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峥

  •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根据症状和体征可以分为四期,具体如下: 1、初期:患儿有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等症状,多汗与室温及季节无关,患儿常因多汗及烦躁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及脱发圈,同时还可见囟门迟闭、牙齿迟出等; 2、急性期:患儿除早期症状加重外,还可见乒乓头、方颅、肋串珠、肋外翻、鸡胸、漏斗胸、龟背、下肢弯曲等骨骼改变; 3、恢复期:经治疗以后,患儿症状逐渐好转甚至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孩子,经治疗或自然恢复,症状逐渐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其它临床症状。
    2023-08-02
  • 小儿支气管哮喘怎么办(视频)

    小儿支气管哮喘怎么办
    小儿支气管哮喘应接受正规治疗,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且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发作期要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缓解期要长期控制症状,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避免诱发因素,可服用以下药物: 1、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首选糖皮质激素,目前认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常用的吸入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用于哮喘预防。轻中度以上哮喘均需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岁以下的患儿辅以储物罐吸入,有较好疗效。之后每3个月审核一次治疗方案,若哮喘控制3个月以上,可逐步降阶梯治疗,若未能控制,则要升级治疗。随病情而变化剂量的长期治疗是哮喘的阶梯治疗方案; 2、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有β受体激动剂,可以舒张气道的平滑肌,增加纤毛的清除功能。吸入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通过雾化吸入5-10分钟即可起效,维持4-6个小时,多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或预防运动性哮喘。另一类吸入药物是吸入抗胆碱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较β受体激动剂弱,起效较缓,可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非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适用于哮喘预防治疗。 此外,还可进行其他治疗如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
    2023-08-02
  • 小孩子哮喘症状有哪些(视频)

    小孩子哮喘症状有哪些
    小孩哮喘的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常于夜间和清晨加重,夜间常常出现憋醒,严重时影响睡眠,感染或运动时易诱发,影响活动。当频繁发作时,体力活动严重受限,严重者不能平卧,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出现濒死感,甚至烦躁不安。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喘息,但喘息不一定是哮喘。更恰当的观点应是有喘息症状者,在排除其它疾病后,首先考虑为哮喘。哮喘起病可呈急性或逐渐进展,由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作,均为慢性发作,咳嗽喘息逐渐加重,易有中毒发作。一般急性发作会出现干咳、喘息、呼吸增快、烦躁不安及呼吸窘迫,伴有呼气延长的症状。严重症状的患儿需使用辅助呼吸机呼吸,出现紫绀、冷汗淋漓、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胸部过度充气、心动过速、奇脉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与病情严重度及发作不同时期相关。 急性发作常由于接触刺激因素,如冷空气、有毒烟雾、接触过敏原等,气道在十分钟内很快收缩,多为气道内平滑肌痉挛引起。年长儿起病较急,多在夜间发生,与室内积存较多的变应原以及血内肾上腺素在夜间分泌减少有关,发作经历数小时到1天。 当病人在呼吸极度困难时,哮喘最主要的体征喘息可以不存在。这种病人只有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减轻气道阻塞,有足够的空气在气道中移动才表现出喘息。而呼吸短促可十分严重,患儿行走困难,甚至不能说话。且腹痛也较为常见,特别是年幼儿更易出现腹痛,因持续运用腹部和横膈肌引起,也可因过度用力呼吸引起低热。
    2023-08-02
  • 孩子哮喘能根治吗(视频)

    孩子哮喘能根治吗
    目前的医疗水平尚不能根治儿童哮喘,数据调查显示儿童哮喘患者50%在10-20岁时症状消失,但成人期还可能会发作。有严重激素依赖并经常住院的患者,约95%在后期会变为成人哮喘。气道高反应状态何时消失并不清楚,有病人在哮喘症状减退20年后,气道仍然存在对乙酰胆碱的不正常反应,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哮喘可以控制,而不是根治,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 1、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定期评估、治疗、监测,形成良性循环圈,有利于控制; 2、良好管理,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许多危险因素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被称为触发因素,包括变应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及药物。通过临床变应原测定及家长的日常生活观察,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预防哮喘的症状加重; 3、并发疾病的治疗,约70%-80%的哮喘儿童同时并存过敏性鼻炎,有的存在鼻窦炎和胃食道反流,可影响哮喘的控制,需同时治疗。
    2023-08-02
  • 儿童哮喘应回避哪些食物(视频)

    儿童哮喘应回避哪些食物
    哮喘的儿童不能进食引起过敏的食物,医学术语称为食物回避。通常容易导致过敏的有八大类食物,如牛奶蛋白、鸡蛋、花生、小麦、鱼、大豆、坚果,包括核桃、杏仁、榛子、腰果、开心果、巴西坚果,贝类、甲壳类,如蟹、虾、龙虾,软体动物,如扇贝、牡蛎、蛤蜊。 小儿常见的食物变应原为牛奶、鸡蛋、大豆,其中前两者是幼儿最常见的强变应原。海味食品和坚果不是小儿的主要变应原,推荐尽早去医院进行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或者选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精准的回避过敏原,而不是盲目的食物回避。
    2023-08-02
  • 一个月宝宝肺炎症状有哪些(视频)

    一个月宝宝肺炎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呛奶、吐沫、呼吸粗、气促、口周发绀。年龄较大宝宝轻症肺炎以呼吸道表现为主,有发热、咳嗽、气喘等,一个月的宝宝患肺炎的表现介于二者之间,可有吐沫、呛奶的症状,同时可无发热、咳嗽的症状。医生可以通过孩子呼吸快、缺氧、肺部有啰音进行判断,再通过拍片诊断。 重症肺炎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多脏器,出现相应的表现,如面色苍白、明显发绀、心率快、少尿、水肿、肝脾肿大、心衰等表现。神经系统可以表现为烦躁或者嗜睡,消化系统可以有食欲差、呕吐、腹泻等。如果宝宝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则可能患有肺炎,应及早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23-08-02
  • 儿童扁桃体炎挂什么科(视频)

    儿童扁桃体炎挂什么科
    扁桃体炎为儿科常见疾病,应首选就诊于儿科,因儿科医师经验更充足,能够精准地计算药量,熟悉并发症,可以很好地指导家长用药退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合并呼吸道不畅,可能存在咽后壁脓肿,需要耳鼻喉科协助诊断及切开治疗。若扁桃体增生较重,影响睡眠或者反复感染,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要手术切除,需耳鼻喉科完成,应就诊耳鼻喉科。 如果家长仍分辨不清,可以先挂儿科,需要耳鼻喉大夫协助时,可以通过院内会诊合作完成诊治。
    2023-08-03
  •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高烧怎么办(视频)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高烧怎么办
    扁桃体炎的患儿多有高热,当患儿体温≥38.5℃,以患儿是否感觉舒适判断是否需口服退烧药物。如果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降低服药标准,体温达38℃时可以服药,服药后再前往医院就诊,以防路途中抽搐发作。 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尽可能予物理降温,首先要减少衣物和包被,小婴儿因为体表面积相对来说较大,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外界环境温度低时,体温也会降低。如果体温不降,可用温水擦浴。擦浴部位是头部、四肢和大血管处,如腋窝、颈部、腹股沟、腘窝等,不擦前胸、后背及足底,擦浴后略盖薄一点的被子,以免散热过快,给孩子带来寒冷等不适。不推荐用酒或者酒精擦浴,因为降温太快,孩子感觉不舒服,且大面积的酒精擦浴,皮肤可吸收部分酒精。处理体温后,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如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或细菌感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要求越早越好,且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选择输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可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应及早查尿常规,以便发现是否并发肾脏损害。
    2023-08-03
  • 扁桃体炎症状明显吗(视频)

    扁桃体炎症状明显吗
    小孩儿扁桃体炎主要症状指咽痛,小孩子咽痛可不明显,只表现为高热,大孩子咽痛可能比较明显,但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发病常较隐匿,症状不明显,表现为滴清涕,罕有扁桃体渗出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易并发中耳炎,症状难以与其它病原所致的鼻炎相鉴别。 3岁以上儿童发病急,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高热、咽痛,常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头痛、呕吐等症状。体检可见到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出血。扁桃体窝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黄色或者白色渗出物,容易被擦拭,软腭有时还可以见到小出血点。腭上、腭下、颌下或颈前淋巴结肿大,常有压痛。
    2023-08-03
  • 佝偻病后遗症(视频)

    佝偻病后遗症
    佝偻病的后遗症多见于两岁以后的患儿,常表现为方颅、胸廓畸形等,因婴幼儿期残留的骨骼畸形所致。 方颅指患儿头顶突出的四个角,使圆形的头颅形成方形,一般在患儿出生6个月后出现。 胸廓畸形包括鸡胸、漏斗胸、郝氏沟等,多在患儿一岁左右发生。当患儿开始站立或行走后,即双下肢负重时可出现O形腿、X形腿、K形腿等下肢畸形症状。 若在后遗症期骨骼畸形已完全形成,治疗只能保证患儿体内不再缺乏维生素D,而不能使畸形的骨骼恢复正常。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