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毅萍

  • 心动过缓是心脏病吗(视频)

    心动过缓是心脏病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正常成年人安静情况心率存在范围,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高于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动过缓属于正常,病理性心动过缓属于心脏疾病。 生理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老年人群,或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运动员、举重运动员、长跑运动员、重体力活动人群。健康人夜间睡眠时心率减慢属于生理现象,不属于心脏病。病理性心动过缓主要因为心脏存在窦房结,窦房结功能下降无法按正常速度拨送心率,引起心力衰竭。药物也可以影响心率,引起电解质紊乱,如腹泻、不思饮食导致体内钾、钠、氯偏低,也可以引起心动过缓。心脏疾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属于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全身性疾病引起心动过缓,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病理性心动过缓。
    2023-08-01
  • 心脏怦怦跳怎么回事(视频)

    心脏怦怦跳怎么回事
    部分患者存在心脏乱跳现象,大部分属于情绪紧张、激动、恐惧或剧烈运动、饮用较浓咖啡和浓茶所致,此时心悸属正常现象,通常无需担心。 如果未出现上述情况,自觉心慌可能提示为心脏病或其它疾病导致心悸,如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属于疾病引起的心悸,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明确原因。长期病理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功能障碍,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遵医嘱积极治疗。
    2023-08-01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怎样治疗(视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怎样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指自觉心跳加速,甚至达到200次/分。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直流电复率、导管消融术等,需要针对病因和诱发因素治疗,如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需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问题。 如果患者发作时得到适当休息、吸氧,可先观察是否自行转复。若患者血压和心功能属于正常情况,可以刺激迷走神经,需患者憋气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否可自行终止。可以进行颈动脉按摩,但禁止左右侧同时按摩,每次按摩5-10秒钟。进行深吸气、屏住气、用力呼气动作,同时棉签按压舌头,刺激恶心,观察是否可以终止发作,面部浸在冰水中观察是否可以终止发作。以上几种方法需要急诊科医生协助完成,自行完成可能存在风险。
    2023-08-01
  • 室性心动过速会引起背痛吗(视频)

    室性心动过速会引起背痛吗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通常是指较恶性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背痛。生理性心动过速,如健身房锻炼身体、跑步时、剧烈运动时、饮酒、饮用浓咖啡、进行重体力活动、情绪较激动时、与他人吵架生气时,都可出现心动过速,可引起背痛,但无需紧张。 病理性原因引起心动过速,如发烧、高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缺氧等引起心动过速,需到正规医院就诊。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导致的心动过速会引起背部疼痛,一定到正规医院心内科检查心动过速原因,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2023-08-01
  • 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治疗吗(视频)

    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要治疗吗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跳速度可达180-220次/分,发作时患者无法维持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过长可能危及生命,需进行治疗。老年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为原发性心脏疾病,出现此类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治疗。室上速发作时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或脑血管意外,必须进行急诊治疗,否则频繁发作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造成心力衰竭,治疗方法如下: 1、服用药物暂时缓解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如腺苷类、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药物可以控制心室率及病情发展; 2、手术主要是射频消融,通过手术治疗,发生心动过速点消失,达到彻底根治效果。
    2023-08-01
  • 老人半夜醒来心慌心跳加速怎么回事(视频)

    老人半夜醒来心慌心跳加速怎么回事
    老年人半夜醒来突然出现心慌、心跳加速,通常提示可能出现心脏疾病。若患者平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睡眠中出现心跳加速提示存在心脏病,如临床较常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以引起心跳加速、自觉心慌,心律失常等。睡眠中突然出现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性心律失常,也可以导致睡眠中出现心跳加速。 若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等表现时心肌受到损害,心脏代偿性心跳加速,提示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不全等,此类情况可以发生夜间睡眠心跳加速,需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根据主诉症状,医生可判断属于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慌原因并进一步治疗。
    2023-08-01
  •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症状(视频)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症状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症状较明显,部分患者可感觉心慌、心悸,甚至胸闷、胸痛、自觉乏力,部分已经适应早搏者无不适症状。 而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较易出现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除发生室性早搏时存在心慌、胸闷等症状外,甲亢患者经常感觉饥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甚至出现经常性腹泻。急性心梗患者可导致频发室早,除心悸、心慌外,同时胸骨后存在压榨样疼痛、大汗淋漓及濒死感。
    2023-08-01
  • 心室性期前收缩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心室性期前收缩应该怎么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治疗需改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习惯,如吸烟、喝酒等;也可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是否治疗,如单纯室性期前收缩,无其他症状无需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饮用浓咖啡、茶或过度吸烟即可。若期前收缩症状较明显,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需应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部分患者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适应于右室流出道和左室后间隔频发室早患者,此类情况服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需应用导管消融术治疗。中医中药也可以治疗早搏,如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可减轻室性早搏症状。
    2023-08-01
  •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是怎么回事(视频)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是怎么回事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是指正常心跳过程突然提早出现交界区早搏,患者可出现心跳、心悸或心脏停搏感,此类情况属于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若出现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部分患者感觉较明显,如胸闷、气短。而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与其它期前收缩不同,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可以造成患者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发房性心动过速,甚至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最后引发心室颤动。如果出现室速和室颤,患者血压短时间内可急剧下降,血液无法射出,可发生昏迷、休克、嗜睡等危急情况。 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反映患者可能存在严重心脏疾病,如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急性心梗、心肌炎、心肌病等,或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导致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上述情况都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才可以得到较好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