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 肝癌如何预防?(视频)

    肝癌如何预防?
    肝癌的预防其实包括三类,就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如何才能预防肝癌?首先尽量不要接触致癌的因素,比如说乙肝、丙肝这些,二级预防要知道,如果自己已经很不幸
    2023-09-04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局部治疗都有哪些(视频)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局部治疗都有哪些
    结直肠癌肝转移应该是异质性非常强的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能够获得局部治疗的机会。随着近年来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以及国际指南的进展,现在结直肠癌肝转
    2023-09-04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视频)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儿童肿瘤,通过目前的化疗方案,缓解率可达到95%以上,5年无病生存率约为70%-85%。其中低危组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约为80%以上;高危组相对较差,5年无病生存率在50%左右。 目前靶向治疗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入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后,既往预后较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带有BCR/ABL1融合基因的患者,生存出现较大改善。目前新的治疗,如细胞免疫治疗、CAR-T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提高难治和复发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治疗方案的进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2023-08-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怎么样(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怎么样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与患者发病年龄、受累器官数量、器官功能损害以及初期治疗反应等密切相关,多数轻症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对于重症患者,特别是治疗6周后反应欠佳的患者,预后比较差,患者的死亡率也较高。 总体而言,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总病死率大约在15%,器官功能受累较严重者可以造成后遗症,如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肝功能异常、肝硬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崩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颌骨发育不良,部分后遗症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后遗症,发生概率大概在30%-40%。但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患者,如果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坚持治疗,预后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2023-08-01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型(视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为LCH,临床上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单系统LCH和多系统LCH。单系统LCH有骨骼、皮肤、淋巴结、肺、下丘脑、垂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或甲状腺、胸腺等受累,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部位受累和多部位受累。 多系统LCH是指2个或者更多器官或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和肝脾定义为LCH的危险器官,如果这两个器官出现受累,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所以多系统LCH可分为危险器官受累和不伴危险器官受累两类。临床上根据有无肝脾或骨髓危险器官受累的情况,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指没有危险器官病变的患者,高危组是指伴有1个或多个危险器官受累的患者,死亡率比较高。
    2023-08-01
  • 臂丛神经阻滞前怎么检查(视频)

    臂丛神经阻滞前怎么检查
    臂丛神经阻滞属于麻醉的一种方法,常规检查都需要进行,如常规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因为麻醉不仅仅关注到麻醉方法,还要关注到病人的全身情况。 但是神经阻滞还需要特别注意病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因为这涉及到注射的地方损伤,可能会有血肿,出现神经压迫或压迫到其它器官,比如气管压迫,这都是非常紧急且凶险的。此外,还要注意病人的肺部情况,臂丛神经阻滞往往会出现很多膈神经阻滞,病人呼吸会有影响,如果病人年纪偏大,呼吸功能本来就差,再加上臂丛神经导致的膈神经阻滞,引起呼吸情况较差,可以改道进入,比如做腋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对膈神经没有影响,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特殊方法。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到病人的全身情况,比如肝脏、肾脏功能。因为局麻药有代谢途径,可能产生局麻药中毒。所以,肝肾功能情况不好者,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要减少用量,评估病人后采取的麻醉方式、麻醉剂量不同。
    2023-08-02
  • 肝血管瘤如何治疗(视频)

    肝血管瘤如何治疗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与肿瘤大小有关,具体如下: 1、一般小于5cm的肝血管瘤,没有症状,则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定期观察,每年复查一次彩超即可; 2、5-10cm的肝血管瘤,如果没有症状,也考虑定期观察即可; 3、大于10cm,特别是有症状的肝血管瘤,首选手术治疗,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或者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需要肝胆外科医生明确诊断后,找到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023-08-02
  • 胆总管T管引流什么时间拔管(视频)

    胆总管T管引流什么时间拔管
    在肝胆胰疾病术后,医生通常会在患者的胆肠管内放置一根T形的橡胶管,其作用主要是引流、支撑或者是术后治疗,具体拔管时间如下: 1、具有引流作用T管,在2-3周以后进行T管造影,如果没有发现胆管内有异常,则可将T管拔除; 2、具有支撑胆管作用的T管,放置时间较长,因为放置时间过短,则无法起到支撑作用,通常是放置0.5-1年的时间,检查无异常后,也可以将T管拔除; 3、具有术后治疗作用的T管,有利于术后将肝内胆管等残余的结石取净,通常是在手术2个月以后,在T管放置的位置形成牢靠的窦道,通过胆道镜检查,将残余的结石取出,且取出后无异常,则可将T管拔除。
    2023-08-02
  • 儿童白血病的生存率(视频)

    儿童白血病的生存率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远高于成人,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以达到95%以上,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70%-85%。低危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80%;高危组稍差,大约为50%。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又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5年以上长期生存率目前可以达到90%,而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只有60%左右。随着靶向治疗技术、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并运用于儿童白血病的治疗,疗效在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3-08-02
  •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是什么(视频)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是什么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疗效不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最大程度改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案比较强烈。在强烈的治疗方案下,化疗后骨髓会有较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此时外周血会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即骨髓抑制。 急性白血病患儿出现骨髓抑制时,特别容易引起严重感染,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甚至需要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且需多次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支持治疗,帮助患儿度过骨髓抑制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