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雯

  • 老鼠咬了不打针有事吗(视频)

    老鼠咬了不打针有事吗
    老鼠咬了如果有出血、伤口破损,最紧急的处理是赶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咬伤之后患者担心的是跟老鼠有关的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狂犬病等。啮齿类动物不会导致狂犬病的传播,所以狂犬病疫苗针可以不打。其它两个疾病根据老鼠生活环境,是出血热高发地带还是鼠疫流行区域判断。 如果被老鼠咬伤,建议去医院经医生的评估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是否需要打相应的预防针。当然不管是什么动物咬伤,可能携带的病原不一定完全清楚,所以需要去医疗机构做评估进行观察,如果局部出现感染,甚至身体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023-08-01
  • 狂犬病症状(视频)

    狂犬病症状
    狂犬病是临床预后较差的传染病。早期潜伏期,如被狗咬后到发病期间这个过程没有什么表现,身体没有任何感觉。如果进入发病期,可以分为以下三期: 1、前驱期,患者会出现全身的不适,如乏力、全身不适,对光、声音敏感,甚至交感神经兴奋,也会有其它症状,如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等表现,这时患者可能出现惊恐不安、兴奋、昼夜不眠等; 2、兴奋期,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如恐风、恐水,不能喝水,一喝水就喉肌痉挛,对声音和光特别敏感,风一吹就出现喉肌痉挛,这时患者出现恐惧的表现,是狂犬病的典型表现,临床大夫根据典型表现可以临床诊断; 3、麻痹期,患者进入昏迷状态,随着昏迷的进展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最后1周左右死亡。
    2023-08-01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能治愈吗(视频)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能治愈吗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临床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有轻型、普通型、重症和危重型的病例。轻症和普通型的患者占80%,病情较轻,临床症状相对比较少,CT表现为肺炎的范围比较小。患者可能经过对症的退烧处理和观察隔离之后,便可以出院。普通型的患者可能有轻度的肺炎表现,在没有其他的继发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处理,进行适当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治疗,便可以康复出院。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的患者需要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处理,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清除病毒,再经过医疗的帮助和支持,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2023-08-02
  • 什么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视频)

    什么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范围很广,早期儿童的感染病例相对较少,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从几个月的婴幼儿到99岁的老人都可以感染。全球都在发生感染的流行,病毒对于人类是新的病毒,没有抗体和免疫力。所以目前病毒对所有的人群都是易感的,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是全人群的易感的病毒。虽然是全人群易感,但是发病和临床表现还是有差异,如重症病例主要是在老年人,儿童感染病例相对的临床表现较轻,预后相对比较好。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常规表现(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常规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血常规有一定特异性表现,早期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血常规变化主要是白细胞的变化,大部分人的白细胞表现为下降,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值下降,而且淋巴细胞的值越低预示着病情会越严重。其它血常规指标如红细胞、血小板,目前没有发现跟感染有相关的异常表现。 血常规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新冠病毒感染跟其它细菌、病毒感染有一定差异,可以初步给出新冠病毒感染的判断。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发病周期(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发病周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在感染病毒到发病的时间大概是1-14天,即临床上的潜伏期。感染病毒之后到发病到临床确诊大概是1-14天的时间,大部分患者是3-7天。最近临床研究发现有个别患者潜伏期时间比较长,有的达到了20天,但这种病例非常少。患者从感染到发病大概是3-7天、一周左右。 患者感染之后早期部分患者临床表现比较轻,但大部分患者尤其重症病例在一周左右时病情开始加重。大部分患者入院后一周左右,可能病情有相对变化,病情会加重。大概入院之后一周到10天患者进入恢复期,轻型患者两周左右便可出院。
    2023-08-02
  • 新型冠状性肺炎的发烧度数(视频)

    新型冠状性肺炎的发烧度数
    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大部分患者是中低度发热如38℃-39℃,也有少部分患者、轻症患者体温会更低,如低度发热、轻度发热,37℃、不超过38℃是低度发热。超过39℃发热的患者可能是病情比较重的表现,部分患者重症或危重症体温是低热或没有发热,临床医生需要注意。体温跟病情有很大相关性,体温越高可能预示病情严重,如超过39℃的高热,40℃以上的超高热,可能病情相对比较重,但不能只看体温条件,还要结合患者其它表现判断病情。
    2023-08-02
  • 疫情期间感冒发烧会被隔离吗(视频)

    疫情期间感冒发烧会被隔离吗
    如果在疫情期间出现感冒、发烧,去医院不会立即被隔离。如果因为害怕感冒发烧被隔离不去医院,可能会耽误病情。发热门诊会首先对疾病的情况进行判断,是否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医护人员会从流行病学史的角度、症状、临床的化验检查,包括CT的检查综合分析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发热门诊还会做核酸的检测,如果全部排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后,不会因为发热而隔离,会按照正常的其他疾病治疗。
    2023-08-02
  •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有哪些(视频)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呼吸道的飞沫传播:是患者经过咳嗽把病毒带到空气中,其他人经过呼吸道的近距离的接触,吸入了病毒导致感染; 2、密切接触传播:是接触了病毒后再用手去接触自己的黏膜、结膜,如眼结膜、鼻咽分泌物、口腔等从而传播; 3、气溶胶传播:在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环境中,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如做气管插管,包括近距离留取呼吸道的分泌物等医疗操作,可能存在气溶胶的传播。 此外,虽然在粪便、尿液里发现有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其他的传播途径,如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
    2023-08-02
  • 婴儿手足口病特征(视频)

    婴儿手足口病特征
    手足口病是常见于婴幼儿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有所上升,除病毒血症表现外,最明显的特征是手足口、肛周等部位出现疱疹。 早期感染病毒后患儿可能出现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发热、拒食、哭闹等不适症状;随后出现手足、肛周疱疹及口腔黏膜溃疡、水疱等临床表现。当然也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重症病例的表现,表现为高热;部分患儿甚至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存在生命危险。 因为手足口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在1周左右发热消退,皮疹结痂,从而达到临床痊愈;少部分有严重并发症表现的患儿,应进行抢救、治疗。婴幼儿有时还会因其它病毒感染,造成发烧、拒食等全身表现,但主要是皮疹表现。临床上需要对手足口的皮疹和水痘的皮疹进行鉴别。手足口的皮疹主要是斑丘疹,具有不疼、不痒、不留疤特征。水痘的皮疹可能会有部分瘙痒、水疱,甚至化脓、感染、结痂;此外长的部位也不一样,手足口主要长在手脚、脚心、口腔还有肛周,而水痘的皮疹在全身的四肢、躯干均可发生,以上是皮疹的部分区别。
    2023-08-02