素D先天储备不足,即生长过快,母亲在孕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胎儿储备不足,所以冬春季节所生的小儿尤其是早产儿易患本病; 3、胃肠道疾病,比如长期腹泻,维生素D吸收不良,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代谢障碍; 4、药物影响,如治疗癫痫的药可以导致维生素D代谢加快,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D; 5、钙摄入不足,谷类食品含有较多的植酸,可与钙结合,而影响钙的吸收。乳类含钙量最丰富,通过摄入奶制品补充。
    2023-08-02
  • 佝偻病怎么治疗效果好(视频)

    佝偻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佝偻病的治疗与维生素D的服用方法和照射阳光的方式有关,根据临床经验,维生素D的补充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从出生后15天开始给予预防量,直到服用至两岁。期间如果为夏季,能够很好的照射阳光,可以停止口服维生素D,直到秋冬季节再继续服用。北方地区如太原,一般从十月份天气逐渐转凉,直至转年五月份,孩子的户外活动才会增加。在此期间要坚持服用维生素D。部分家长经常想忘记给患儿服用,所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在一天的固定时间服用,以养成良好习惯。且深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较多,当维生素D和钙剂充足时,身体开始生长发育。 此外,提倡充足的日光照射,但需要避免过冷过热及风雨天气,利用好阳光。在夏季阳光充足时,可以在树荫下晒斑驳的太阳,利用散射光照。冬季时最好选择直射光,同时避免朝阳或者夕阳。
    2023-08-02
  • 小儿佝偻病可以治好吗(视频)

    小儿佝偻病可以治好吗
    若排除抗维生素D佝偻病、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肾性佝偻病、肝性佝偻病和药物所致的佝偻病等不常见疾病,而是单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般早期不留有后遗症。 治疗首先需补充维生素D,具体补充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同时服用钙剂,以利于钙的沉积,疗程为1个月,1个月以后改为预防量。严重的佝偻病伴有并发症或者无法口服时,可给予肌注维生素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同时强调每日坚持户外活动,以增加日照时间。 另外需要加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保证足够的奶量,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剂。因为乳中含钙量最丰富,所以推荐补充奶制品,其中以母乳为佳,其钙磷比例合适,利于吸收。断奶后的婴儿建议以足量的配方奶来补充钙质,同时也可口服钙剂。谷类食品含有较多的植酸,可与钙结合而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喝奶或者服用钙剂时应与进餐分开。 如果在佝偻病的后期,骨骼畸形已经形成,治疗只能保持小儿体内不再缺乏维生素D,而不能使畸形的骨骼恢复正常,需要通过矫形加以治疗。
    2023-08-02
  •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以分为四期,具体如下: 1、初期:患儿有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等症状,多汗与室温及季节无关,患儿常因多汗及烦躁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及脱发圈,同时还可见囟门迟闭、牙齿迟出等; 2、急性期:患儿除早期症状加重外,还可见乒乓头、方颅、肋串珠、肋外翻、鸡胸、漏斗胸、龟背、下肢弯曲等骨骼改变; 3、恢复期:经治疗以后,患儿症状逐渐好转甚至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孩子,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逐渐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其它临床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